琥乙红霉素
A+医学百科 >> 琥乙红霉素 |
琥乙红霉素,英文名ErythromycinEthylsuccinate,中文别名:红霉素琥乙酯、红霉素琥珀酸酯、琥珀酸乙酯红霉素、乙琥红霉素,西医药物。常用药物制剂有颗粒剂、片剂、胶囊制品等。
目录 |
琥乙红霉素
药理作用
本品为红霉素的乙酰琥珀酸酯,在胃酸中较红霉素稳定,但仍有部分被破坏。在肠道中以基质和酯化物的形式被吸收,其吸收不受进食的影响。本品不宜用于肝病患者。
适应症
参阅红霉素。[红霉素适应证]
1、支原体肺炎;
4、军团菌病;
5、白喉(辅助治疗)及白喉带菌者;
7、百日咳;
8、敏感菌(流感杆菌、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等)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包括肺炎);
10、李斯德菌感染;
用法用量
口服,成人每日g,分或4次服用。军团菌病宜用较大量,每次g,一日4次。成人每日量一般不宜超过4g。小儿每日4次,每次按体重口服7.5一12.5mg/kg;或每日2次,每次—25mg/kg;严重感染时每日量可加倍,分4次服。百日咳患儿每次口服10一12.5mg/kg,一日4次,疗程14天。参阅红霉素。
不良反应
参阅红霉素。可引起轻度肝损害.可引起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皮疹,药热,个别病例有头痛,伪膜性结肠炎.剂量过大时可有耳鸣,听力损害.可致急性胰腺炎及粒细胞减少。
禁忌
肝功能不全者慎用.本品可透过胎盘,妊娠期慎用.本品可进入乳汁,授乳妇女慎用。
胶囊制品
类别:西医药物
药理作用
在体内水解,释放出红霉素而起抗菌作用。
动力学
因无味,且在胃液中稳定,故可制成不同的口服剂型,供儿童和成人应用。
适应症
适应证与红霉素同。
用法用量
口服:成人,1次O.25~0.5g,1日~4次。小儿,1日量30~40mg/kg,分~4次用;或按下列方案应用。体重45kg者,按成人量。
注意事项
1、本品的肝毒性虽较无味红霉素为低,但由于体内红霉素是经肝代谢和排泄的,故肝功能不全者仍应慎用。
2、红霉素可透过胎盘和进入乳汁虽毒性不大,但在妊娠期与哺乳期内均应慎用。
3、食物对本品的吸收影响不大,故可食后(或食前)服用。
4、其他参见红霉素。
颗粒冲剂
类别:西医药物
药理作用
琥乙红霉素颗粒制剂
本品属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为红霉素的琥珀酸乙酯,在胃酸中较红霉素稳定。对葡萄球菌属(耐甲氧西林菌株除外)、各组链球菌和革兰阳性杆菌均具抗菌活性。奈瑟菌属、流感嗜血杆菌、百日咳鲍特氏菌等也对本品敏感。本品对除脆弱拟杆菌和梭杆菌属以外的各种厌氧菌亦具抗菌作用。对军团菌属、胎儿弯曲菌、某些螺旋体、肺炎支原体、立克次体属和衣原体属也有抑制作用。本品系抑菌剂,但在高浓度时对某些细菌也具杀菌作用。本品可透过细菌细胞膜,在接近供位(P位)与细菌核糖体的50S亚基形成可逆性结合,阻断转移核糖核酸(t-RNA)结合至“P”位上,同时也阻断多肽链自受位(“A”位)至“P”位的位移,从而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本品为含矫味剂的颗粒;味甜而芳香。
动力学
药品在场内以脂化物的形式吸收
本品在肠道中以基质和酯化物的形式被吸收,在体内酯化物部分水解为碱。空腹口服500mg后,0.5~2.5小时达血药峰浓度,酯化物及碱二者的总浓度为15mg/L,游离碱为0.6mg/L。吸
收后除脑脊液和脑组织外,广泛分布于各组织和体液中,尤以肝、胆汁和脾中的浓度为高,在肾、肺等组织中的浓度可高出血药浓度数倍,在胆汁中的浓度可达血药浓度的10~40倍以上。在皮下组织、痰及支气管分泌物中的浓度也较高,痰中浓度与血药浓度相仿;在胸、腹水、脓液等中的浓度可达有效水平。
