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出血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鼻出血

鼻出血(epistaxis)又称鼻衄,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多因鼻腔病变引起,也可由全身疾病所引起,偶有因鼻腔邻近病变出血经鼻腔流出者。鼻出血多为单侧,亦可为双侧;可间歇反复出血,亦可持续出血;出血量多少不一,轻者仅鼻涕中带血,重者可引起失血性休克;反复出血则可导致贫血。多数出血可自止。  

目录

患者须知

病因

鼻腔内部结构

鼻出血多数发生于鼻中隔前下部位,该处有扩张的血管形成血管丛,称为鼻中隔易出血区,少数病例出血部位在鼻腔后方或其他部位。鼻出血大多数为一侧性,出血量可以很少,亦可为动脉性大量出血,甚至发生休克。病因可归纳为局部原因和全身原因。

局部原因

  1. 鼻部受到外伤撞击或挖鼻过深或挖鼻过重。
  2. 鼻中隔弯曲或有嵴、距状突,因局部粘膜菲薄,受空气刺激后易于出血。
  3. 鼻部炎症:①非特异性炎症:干燥性鼻炎、萎缩性鼻炎、急性鼻炎、急性上颌窦炎等,常为鼻出血的原因。②特异性感染:鼻结核、鼻白喉鼻梅毒等,因粘膜溃烂,易致鼻出血。
  4. 少数病例是由鼻腔、鼻窦或鼻咽部肿瘤引起出血,如血管瘤恶性肿瘤等。

全身原因

  1. 动脉压过高,如高血压动脉硬化
  2. 静脉压升高,如二尖瓣狭窄肺水肿等。
  3. 患急性发热性传染病,如上呼吸道感染流感等。
  4. 血液疾患,如白血病血友病、各种紫癜等。
  5. 肝、脾疾患及风湿病
  6. 维生素缺乏:维生素C、K、P及微量元素钙等缺乏时,均易发生鼻出血。
  7. 化学药品及药物中毒:磷、汞、砷、苯等中毒,可破坏造血系统的功能引起鼻衄。长期服用水杨酸类药物,可致凝血酶原减少而易出血。
  8. 内分泌失调:代偿性月经、先兆性鼻出血常发生于青春发育期,多因血中雌激素含量减少,鼻粘膜血管扩张所致。
  9.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肝、肾慢性疾病以及风湿热等,也可伴发鼻出血。 

 

症状

出血可发生在鼻腔的任何部位,但以鼻中隔前下区最为多见,有时可见喷射性或搏动性小动脉出血。鼻腔后部出血常迅速流入咽部,从口吐出。一般说来,局部疾患引起的鼻出血,多限于一侧鼻腔,而全身疾病引起者,可能两侧鼻腔内交替或同时出血。  

检查

通过前鼻镜检查不能发现出血部位,如出血不剧,可行后鼻镜或光导纤维鼻咽镜检查。鼻窦内出血,血液常自鼻道或嗅裂流出。除了寻找出血点外,并作必要的全身检查(测量血压血常规检查、出血时间凝血时间测定毛细血管脆性试验血小板计数等)。有时尚须与有关科室共同会诊,寻找病因。  

诊断

对鼻出血患者,应进行全面、精确检查,这关系到以后的治疗效果。

访问病史

鼻出血严重者就诊是往往双侧皆有血迹,通过病史询问了解首先出血的一侧,该侧即为出血鼻腔,对以往主要相关疾病的了解也属必要。

迅速找出血位置

止血

以含有0.1%肾上腺素棉片放于出血鼻腔内,一分钟后取出,在鼻腔下寻找出血部位。

鼻窦X线检查

结合临床情况,如有必要,可在止住鼻血后行鼻窦X线检查

全身状况

严重鼻出血者,应迅速了解其全身状况,以防有白血病等全身性疾病的可能,以免延误诊断与治疗。

现场急救

1.安慰病人不要紧张,然后让病人取坐位或半坐位,头部用冰袋或冷毛巾冷敷,滴入1%麻黄素或1∶1000肾上腺素溶液(高血压病人忌用),也可用一般滴鼻液浸湿棉团塞入鼻腔止血

2.若出血不止应送医院处理。

治疗

视频:鼻出血的治疗

一般原则

1.对患者应多方安慰。

2.严重鼻出血可使大脑皮层供血不足,患者常出现烦躁不安,可注射镇定剂,一般用巴比妥类药物,但对老年人以用安定异丙嗪为宜。对心力衰竭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鼻出血时,忌用吗啡以免抑制呼吸

