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湿疹样皮炎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传染性湿疹样皮炎(Dermatitis Eczematoides Infectiosa)是在感染性病灶的基础上发生的一种局限性急性湿疹样皮炎。向附近逐渐蔓延,往往成片渗湿及结痂,也可以干燥及脱屑。  

目录

病因学

病人先有局部葡萄球菌感染,本病由此感染病灶向附近扩张蔓延,不仅是自身接种过程,也是自体敏感的表现。感染病灶可分为中耳炎、痈,眼、耳或阴道分泌物外伤感染,以及慢性溃疡烧伤感染等。附近皮肤可对病灶渗出物的细菌或其他产物或是受损组织产生过敏反应,于是发生湿疹样皮炎。  

临床表现

发疹前先有慢性化脓性感染,原发灶可为一个水疱脓疱,或是一个有鳞屑或结痂的发炎丘疹,或是一个渗湿的红色斑点,往往对称地发生于露出部位。有时最早的损害为溃破的脓肿、疖、痈、鼻窦炎慢性中耳炎褥疮、瘘孔、疥疮溃疡,也可以是鼻部、眼部或阴道的病灶感染。常常是在局部病变加重时,感染灶周围皮肤出现红斑、丘疹、水疱、脓疮、结痂,并逐渐向外蔓延成为一片片的流出浆性脓液的湿疹样皮炎,表面有结痂。当症状较轻或炎症消退时,患处干燥脱屑。重时患处可以肿胀糜烂、流出渗液、外围有明显的红斑、丘疹、小水泡、脓疱等急性湿疹化改变,成为湿疹性成片皮肤损害,边界不规则。局部淋巴结往往肿大,偶尔有体温升高。身体别处也可因自身敏感性反应而发生广泛性皮炎。有的病人常因搔抓出现线状或条状湿疹性皮炎,皮疹多不对称,有剧烈瘙痒,但一般较湿疹  

检查

本病的病理变化,表皮棘细胞层肥厚、水肿,浅部可糜烂,常含有葡萄球菌真皮乳头层水肿充血,有炎性细胞浸润。化验室检查嗜中性白细胞增多。  

诊断

根据本病是在感染病灶的基础上,周围皮肤发生糜烂。水疱、脓疱等急性湿疹样病变的特点不难诊断,但要与接触性皮炎、湿疹、脓疱病皮脂溢性皮炎区别。  

并发症

继发感染可出现浓疱和脓,可伴有局部淋巴结肿大和发热等全身症状。  

预防

本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无季节性,治疗效果较佳。关键是处理原发源,当感染与渗出控制后,皮炎即可迅速好转。  

治疗措施

首先使用抗生素清除原发的感染病灶,可做抗生素敏感试验,以便选用敏感抗生素。可使用强的松,地寒米松等皮质类固醇激素,可使严重的急性炎症迅速减轻,并停止不适宜的外用药。局部在急性渗湿性状态下,可用1∶5000~1∶8000高锰酸钾溶液,1∶20复方硫酸铝溶液(布罗溶液)湿敷。渗液减少时,可外用1%的龙胆紫溶液庆大霉素等抗生素溶液、洗剂乳剂。在渗液很少的慢性皮炎状态下,可外用10%鱼石脂软膏百多邦软膏以及红霉素氯霉素软膏等。

传染性湿疹样皮炎的辨证论治

风湿热

【证见】 感染病灶或孔窍分泌物周围的皮肤可见多形性湿疹样改变,有明显的渗液,或伴有发热,疲乏不适,口干渴。舌质红,苔薄黄或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治法】 清热解毒,利湿祛风

【方药】

1.主方五味消毒饮(吴谦等《医宗金鉴》)加减

处方:金银花连翘蒲公英萆薢各15克,紫花地丁野菊花各12克,鱼腥草白花蛇舌草各30克,蝉蜕浮萍各9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l剂。

大便秘结者,加大黄12-15克(后下)。湿重者,加土茯苓30克。

2.中成药

(1)牛黄解毒片,口服,每次片,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2)防风通圣丸,口服,每次6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3.单方验方清解片(上海中医学院《中医外科临床手册》)

处方和制法见婴儿湿疹。口服,每次~10片,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传染性湿疹样皮炎的外治法

糜烂、渗液多者,可用金银花叶、地榆黄柏马齿苋九里明火炭母各30克,水煎待冷湿敷。 渗液停止后,可外搽5%硫黄霜青黛散油。

关于“传染性湿疹样皮炎”的留言: Feed-icon.png 订阅讨论RSS

目前暂无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动作
导航
推荐工具
功能菜单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