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肠坏死)是以小肠急性广泛性、出血性、坏死炎症为特征的消化系统急症,又称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节段性肠炎。与C型产气荚膜芽孢杆菌感染有联系。

临床上以突然起病、腹痛腹泻便血为主要特征,起病急,病情变化快,多数患儿症状严重,常伴发休克病死率极高。如延误诊断或治疗不当,病儿可于数天内死亡。

目录

小儿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的病因

一、发病原因:

本病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现认为本病的发病与感染产生B毒素的Welchii杆菌(C型产气荚膜杆菌)有关,B毒素可致肠道组织坏死,产生坏疽肠炎。 也可能与以下两因素相关:

1、肠内存在某些细菌及其所产毒素:

以C型产气荚膜梭状杆菌B毒素可能性较大,因发现本病患者粪便厌氧培养,此菌检出率及其B毒素血清抗体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

将此菌菌液注入豚鼠小肠,可使其肠道发生出血性病变而死亡。

2、病儿胰蛋白酶活性降低:

在本病发病率颇高的巴布亚新几内亚高原地区,研究发现,当地居民肠腔内蛋白酶浓度低下,这和低蛋白饮食以及当地作为主食的甘薯中所含的耐热性胰蛋白酶抑制因子(heatstable trypsin inhibitors)有关。

上述B毒素可被肠内胰蛋白酶水解而失去致病作用。

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良和(或)经常食用甘薯、玉米等含丰富胰蛋白酶抑制物的食物,均可使肠内胰蛋白酶活性显著降低,使病儿易于发病。

二、发病机制:

坏死性小肠炎的典型病理变化为坏死性炎症改变。

黏膜下层开始,随病变的扩大,可向肌层及黏膜层发展,使多处肠壁全层充血水肿灶状坏死,坏死黏膜脱落后形成溃疡,继续发展达肌层、浆膜层,而发生穿孔引起腹膜炎

一般呈散在性、节段性排列,有的为1~2段或2段以上,每段长短不一,最短十余厘米,长者可达100cm,分界清楚。受损肠壁增厚、质脆失去弹性、扩张。重者浆膜面粗糙有纤维素附着,肠腔内充满果酱样血便

小儿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的症状

一、临床表现

一般无前驱症状、起病急骤,病程长。

婴幼儿症状多不典型,脱水酸中毒症状明显,有些可先出现肠道外症状,如黄疸咳喘肝脾大惊厥等。

主要表现有腹胀腹痛呕吐腹泻血便发热,不少患儿在1~2天内出现严重中毒症状,甚至休克

1、腹痛:

为持续性,伴阵发性加剧。常为全腹痛,也可局限于病变部位。

2、呕吐、腹泻:

发病后不久即出现呕吐、腹泻。大便初为水样,含黏液,后即变为血便。

3、血便:

部分病儿无腹泻,腹痛1~2天后即开始便血。也有些患儿于发病数小时后即出现血便。

便血量不等,大量便血者均为暗红色,伴有腐败腥臭味,呈洗肉水或红果酱样。发热在38℃左右,中毒严重体温可高达39~40℃以上或低于正常。

二、相关检查:

可行非编潜血检查、腹部X线检查血常规检查等。

三、诊断:

可结合临床表现、病史和相关检查结果得出诊断。

小儿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的诊断

小儿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的检查化验

可行以下检查以明确诊断:

一、血常规检查

1、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并有核左移、中毒颗粒及空泡等。

2、血小板多降低,重症病例更明显。偶见低血钠、低血钾、低氯及酸中毒等。

二、大便常规检查、大便培养:

可见大量红细胞、少量白细胞,潜血试验强阳性

革兰染色可见较多的革兰阳性粗短杆菌。有时可见到坏死脱落的肠黏膜假膜

大便培养多数可分离出产气荚膜杆菌。还可有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痢疾杆菌沙门菌等。

三、大便胰蛋白酶活性检测:

胰蛋白酶Trypsin (Parenzyme) 为蛋白酶的一种。在脊椎动物中,作为消化酶而起作用。

在胰脏是作为酶的前体胰蛋白酶原而被合成的。作为胰液的成分而分泌,受肠激酶,或胰蛋白酶的限制分解成为活化胰蛋白酶,是肽链内切酶,它能把多肽链赖氨酸精氨酸残基中的羧基侧切断。它不仅起消化酶的作用,而且还能限制分解糜蛋白酶原、羧肽酶原、磷脂酶原等其它酶的前体,起活化作用。