本品有一定量(约为血药浓度的33%)进入前列腺及精囊中,但不易透过血脑屏障,脑膜有炎症时脑脊液中浓度仅为血药浓度的10%左右。可进入胎血和排入母乳中,胎儿血药浓度为母体血药浓度的5%~20%,母乳中药物浓度可达血药浓度的50%以上。表观分布容积为0.9L/kg。蛋白结合率为70%~90%。游离红霉素在肝内代谢,T1/2为1.4~2小时,无尿患者的T1/2可延长至4.8~6小时。红霉素主要在肝中浓缩和从胆汁排出,并进行肠肝循环,约2%~5%的口服量自肾小球滤过排出,尿中浓度可达10~100mg/L。粪便中也含有一定量。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后极少被清除,故透析后无需加用。
适应症
1、本品作为青霉素过敏患者治疗下列感染的替代用药: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所致的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鼻窦炎;溶血性链球菌所致猩红热、蜂窝织炎;白喉及白喉带菌者;气性坏疽、炭疽、破伤风;放线菌病;梅毒;李斯特菌病等。
2、军团菌病。
3、肺炎支原体肺炎。
4、肺炎衣原体肺炎。
衣原体性结膜炎表现
6、沙眼衣原体结膜炎。
7、厌氧菌所致的口腔感染。
8、空肠弯曲菌肠炎。
9、百日咳。
10、风湿热复发、感染性心内膜炎(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及口腔、上呼吸道医疗操作时的预防用药(青霉素的替代用药)。
用法用量
口服,成人一日g,分~4次服用。军团菌病患者,一次~1.0g,一日4次。成人每日量一般不宜超过4g。预防链球菌感染,一次mg,一日2次。衣原体或溶脲脲原体感染,一次mg,每8小时1次,共7日;或一次mg,每6小时1次,共14日。小儿,按体重一次~12.5mg/kg,一日4次;或一次~25mg/kg,一日2次;严重感染每日量可加倍,分4次服用。百日咳患儿,按体重一次~12.5mg/kg,一日4次,疗程14日。
不良反应
1.服用本品后发生肝毒性反应者较服用其他红霉素制剂为多见,服药数日或1~2周后患者可出现乏力、恶心、呕吐、腹痛、皮疹、发热等。有时可出现黄疸,肝功能试验显示淤胆,停药后常可恢复。
2.胃肠道反应有腹泻、恶心、呕吐、中上腹痛、口舌疼痛、胃纳减退等,其发生率与剂量大小有关。
3.大剂量〈≥4g/日〉应用时,尤其肝、肾疾病患者或老年患者,可能引起听力减退,主要与血药浓度过高(>12mg/L)有关,停药后大多可恢复。
4.过敏反应表现为药物热、皮疹、嗜酸粒细胞增多等,发生率约0.5%~1%。
禁忌
对本品或其他红霉素制剂过敏者、慢性肝病患者、肝功能损害者及孕妇禁用。
注意事项
1、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用本品治疗时,至少需持续10日,以防止急性风湿热的发生。
2、肾功能减退患者一般无需减少用量,但严重肾功能损害者本品的剂量应适当减少。
3、用药期间定期检查肝功能。
4、患者对一种红霉素制剂过敏或不能耐受时,对其他红霉素制剂也可能过敏或不能耐受。
5、因不同细菌对红霉素的敏感性存在一定差异,故应做药敏测定。
1、因出现肝毒性反应的可能性增加,故孕妇禁用。
2、由于本品有相当量进入母乳中,故哺乳期妇女慎用或暂停哺乳。
相互作用
1、本品可抑制卡马西平和丙戊酸等抗癫痫药物的代谢,导致其血药浓度增高而发生毒性反应。与阿芬太尼合用可抑制后者的代谢,延长其作用时间。与阿司咪唑或特非那定等抗组胺药合用可增加心脏毒性,与环孢素合用可使后者血药浓度增加而产生肾毒性。
3、本品为抑菌剂,可干扰青霉素的杀菌效能,故当需要快速杀菌作用如治疗脑膜炎时,两者不宜同时使用。
4、长期服用华法林的患者应用本品时可导致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从而增加出血的危险性,老年病人尤应注意。两者必须同时使用时,华法林的剂量宜适当调整,并严密观察凝血酶原时间。