3.已出现休克症状者,应注意呼吸道情况,对合并有呼吸道阻塞者,应首先予以解除,同时进行有效地抗休克治疗。  

局部止血方法

应对鼻出血

按病因和病情不同区别对待。

全身治疗

若病情较为严重,则需要接受全身性治疗。

手术疗法

手术治疗可酌情采用。

鼻中隔前方的少量出血可作鼻部冷敷或鼻内充填消毒棉球或浸有 1%麻黄素的棉球止血, 亦可用各种止血海绵、凝血质、凝血酶等。出血量较多者应由医生检查,寻找出血部位。常用的止血法有药物烧灼法、冷冻止血法及用凡士林纱条作前鼻充填或后鼻充填法。极少量严重出血需结扎或栓塞有关血管止血。除以上局部处置外,全身使用止血药治疗,必要时输血输液,并寻找病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穴位疗法

症状 :由于上火、鼻腔干燥或因其他原因刺激引起的鼻出血 ,用穴位疗法止血效果很好。但因外伤或疾病引起的鼻出血应当先治疗伤或病。

穴位 :巨髎、天柱温溜合谷

方法 :鼻出血时应安静地坐下或躺下 ,如果活动出血还要增多。然后用脱脂棉塞住鼻孔 ,并解开衣领扣以放松 ,用冷水浸过的毛巾冷敷鼻子 ,待心情平静下来后再慢慢地指压巨髎、天柱、温溜、合谷穴位。

食指或中指压迫一会儿鼻孔旁边的巨髎穴之后 ,再用双手拇指压迫头部后面的天柱穴。接着再压迫温溜穴和合谷穴 ,过一会儿鼻血便会止住了。

如果是在行走的时候突然流鼻血 ,这时千万不要惊慌。惊慌会使鼻血管进一步扩张 ,致使血流不止。首先用干净的卫生纸堵住鼻孔 ,然后想办法找到附近的百货商场之类的地方 ,迅速去那里的洗手间 ,用浸过冷水的湿巾冷敷鼻子。最好找个安静的地方坐下 ,解开衣领扣儿 ,然后指压巨髎、天柱、温溜、合谷这 4个穴位 ,鼻血慢慢就会止住。

需注意的是 ,流鼻血的当天绝不能喝酒、洗浴 ,以免刺激血管扩张再次出血。  

预防

据临床资料分析,儿童在春季发生鼻出血的比例,远远高与其他季节。鼻出血多是突发性,往往使患儿不知所措,如果救治不及时,会出血太多影响健康。  

儿童春季易出鼻血原因

第一,春季来临,儿童体内阳气也随之急剧升发,血随气涌,上冲到鼻咽而容易出血。

第二,冬去春来,脱去厚衣重帽的儿童,突然获得室外活动的机会,特别兴奋,容易造成鼻外伤出血。

第三,入春转暖,冬天过久收缩的鼻腔血管扩张,鼻内产生干燥、发痒等不适感,稍一抠挖,即会出血。

第四,春天是流感、麻疹等热性病的流行期,发烧之后可继发鼻腔及鼻窦感染,造成鼻出血。

由于春季儿童容易发生鼻出血,因此,儿童要少参加剧烈的活动,避免鼻外伤;饮食要注意清淡,少吃煎炸的食品;预防感冒和其他热性病;如果有春季鼻出血史者,可以服用银花菊花麦冬等加以预防。  

饮食调理

鼻出血是儿童期最常见的病症之一,其病因包括局部和全身两大类,出血部位大多在鼻中隔前下方的黎氏区,此处有汇集成网状的血管,表面黏膜菲薄,很容易因情绪波动、疲劳、挖鼻孔、发热上呼吸道感染等诱因,使毛细血管充血扩张、损伤出血。此外,孩子大多有厌食、偏食等不良习惯,若维生素A、C、PP等摄入不足,可使毛细血管脆性和通透性增加易致出血。最近研究表明,微量元素锌缺乏也可成为鼻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患有白血病、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血液病的孩子,除全身性出血征象外,鼻出血也会经常发生。

孩子鼻出血时,家长可先让其坐起,头微向上仰,用拇指和食指按住其双侧耳翼,这刚好按在黎氏区,一般5-10分钟出血大多可止住,同时可用冷毛巾敷头部及鼻子周围。若此时出血仍未止,可将麻黄碱或1‰肾上腺素溶液滴于棉球上送入鼻腔,有止血效果。

预防孩子鼻出血,家长首先应帮助纠正小孩挖鼻的不良癖好,积极防治鼻炎、鼻窦炎等疾病。平时应保证孩子的正常休息,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如番茄、芹菜萝卜莲藕荸荠西瓜、雪梨、枇杷、橙、桔子、山楂等,忌多食导致“上火”的辛燥、煎炸食品。

易发生鼻出血的孩子,还可选用以下中药食疗方,以促进痊愈和巩固疗效:

鲫鱼石膏豆腐:鲫鱼1条约150克,豆腐200克,生石膏30克;将鱼宰好洗净后,与豆腐、石膏同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煲1小时,以盐调味即可食用;幼儿可只饮汤不吃渣,以防鱼骨哽喉。有清肺热、降胃火、止鼻血的功效。

生地二根饮:鲜生地、鲜白茅根各30克,鲜芦根50克,水煎服,每日剂,代茶饮,连用7—10天,能清热凉血、止血。

③鲜藕汁饮:鲜藕300克洗净,磨烂挤汁约50—100毫升;每次50毫升,用少量白糖调匀、炖滚后服。可清热解暑,凉血止血

黄花菜瘦肉汤:黄花菜30克(干品,浸泡洗净),瘦猪肉100克,蜜枣2枚,同入锅内,加水适量慢火1小时,以盐调味后食用。有清热平肝、润燥、止鼻血之效。

阿胶炖瘦肉:阿胶6克,瘦肉30克(切片),同放碗内,加适量开水,加盖隔水炖1小时,入少许食盐调味食用。有滋阴养血、止鼻血功能。

中医解释

内经》对鼻出血有丰富的论述。《灵枢.百病始生》:“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但“鼻衄”之证名,则见于《千金要方》卷六。《证治准绳.杂病》:“者,因伤风寒暑湿,流动经络,涌泄于清气道中而致者,皆外所因。积怒伤肝、积忧伤肺、烦思伤脾失志伤肾、暴喜伤心,皆能动血,随气上溢所致者,属内所因。饮酒过多,啖炙煿辛热,或坠车马伤损致者,皆非内、非外因也。”鼻衄,食少体倦,而赤,神情恍惚者,宜茜草丸伏龙肝汤施治;鼻衄量多者,宜茅花汤。外治可用十散塞鼻,山栀炭吹鼻,白矾末吹鼻等法,又可用温水浸足法。阴虚衄血者,宜用大剂量生地煎服。此证可见于鼻病、高烧病证、血液病、风湿高血压动脉硬化肝硬化、多种传染病

灵枢.百病始生篇》说:"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鼻衄的产生也是各种原因引起鼻部阳络损伤的结果。临床上,鼻衄与肺、胃、肝、肾、脾关系较密切,分述如下:

1.肺经热盛 外感风热燥热之邪,首先犯肺,邪热循经,上壅鼻窍,热伤脉络,血液妄行,溢于鼻中,故为鼻衄。《外科正宗》卷四说:"鼻中出血,乃肺经火旺,迫血妄行,而从鼻窍出。"

2.胃热炽盛 胃经素有积热,或因暴饮烈酒,过食辛燥,以致胃热炽盛,火热内燔,循经上炎,损伤鼻中阳络,血随热涌,妄行于脉外,而为鼻衄。《寿世保元》卷四说:"衄血者,鼻中出血也,阳热沸郁,致动胃经,胃火上烈,则血妄行,故衄也。"《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也说:"病者饮酒过多,及啖炙煿五辛热食,动于血,血随气溢,发为鼻衄,名酒食衄。"

3.肝火上逆 情志不遂,肝气郁结,久郁化火,或暴怒伤肝,肝火上逆,血随火动,蒸迫鼻窍,脉络受损,血液外溢,发为鼻衄。《疡科心得集》说:"有因七情所伤,内动其血,随气上溢而致。"

4.肝肾阴虚 房劳过度,耗伤肾精,或久病伤阴,肝肾不足,水不涵木,肝不藏血,虚火上炎,血液升腾,溢于清窍,而为鼻衄。《证因脉治》卷二说:"或房劳伤肾,阴精不足,水中火发,或恼怒伤肝,肝火易动,阴血随火上升,错经妄越,则内伤衄血之症作矣。"《景岳全书》卷三十也说:"衄血虽多由火,而惟于阴虚者为尤多,正以劳损伤阴,则水不制火,最能动冲任阴分血"。

5.脾不统血 久病不愈,忧思劳倦,饮食不节,损伤脾气脾气虚弱,统血失司,气不摄血,血不循经,脱离脉道,渗溢于鼻,而致鼻衄。

参看

症状查询专题

皮肤症状 胸部症状 腹部症状 生殖部位症状 四肢症状 四肢症状 四肢症状 四肢症状 颈部症状 头部症状 眼睛症状 耳部症状 口腔症状 鼻部症状 头部症状 全身症状按身体部分查询疾病症状
关于这幅图像

点击部位名称可查询更多相关疾病

按症状名称开头字母查询症状: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参考

健康问答网关于鼻出血的相关提问

健康问答网关于鼻衄的相关提问

关于“鼻出血”的留言: Feed-icon.png 订阅讨论RSS

目前暂无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动作
导航
推荐工具
功能菜单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