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科/萎缩性鼻炎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医学电子书 >> 《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 >> 鼻部疾病 >> 萎缩性鼻炎
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

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目录

萎缩性鼻炎是一种鼻粘膜及鼻甲骨萎缩慢性炎症,重者可使鼻的生理功能受到严重的影响。病因不明,可能与内分泌功能紊乱,遗传营养不良,高温环境和化学气体的刺激,特异性感染鼻腔手术破坏组织过多等因素有关。部分病人鼻腔有恶臭味也称臭鼻症

【诊断】

一、现代医学

1.详细询问病史,有无与化学气体及有毒物质接触史,鼻腔手术史,营养状况和内分泌失调等。

2.鼻干鼻塞,常擤出脓痂,伴头痛,头昏,嗅觉丧失呼气恶臭,时有少量鼻出血。若累及耳咽管时可出现耳鸣,听力下降。

3.晚期鼻梁宽平,前鼻孔扁圆。鼻腔检查见鼻甲缩小,鼻腔增宽,鼻粘膜干燥或表面附有灰绿色脓痂;咽部粘膜萎缩。

4.应与鼻硬结病、鼻白喉、鼻腔坏死肉芽肿相鉴别。

二、中医学

萎缩性鼻炎属中医“鼻槁”范畴。

1.病因病机:因过食辛辣炙煿助阳生热之物,或吐利亡津,病后失养,致肺燥津亏,无以上输,鼻炎濡养,则肌膜枯槁而为病;或可因气候干燥,或屡被风热燥邪,熏蒸鼻窍,久则耗伤阴津,蚀及肌膜,以致鼻内干燥,肌膜焦萎。又若饮食失节,劳倦内伤,脾失健运,气血精微生化不足,无以上输充肺而濡养鼻窍。兼以脾不化湿,蕴而生热,湿热熏灼,肌膜渐萎。此外,肾为一身阴液之根,肾阴不足肺津亦少,故肾阴亏虚亦可致鼻失滋养而发病。

2.辨证依据:鼻内干燥,肌膜萎缩,鼻道宽大,鼻气腥臭,自觉鼻塞嗅觉失灵,鼻腔内积有黄绿色痂皮等。

3.临床分型

(1)肺气阴虚型:鼻腔干燥,肌膜萎缩,涕液秽浊,带黄绿色,或夹少许血丝,痂皮多,咽痒时咳,舌红苔少。脉细数

(2)脾气虚弱型:鼻涕如浆如酪,其色微黄浅绿,痂皮淡薄,鼻内肌膜淡红,萎缩较甚,出气腥臭,可伴食少腹胀疲乏少气大便舌淡苔白脉缓弱。

【治疗】

一、现代医学

1.清洁鼻腔:以生理盐水呋喃西林液冲洗鼻腔,并清除脓痂。

2.鼻腔滴药:可以使用复方薄荷油或石腊油,1%链霉素甘油磺胺嘧啶鱼肝油滴鼻。

3.补充多种维生素:鱼肝油、核黄素维生素C

4.雌激素行鼻腔粘膜涂擦可使粘液细胞增多,粘膜充血,用含10000国际单位的雌激素1ml的油剂浸湿棉片置入鼻腔,3~4小时后取出,每日1次,2周后见效。

5.手术疗法:缩窄鼻腔,促进鼻粘膜功能恢复者最常用鼻腔粘膜下填塞术,现已少用的鼻腔外侧壁骨折内移术;增加鼻内分泌物减轻症状者用腮腺管移植术交感神经切断术也为临床少用。

二、中医学

1.治疗原则:宜养阴润燥益气散邪。

2.治疗方法

(1)肺气阴虚型:①外治:a.用肉苁蓉淫羊藿当归桂枝黄芪各300g,水煎2次,药液混合后浓缩成浸膏,加入石蜡油500ml、蜂蜜500ml、芝麻油200ml、冰片50g,滴鼻,每次~3滴,每日~3次。b.用鱼脑石粉9g,冰片0.9g,辛夷花6g,细辛3g,共研细末吹鼻,每日~3次。②内治:用阿胶10g(冲服),麻仁15g,麦冬15g,党参15g,桑叶10g,杏仁10g,枇杷叶10g,沙参15g,当归10g,金银花10g,野菊花10g,甘草6g。水煎,每日剂,分3次服。③针灸治疗:针刺迎香禾髎素髎足三里肺俞脾俞穴,每次~3穴,中弱刺激留针10~15分钟,每日1次。艾灸百会、足三里、迎香、肺俞穴,每日1次。

(2)脾气虚弱型:①外治:同上。②内治:用党参15g,白术10g,黄芪20g,当归15g,柴胡6g,升麻6g,陈皮6g,红花6g,丹参15g,白芍15g,熟地15g,水蛭6g,桃仁10g,甘草6g。水煎,每日剂,早晚各服1次。③针灸治疗:同上。

参看

32 慢性肥厚性鼻炎 | 变态反应性鼻炎 32
关于“耳鼻喉科/萎缩性鼻炎”的留言: Feed-icon.png 订阅讨论RSS

目前暂无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动作
导航
推荐工具
功能菜单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