5、除二羟丙茶碱外,本品与黄嘌呤类药物同时使用可使氨茶碱的肝清除减少,导致血清氨茶碱浓度升高和(或)毒性反应增加。这一现象在合用6日后较易发生,氨茶碱清除的减少幅度与本品血清峰值成正比。因此在两者合用时和合用后,黄嘌呤类药物的剂量应予调整。
6、本品与其他肝毒性药物合用可能增强肝毒性。
7、大剂量本品与耳毒性药物合用,尤其肾功能减退患者可能增加耳毒性。
8、与洛伐他汀合用时可抑制其代谢而使血浓度上升,可能引起横纹肌溶解;与咪达唑仑或三唑仑合用时可减少两者的清除而增强其作用。
制剂
按C37H67NO13计算(1)0.05g(5万单位)(2)0.1g(10万单位)(3)0.125g(12.5万单位)(4)0.25g(25万单位)
分散片制剂
主要成分及其化学名称为:琥乙红霉素(红霉素的琥珀酸乙酯),分子式:C43H75NO16,分子量:862.07,
本品为无味的白色片。
药理毒理
本品属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为红霉素的琥珀酸乙酯,在胃酸中较红霉素稳定。本品系抑菌剂,但在高浓度时对某些细菌也具杀菌作用。对葡萄球菌属(包括产酶菌株)、各组链球菌和革兰阳性杆菌均具抗菌活性。奈瑟菌属、流感嗜血杆菌、百日咳鲍特氏菌等也对本品敏感。本品对除脆弱拟杆菌和梭杆菌属以外的各种厌氧菌亦具抗菌作用。对军团菌属、胎儿弯曲菌、某些螺旋体、肺炎支原体、立克次体属和衣原体属也有抑制作用。本品可透过细菌细胞膜,在接近供位(P位)与细菌核糖体的50S亚基成可逆性结合,阻断了转移核糖核酸(t-RNA)结合至“P”位上,同时也阻断了多肽链自受位(“A”位)至“P”位的位移,从而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药代动力学
本品在肠道中以基质和酯化物的形式被吸收,在体内水解为碱。吸收后除脑脊液和脑组织外,广泛分布于各组织和体液中,尤以肝、胆汁和脾中的浓度为高,在肾、肺等组织中的
浓度可高出血药浓度数倍,在胆汁中的浓度可达血药浓度的10~40倍以上。在皮下组织、痰及支气管分泌物中的浓度也较高,痰中浓度与血药浓度相仿;在胸、腹水及脓液等中的浓度可达有效水平。有一定量(约为血药浓度的33%)进入前列腺及精囊中,但不易透过血-脑脊液屏障,脑膜有炎症时脑脊液中浓度仅为血药浓度的10%左右。可进入胎血和排入母乳中,胎儿血药浓度为母体血药浓度的5%~20%,母乳中药物浓度可达血药浓度的50%以上。表观分布容积(Vd)为0.9L/kg。蛋白结合率为70%~90%。红霉素在肝内代谢,主要在肝中浓缩和从胆汁排出,并进行肠肝循环,约2%~5%的口服量自肾小球滤过排出,无尿患者的血消除半衰期(t1/2?)可延长。粪便中也含有一定量。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后极少被清除,故透析后无需加用。
适应症
1、本品作为青霉素过敏患者治疗下列感染的替代用药: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所致的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鼻窦炎;溶血性链球菌所致猩红热、蜂窝织炎;白喉及白喉带菌者;气性坏疽、炭疽、破伤风;放线菌病;梅毒;李斯特菌病等。
2、军团菌病。
3、肺炎支原体肺炎,肺炎衣原体肺炎。
4、衣原体属、支原体属所致泌尿生殖系感染。
5、淋病奈瑟菌
6、厌氧菌所致口腔感染。
7、空肠弯曲菌肠炎。
8、百日咳。
9、风湿热复发、感染性心内膜炎(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及口腔、上呼吸道医疗操作时的预防用药(青霉素的替代用药)。
用法用量
口服,成人一日g,分~4次服用。
军团菌病患者,一次~1.0g,一日4次。成人一日量一般不宜超过4g。
预防链球菌感染,一次mg,一日2次。
