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经汤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目录

妇科玉尺》卷一:调经汤

【处方】 当归 延胡索 白术各6克 香附 白芍 生地各3克 川芎 陈皮 丹皮各2.4克 甘草1.8克 益母草9克

【功效与作用】 活血调经。主妇女瘀积经闭

【用法用量】 上药用水煎,经来日空腹时服。

【摘录】 《妇科玉尺》卷一

《妇科玉尺》卷四:调经汤

【处方】 当归 桂枝 赤芍各3克 麝香0.15克 琥珀(另研)没药(另研)各0.6克 炙甘草 细辛各0.9克

【功效与作用】 化瘀退肿。主产后因败血蓄于脏腑,循经流入四肢而化为水,以致面目四肢浮肿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妇科玉尺》卷四

万氏女科》卷三:调经汤

【处方】 归身(酒炒)1钱,赤芍1钱,丹皮1钱,桂心1钱,赤茯苓1钱,炙草1钱,陈皮1钱,细辛5分,干姜(炒)5分。

【功效与作用】 产后浮肿新产之后,败血不尽,乘虚流入经络,与气相杂,凝滞不行,腐化为水,故令四肢浮肿,乍寒乍热。

【用法用量】 生姜1片为引,水煎服。

【摘录】 《万氏女科》卷三

《揣摩有得集》:调经汤

【处方】 泽兰叶3钱,熟地1钱半,当归1钱半,川芎1钱半(炒),川楝子1钱(炒),白芍1钱半(炒),元胡1钱(炒),槟榔1钱,木香5分,小茴香1钱(炒),焦楂1钱半,砂仁5分(炒),青皮8分(炒),生草1钱。

【功效与作用】 妇女一切月经不调,或前或后,或多或少,或经后腹痛,或呕吐,或发烧,或血痨,或久不生育,或室女经来腹痛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揣摩有得集》

古今医鉴》卷十一:调经汤

【处方】 香附(童便制)4两,炙甘草1两,茯神1两5钱,陈皮(泡去白,炒)2两。

【制法】 上为末。

【功效与作用】 月经不调而无子者。

【用法用量】 每服2钱,空心用滚汤调下。

【摘录】 《古今医鉴》卷十一

《宋氏女科秘书》:调经汤

【处方】 白当归(酒洗)、淮生地(酒蒸,姜汁炒)、川芎(酒洗)、白芍药(酒炒)、广陈皮、香附(酒炒)、白术(麸炒)、丹皮、砂仁、炙甘草。

【功效与作用】 月经不调。

【摘录】 《宋氏女科秘书》

仙拈集》卷三:调经汤

【处方】 当归1两,川芎5钱,白芍6钱,玄胡2钱,肉桂2钱。

【制法】 上为末。

【功效与作用】 经事或前或后,或多或少。

【用法用量】 每服4钱,食远滚水下;煎汤亦妙。

【摘录】 《仙拈集》卷三

《竹林女科》卷三:调经汤

【处方】 生地黄、当归各等分

【功效与作用】 产后血虚,败血攻冲,邪淫于心,胡言乱语,如见异物。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竹林女科》卷三

《女科秘要》卷四:调经汤

【处方】 川芎7分,当归1钱,生地1钱,益母草1钱,白芍8分,香附8分,丹皮8分,茯苓8分,甘草3分,姜3片,枣1个。

【功效与作用】 因经闭,败血停积五脏,流入四肢而作浮肿者。

【用法用量】 空心温服

血热先期及血热过期,紫黑或块,加黄连7分(酒炒),血寒过期,加煨姜、肉桂各3分;临期正行作痛,加元胡、青皮各8分;临行继断不来,积块刺痛,加红花、苏木桃仁各5分;经水过多,加黄芩1钱、蒲黄(炒)8分;经来饮食不思,加白术8分、陈皮、砂仁各5分;肥人多痰,赤白带下,加南星苍术各8分;气虚血弱,四肢虚软,面无颜色,加人参黄耆各5分。

【摘录】 《女科秘要》卷四

杨氏家藏方》卷十五:调经汤

【处方】 当归(洗焙)1两,半夏(汤洗7次)1两,甘草(炙)1两,麦门冬(去心)1两,五加皮1两,熟干地黄(洗焙)1两,川芎1两,吴茱萸(汤洗7次)1两,肉桂(去粗皮)1两,牡丹皮1两,赤芍药1两,乌药1两,人参(去芦头)1两,红花1两,没药半两(另研)。

【功效与作用】 冲任脉虚,风寒客搏,气结凝滞,每经候将行,脐腹先作撮痛,或小腹急胀,攻注腰脚疼重。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5钱,水1盏半,加生姜5片,煎至1盏,去滓,食前温服,经欲行时,预前5日及经断后5日,并宜服之。

【摘录】 《杨氏家藏方》卷十五

中药方专题

参看中药方剂主页面。

按功效分类的常用方剂

解表剂清热剂泻下剂祛风湿剂祛湿利水剂温里剂理气剂消导剂驱虫剂止血剂活血剂化痰止咳平喘剂安神剂熄风剂开窍剂补益剂固涩剂

中药方大全 按拼音查询

点击字母查看完整药方列表:

附:中药材大全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相关页面

本草图书


中药相关电子书

关于“调经汤”的留言: Feed-icon.png 订阅讨论RSS

目前暂无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动作
导航
推荐工具
功能菜单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