是特异性最强的蛋白酶,在决定蛋白质氨基酸排列中,它成为不可缺少的工具。

大便胰蛋白酶活性检测发现显著降低。

四、凝血机制检查:

凝血时间常延长,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多阳性,凝血因子有不同程度的减少。

五、X线检查:

腹部仰卧正位和立位X线平片是确诊该病的主要方法。

因本症有肠穿孔危险,故禁做钡餐和钡灌肠检查。

1、轻中症:

肠壁可见囊样积气,肠腔内液体增多,肠间隙增宽(如肠间隙增宽大于5cm有诊断意义),肠黏膜皱襞变粗或模糊,甚至边缘呈深锯齿状改变,部分病人肠管呈大跨度拱形或阶梯状排列。

2、重者:

肠管发生大片状或节段性坏死或穿孔,X线表现为动力肠梗阻肠麻痹。局部肠管狭窄、僵直、失去正常的柔软弧形,气液平面明显,腹腔内渗液增多或进行性增多。

小儿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的鉴别诊断

应与以下病症相鉴别:

一、菌痢:

1、简介: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志贺菌属(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 菌痢常年散发,夏秋多见,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

2、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主要有发冷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粘液脓血样大便中毒型菌痢起病急骤、突然高热、反复惊厥嗜睡昏迷、迅速发生循环衰竭呼吸衰竭,而肠道症状轻或缺如,病情凶险。

二、肠炎

1、简介:

肠炎是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引起的胃肠炎小肠炎和结肠炎

2、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稀水便或粘液脓血便。部分病人可有发热及里急后重感觉,故亦称感染性腹泻。肠炎按病程长短不同,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

沙门菌、鼠伤寒,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等肠炎,婴儿期发病,大便培养可发现致病菌

三、腹型过敏性紫癜

1、简介:

过敏性紫癜又称亨-舒综合症(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是一种较常见的微血管变态反应出血性疾病

病因有感染、食物过敏药物过敏花粉、昆虫咬伤等所致的过敏等,但过敏原因往往难以确定。

儿童及青少年较多见,男性较女性多见,起病前1~3周往往有上呼吸道感染史。

2、临床表现:

反复出血皮肤紫癜,无腹泻。

四、急性肠套叠

1、简介:

急性肠套叠是指回盲部、回肠远端肠管进入盲肠、升降结肠引起的一种急性肠梗阻。本病在我国发病率较欧美为高,约占新生儿的5-4%。男高于女,约1.5-3:1。多发于4-8月肥胖小儿。以春末夏天多见。

2、临床表现:

婴幼儿多见,腹部可摸到肿物,钡或气灌肠可以确诊和复位。可有阵发性哭闹、便血腹胀呕吐、右中腹可触及腊肠形肿物;

五、绞窄性机械性肠梗阻

1、简介:

为完全性肠梗阻

2、临床表现:

X线立位平片见有高张力肠积气的液平面及结肠无气,与肠炎的X线征不同。

六、克罗恩病

1、简介:

消化道慢性复发性炎症病理变化除有嗜酸性粒细胞浆细胞淋巴细胞浸润外,并出现肉芽肿样改变,可形成肠腔狭窄,内瘘及粘连。

2、临床表现:

典型病例多在青年期缓慢起病,病程常在 数月至数年以上。

活动期和缓解期长短不一,相互交替出现,反复发作中呈渐进性进展。少数急性起病,可有高热、毒血症状和急腹症表现,多有严重并发症

小儿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的并发症

常并发中毒性休克腹膜炎肠梗阻;并发脱水酸中毒黄疸惊厥等。

一、腹膜炎:

1、简介:

细菌感染化学刺激或损伤所引起的外科常见的一种严重疾病。多数是继发性腹膜炎,原于腹腔的脏器感染坏死穿孔外伤等。

2、主要临床表现

腹痛腹部压痛腹肌紧张,以及恶心呕吐发烧白血球升高,严重时可致血压下降和全身中毒性反应,如未能及时治疗可死于中毒性休克。部分病人可并发盆腔脓肿肠间脓肿、和膈下脓肿髂窝脓肿、及粘连性肠梗阻等。

二、肠梗阻(intestinal obstruction,ileus):

1、简介:

指肠内容物在肠道中通过受阻。为常见急腹症,可因多种因素引起。

2、临床表现:

起病初,梗阻肠段先有解剖和功能性改变,继则发生体液和电解质的丢失、肠壁循环障碍、坏死和继发感染,最后可致毒血症休克、死亡。当然,如能及时诊断、积极治疗大多能逆转病情的发展,以致治愈。

