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炎
A+医学百科 >> 疾病百科 >> 炎症 >> 胃炎 |
胃炎(gastritis)是胃粘膜炎症的统称。是一种常见病,按病程可分为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两类,急性胃炎常有明确的病因,而慢性胃炎病因及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尚未明了,急性胃炎常见的为急性单纯性胃炎和急性糜烂性胃炎。前者表现为上腹不适、疼痛、厌食和恶心、呕吐;后者以上消化道出血为主要表现,有呕血和黑粪。慢性胃炎通常可分为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和肥厚性胃炎。慢性胃炎病程迁延,大多无明显症状和体征,一般仅见饭后饱胀、泛酸、嗳气、无规律性腹痛等消化不良症状。确诊主要依赖胃镜检查和胃粘膜活组织检查。本病常见于成人,许多病因可刺激胃,如饮食不当,病毒和细菌感染、药物刺激等均可能引发本病。
目录 |
胃炎的分类
在胃镜问世以前,胃炎的主要诊断依据是依靠临床症状和上消化道钡餐检查。随着纤维胃镜的临床应用,特别是经胃镜对胃粘膜的活组织检查,对越来越多的胃炎有了较明确的认识。1982年,国内胃炎会议上根据国内外经验,将慢性胃炎分为浅表性和萎缩性两大类。而在浅表性胃炎的命名上,又常常使用病理、部位、形态等含义的词,如“慢性疣状胃炎”、“慢性出血性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 “慢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等等。1990年8月,在澳大利亚悉尼召开的第九届世界胃肠病学大会上,又提出了新的胃炎分类法,它由组织学和内镜两部分组成,组织学以病变部位为核心,确定3种基本诊断:①急性胃炎;②慢性胃炎;③特殊类型胃炎。加上前缀病因学诊断和后缀形态学描述,并对炎症、活动度、萎缩、肠化、幽门螺杆菌感染分别给予程度分级。内镜部分以肉眼所见描述为主,分别区分病变程度。
急性胃炎
病因
病因多样,包括:药物,急性应激,乙醇,缺血,感染,十二指肠液反流等
(1)理化因素:
- 药 物 :NSAID(阿司匹林)最常见,其他如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某些抗生素及抗癌药物;
- 乙 醇: 破坏黏膜屏障,引起上皮细胞损害、黏膜内出血和水肿 ;
- 胆汁反流: 胆盐、磷脂酶A、胰酶破坏胃黏膜,产生多发性糜烂;
- 物理因素 :辛辣及粗糙食物对胃黏膜造成机械性损伤;
(2)应 激:急性应激可由严重的脏器疾病、大手术、大面积烧伤、休克、颅脑外伤、颅内疾病、精神心身因素等引起;
(3)急性感染及病原体毒素:某些细菌:常见有葡萄球菌、α-链球菌、大肠杆菌、嗜盐杆菌等。近年来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人们重视;病毒:如流感病毒和肠道病毒等;细菌毒素:以金葡菌毒素常见;
(4)血管因素:血管闭塞所致,见于:老年的动脉硬化患者、腔动脉栓塞治疗后。
病理
1982年,国内胃炎会议上将急性胃炎分为急性单纯性胃炎、急性糜烂性胃炎、急性腐蚀性胃炎和急性感染性胃炎四种,尤以前两种为多见。
- 急性刺激胃炎,又称单纯性胃炎英文为acute irritated gastritis多因暴饮暴食、食用过热、刺激性或烈性酒所致,胃镜可见胃粘膜潮红、充血、水肿、有粘液附着,有时可见糜烂;
- 急性出血性胃炎英文为acute hemorrhagic gastritis多由服药不当或过度酗酒所致,或创伤、手术等应激反应所致;胃镜可见胃粘膜急性出血并轻度糜烂、或可见浅表性溃疡形成;
- 腐蚀性胃炎英文为corrosive gastritis多由吞服腐蚀性化学试剂所致;胃粘膜坏死、溶解,病变多较严重,可累计深层组织甚至穿孔;
- 急性感染性胃炎英文为acute infective gastritis常见有葡萄球菌、α-链球菌、大肠杆菌等,胃镜可见急性蜂窝织炎;
症状
常轻重不等,但病均急骤,轻者多无症状,仅在胃镜下观察有急性胃炎的胃粘膜炎症改变,少数患者表现为上腹不适、疼痛、厌食、恶心、呕吐等,伴有肠炎者可腹泻,呈水样便,病程自限,数天内症状消失,如为急性胃黏膜病变,可表现为上消化道出血,出血常为间歇性(占上消化道出血病因的10%~25%),一般为少量,可自止,但也可发生大出血。上腹部或脐周压痛,肠鸣音亢进。
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是以胃粘膜的非特异性慢性炎症为主要病理变化的慢性胃病,病变可局限于胃的一部分,也可弥漫到整个胃部,常与自身免疫、环境等因素有关。其发病率高,近年来调查高达90%以上;别认为是一种癌前病变;
病因
1.幽门螺杆菌英文为H.pyloris简称HP,1983年澳大利亚科学家Warren(罗宾沃伦)和Mashull(巴里马歇尔)发现,于2005年获诺贝尔医学奖;它是一种革蓝染色阴性的螺旋状、*微需氧菌。广泛存在于人类尤其是亚洲人的胃液中,是许多慢性胃病发生、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致病因子。HP的感染率在我国高达50%;
2.长期的慢性刺激如长期的饮酒吸烟、滥用阿司匹林类药物、喜食热汤、浓碱、刺激性食物,急性胃炎反复多次发作;
3.十二指肠液反流
4.自身免疫性损伤北欧国家多见,中国较少见。