衣原体或溶脲脲原体感染,一次mg,每8小时1次,共7日;或一次mg,每6小时一次,共14日。
小儿,按体重一次~12.5mg/kg,一日4次;或一次~25mg/kg,一日2次;严重感染时每日量可加倍,分4次服用。
百日咳患儿,按体重一次~12.5mg/kg,一日4次,疗程14日。
不良反应
1、服用本品后发生肝毒性反应者较服用其他红霉素制剂为多见,服药数日或1~2周后患者可出现乏力、恶心、呕吐、腹痛、皮疹、发热等。有时可出现黄疸,肝功能试验显示淤胆,停药后常可恢复。
2、胃肠道反应有腹泻、恶心、呕吐、中上腹痛、口舌疼痛、胃纳减退等,其发生率与剂量大小有关。
3、大剂量(≥4g/日)应用时,尤其肝、肾疾病患者或老年患者,可能引起听力减退,主要与血药浓度过高(>12mg/L)有关,停药后大多可恢复。
4、过敏反应表现为药物热、皮疹、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发生率约0.5%~1%。
5、其他,偶有心律失常、口腔或阴道念珠菌感染。
禁忌症
严重肝功能损害者及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
1、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用本品治疗时,至少需持续10日,以防止急性风湿热的发生。
2、肾功能减退患者一般无需减少用量,但严重肾功能损害者本品的剂量应适当减少。
3、用药期间定期随访肝功能。
4、患者对一种红霉素制剂过敏或不能耐受时,对其他红霉素制剂也可能过敏或不能耐受。
5、因不同细菌对红霉素的敏感性存在一定差异,故应做药敏测定。
6、对诊断的干扰:本品可干扰Higerty法的荧光测定,使尿儿茶酚胺的测定值出现假性增高。血清碱性磷酸酶、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测定值均可能增高。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因出现肝毒性反应的可能性增加且本品可透过胎盘,故孕妇慎用。由于本品有相当量进入母乳中,故哺乳期妇女慎用或暂停哺乳。
药物相互作用
1、本品可抑制卡马西平和丙戊酸等抗癫痫药的代谢,导致其血药浓度增高而发生毒性反应。与阿芬太尼合用可抑制后者的代谢,延长其作用时间。与阿司咪唑或特非那定等抗组胺药合用可增加心脏毒性,与环孢素合用可使后者血药浓度增加而产生肾毒性。
2、对氯霉素和林可霉素类有拮抗作用,不推荐同时使用。
3、本品为抑菌剂,可干扰青霉素的杀菌效能,故当需要快速杀菌作用如治疗脑膜炎时,两者不宜同时使用。
4、长期服用华法林的患者应用本品时可导致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从而增加出血的危险性,老年病人尤应注意。两者必须同时使用时,华法林的剂量宜适当调整,并严密观察凝血酶原时间。
5、除二羟丙茶碱外,本品与黄嘌呤类药物同时使用可使氨茶碱的肝清除减少,导致血清氨茶碱浓度升高和(或)毒性反应增加。这一现象在同用6日后较易发生,氨茶碱清除的减少幅度与本品血清峰值成正比。因此在两者合用时和合用后,黄嘌呤类药物的剂量应予调整。
6、与其他肝毒性药物合用可能增强肝毒性。
7、大剂量本品与耳毒性药物合用,尤其肾功能减退患者可能增加耳毒性。
8、与洛伐他丁合用时可抑制其代谢而使血浓度上升,可能引起横纹肌溶解;与咪达唑仑或三唑仑合用时可减少二者的清除而增强其作用。
9、本品可阻挠性激素类的肠肝循环,与口服避孕药合用可使之降效。
药物检查
溶出度取本品,照溶出度测定法,以0.1mol/L盐酸溶液为溶剂,转速为每分钟50转,依法操作,30分钟时,取溶液适量,滤过,必要时可稀释。另取琥乙红霉素标准品适量,用0.1mol/L盐酸溶液制成每1ml中约含110个红霉素单位的溶液。精密量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ml,置25ml试管中,加0.1mol/L盐酸溶液3ml,摇匀,加13.5mol/L硫酸溶液5ml,混匀,30分钟后,照分光光度法,在483nm的波长处分别测定吸收度,按两者吸收度比值计算每片溶出量,限度为标示量的80%,应符合规定。