三、惊厥:

1、简介:

惊厥(Con Vulsion)是小儿常见的急诊,尤多见于婴幼儿。由于多种原因使脑神经功能紊乱所致。表现为突然的全身或局部肌群呈强直性和阵挛抽搐,常伴有意识障碍

2、临床表现:

高热惊厥: 多以高热为主要表现。儿童因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全,大脑皮层调控能力差,容易因高热而发生惊厥且多见于6个月至5岁间。

起病突然,常有寒战四肢发冷及发紫,随后体温升高、面色潮红眼结膜充血呼吸加快、眼球及面部出现小抽动,继之两眼固定或向上斜视,面部、肢体或全身绷紧强直,面色转白或发青,伴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或昏迷

小儿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一、预防:

1、定期体检:以达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2、做好随访:防止病情恶化。

3、增强体质,提高自身免疫力:注意劳逸结合,多参加体育锻炼,多进食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果。

4、预防感染

二、治疗前:

应该对该病症状和相关的禁忌进行详细的了解等。

小儿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的中医治疗

暂无有效的中医疗法和中药的资料。

小儿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的西医治疗

本病治疗以非手术疗法为主,加强全身支持疗法、纠正水电解质失常、解除中毒症状、积极防治中毒性休克和其他并发症。必要时才予手术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

1、一般治疗:

休息、禁食,腹痛便血发热期应完全卧床休息和禁食。直至呕吐停止,便血减少,腹痛减轻时方可进流质饮食,以后逐渐加量。

禁食期间应静脉输入高营养液,如10%葡萄糖复方氨基酸水解蛋白等。过早摄食可能导致疾病复发,但过迟恢复进食又可能影响营养状况,延迟康复

腹胀和呕吐严重者可作胃肠减压。腹痛可给予解痉剂。

2、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可根据病情酌定输液总量和成分。

儿童每日补液量约80~100ml/kg,成人2000~3000ml/d,其中5%~10%葡萄糖液约占2/3~3/4,生理盐水约占1/3~1/4,并加适量氯化钾

3、抗休克:

迅速补充有效循环血容量。除补充晶体溶液外,应适当输血浆、新鲜全血或人体血清白蛋白胶体液。

血压不升者可配合血管活性药物治疗,如α-受体阻滞剂、β-受体兴奋剂山莨菪碱等均可酌情选用。

4、抗生素

控制肠道感染可减轻临床症状

常用的抗生素有:氨基苄青霉素(4~8g/d)、氯霉素(2g/d)、庆大霉素(16~24万u/d)、卡那霉素(1g/d),舒氨西林(6.0g/d)、复达欣4g/d或多粘菌素头孢菌素等,一般选二种联合应用。

5、肾上腺皮质激素

可减轻中毒症状,抑制过敏反应,对纠正休克也有帮助,但有加重肠出血和促发肠穿孔之危险。

一般应用不超过3~5天;儿童用氢化可的松每天4~8mg/kg或地塞米松1~2.5mg/d;成人用氢化可地松200~300mg/d或地塞米松5~20mg/d,均由静脉滴入

6、对症疗法:

严重腹痛者可予度冷丁;高热烦躁者可给予吸氧、解热药、镇静药或予物理降温。

7、抗毒血清

采用welchii杆菌抗毒血清42000~85000u静脉滴注,有较好疗效。

二、外科手术治疗:

1、适应症

(1)肠穿孔;

(2)严重肠坏死,腹腔内有脓性或血性渗液;

(3)反复大量肠出血,并发出血性休克;

(4)肠梗阻肠麻痹

(6)不能排除其他急需手术治疗的急腹症

2、手术方法:

(1)肠管内无坏死或穿孔者,可予普鲁卡因肠系膜封闭,以改善病变段的血循环;

(2)病变严重而局限者可作肠段切除并吻合;

(3)肠坏死或肠穿孔者,可作肠段切除、穿孔修补或肠外置术

小儿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的护理

预后:

此类患儿病死率很高。本症痊愈后一般不转为慢性。

病情较轻:

如能及时对症治疗,多于7~14天逐渐恢复健康。

重症患者:

发生中毒性休克肠穿孔腹膜炎时,须积极抢救,包括手术探查。若能度过极期约于2~5天后休克症状消失,腹胀逐渐减轻,血便也消失。

参看

关于“小儿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的留言: Feed-icon.png 订阅讨论RSS

目前暂无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动作
导航
推荐工具
功能菜单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