病理
1.慢性浅表性胃炎又称慢性单纯性胃炎胃粘膜最常见的病变之一,中国国内胃镜检出率高达20%~40%,以胃窦部常见;胃镜见胃粘膜:胃粘膜充血、水肿,呈淡红色,可伴点状出血及糜烂,表面可有灰黄色或灰白色粘液渗出物覆盖;显微镜示:病变位于粘膜浅层; 2.慢性萎缩性胃炎根据发病是否与自身免疫有关及是否伴有恶性贫血,分为A、B型;A型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抗壁细胞抗体(PCA)及抗内因子抗体(IFA)阳性,并伴有恶性贫血,病变主要位于胃体和胃底部;B型多见于胃窦部,无恶性贫血;两者胃粘膜改变相似;胃镜见胃粘膜:由正常的橘红色变为灰色或灰绿色,粘膜层变薄、皱襞变浅甚至消失、粘膜下血管透见,表面有细颗粒、偶见出血糜烂;显微镜可见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肠上皮化生、腺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
临床表现
慢性胃炎病人病程迁延,大多无症状或症状很轻,部分病人表现为消化不良的症状:如上腹部不适,无规律性腹痛、反酸、嗳气、恶心呕吐等,少数病例出现较重的症状:疼痛、厌食、消瘦,酷似胃癌的表现,自身免疫性胃炎可有明显厌食、消瘦,伴有贫血、舌炎等。慢性胃炎的命名很不统一。依据不同的诊断方法而有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胆汁返流性胃炎、慢性疣性胃炎、药物性胃炎、乙醇性胃炎等等。
特殊类型胃炎
包括感染性胃炎、化学性胃炎、嗜酸细胞性胃炎、淋巴细胞性胃炎、放射性胃炎等。
诊断
上消化道造影
上消化道造影是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此项检查对溃疡病及肿瘤的诊断有一定价值,但由于该检查仅能观察胃的形态改变,而不能观察胃黏膜的病变情况,因此有局限性。
胃镜检查
胃镜检查是诊断胃炎的最好方法,胃镜检查能观察胃黏膜的改变,在进行胃镜检查的同时还可以钳取胃黏膜组织做组织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组织的病变情况,综合胃镜及病理检查结果确定诊断。
胃镜检查注意事项:
(1)上午做胃镜检查:
前一天晚上8时以后,不进食物及饮料,禁止吸烟。
前一天晚饭吃少渣易消化的食物。因为病人即使饮少量的水,也可使胃黏膜颜色发生改变,如显著萎缩性胃炎的本色病变,饮水后胃黏膜可变为红色,使诊断出现错误。
(2)下午做胃镜检查:
可让病人当天早8点前可喝些糖水,但不能吃其他东西,中午不吃东西。如幽门梗阻病人,在检查前一天晚上必须进行洗胃,彻底洗清胃内容物,直到冲洗的回流液清晰为止。
在洗胃后胃管抽出以前,病人采取头低足高仰卧姿势,以使胃内残留液完全排出。
不能在当天洗胃,因为洗胃后能使胃黏膜颜色改变。
幽门螺杆菌检测
幽门螺杆菌与胃炎的关系非常密切。活组织病理学检查时可同时检测幽门螺杆菌,并可在内镜检查时再多取1块活组织做快速尿素酶检查以增加诊断的可靠性。
自身免疫性胃炎的相关检查
怀疑自身免疫性胃炎者应该检测血中相关指标。
血清胃泌素G17、胃蛋白酶ⅠⅡ的测定
有助于萎缩是否存在,萎缩的部位及程度,近年来国内以开始临床使用。
胃炎的治疗
急性胃炎的治疗
- 病因治疗:去除病因,停止一切对胃有刺激的饮食和药物,对严重原发病预防性使用抑酸药,暂时禁食或流质饮食,多饮水;
- 对症处理:解痉—654-2;止吐—胃复安10mg im或吗丁啉10mg tid;抑酸—H2受体阻滞剂或PPI;纠正水、电解质失衡,呕吐、腹泻严重者应输液;存在上消化道出血者同时予以止血等治疗。
慢性胃炎的治疗
- 一、消除或削弱攻击因子
1.根除幽门螺杆菌成功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以预防消化性溃疡及降低胃癌的发生率,可以缓解部分患者消化不良症状。2006年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建议根除幽门螺杆菌特别适用于:伴有胃粘膜糜烂、萎缩、肠化生、异型增生;有消化不良症状;有胃癌家族史。治疗方案:常用的有铋剂加两种抗生素或质子泵抑制剂加两种抗生素组成的三联疗法;
2.抑酸或抗酸治疗适用于胃黏膜糜烂或以烧心、反酸、上腹饥饿痛等症状为主者。可根据病情或症状的严重程度,选用抗酸剂、H2受体阻断剂或质子泵抑制剂;
- 二、增强胃黏膜防御能力
适用于胃黏膜糜烂、出血或症状明显者;药物包括兼有杀菌作用的胶体铋、兼有抗酸和胆盐吸咐作用的铝碳酸制剂和具黏膜保护作用的硫糖铝等;
- 三、动力促进剂
适用于以上腹饱胀、早饱等症状为主者
- 四、消除致病因子
如戒烟、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停用对胃黏膜有损伤的药物
- 五、对症治疗
营养和饮食
饮食上以食用质地较柔和,质量高,易消化的食物为原则。
慢性胃炎食疗视频
参看
参考文献
- 《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医学教材.陆再英、钟南山主编
- 《实用内科学》陈灏珠主编
- 《病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医学教材.李玉林主编
|
|
关于“胃炎”的留言: | 订阅讨论RSS |
目前暂无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