药物鉴别
1、取本品的细粉适量(约相当于琥乙红霉素5mg),照琥乙红霉素项下的鉴别(1)项试验,显相同的反应。
2、取本品的细粉适量,加丙酮制成每1ml中含4mg琥乙红霉素的溶液,滤过,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照琥乙红霉素项下的鉴别(2)项试验,显相同的结果。
含量测定
取本品10片,精密称定,研细,精密称取适量(约相当于红霉素0.1g),用乙醇40ml分次研磨使琥乙红霉素溶解,并用磷酸盐缓冲液(pH7.8)制成每1ml中约含1000单位的溶液,摇匀,静置,精密量取悬浮液适量,照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红霉素项下测定。
过敏案例
病例资料
例1:患者,女,20岁。于2004年1月16日因头痛、咽喉肿痛1天来我科就诊。查体: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Ⅰ°肿大,T37.5℃。治疗:口服琥乙红霉素片每次g2片,每日3次,连续服药3天,咽喉肿痛消失,患者便自动停药。停药次日,患者上眼睑出现点状红疹,手指压下即褪色,伴有瘙痒,经局部外用皮炎平治疗,3天皮疹消失。2个月后,患者因智齿冠周炎又自服琥乙红霉素,剂量、用法同前,服药次日,上眼睑再度出现红疹,小米粒大小,密集,其大小均匀,边缘清楚,逐渐波及到前胸、上肢,压之不褪色,有的融合成片,奇痒,又来就诊,因没有同服其它药物,考虑是对琥乙红霉素过敏。治疗:立即停服该药,静注痒苦乐民10ml、维生素C1.0g,同时服用息斯敏3mg,qd,连续抗过敏治疗3天,皮疹减少,7天消失。
例2:患者,女,24岁。于2004年6月3日因咽喉肿痛2天自服琥乙红霉素片0.25g2片,服药40min后出现剧烈头痛、心慌、出汗、恶心、全身酸痛、四肢无力,逐来我科就诊。查体:T37.2℃,P92次/min,R18次/min,BP95/60mmHg。律齐,心电图、脑电图正常,神经系统无异常,咽部充血,右侧扁桃体肿大。患者在服用琥乙红霉素前,未服用其它药物,也未接触特殊物品或食用特殊食品,故考虑是对琥乙红霉素过敏。治疗:立即停服该药,口服安络痛2片,舌下含化倍他乐克25mg,肌注苯海拉明20mg、地塞米松5mg,静滴5%GS250ml、维生素B6200mg、维生素C2.0g,经治疗2h后,上述症状缓解。
专家讨论
琥乙红霉素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为红霉素的琥珀酸乙脂,对葡萄球菌属、各组链球菌和革兰阳性杆菌均具有抗菌活性,对肺炎支原体、立克次体也有抑制作用。其特点:
1、抗菌谱广,用药面宽,尤其适用于对青霉素过敏及耐药的患者。
2、疗效确切,起效迅速,特别是对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
3、使用安全,在胃酸中稳定;不良反应以胃肠道反应较为多见;过敏反应少见,过敏发生率为0.5%~1%,表现为药物热、皮疹等。
2例患者均为青年女性,既往体健,有单用琥乙红霉素治疗史,既往无药物过敏史及慢性疾病史。例1患者初次服用琥乙红霉素面部出现皮疹误认为是化妆品过敏,再次服用皮疹加重,才考虑到是对琥乙红霉素过敏;例2患者服用琥乙红霉素后迅速出现剧烈头痛、心慌、出汗、恶心、全身酸痛、四肢无力等不良反应,实属少见。以上2例患者出现的过敏反应值得临床医生在应用琥乙红霉素时多加以注意。
参看
|
关于“琥乙红霉素”的留言: | 订阅讨论RSS |
目前暂无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