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气剂
A+医学百科 >> 理气剂 |
理气剂(prescriptions for regulating Qi flow),以理气药为主组成的方剂的统称。有调理气分,疏畅气机,消除气滞、气逆等作用。用治气滞、气逆诸证。
目录 |
分类和适应证
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来源于脾、肾的升降出入,治制于肺,升发疏泄条达于肝,运行周身,使五脏六腑得以维持正常生理活动。气的病变主要分为虚实两类,一是气虚,一是气滞、气逆。气虚当补,气滞当通,气逆当降,都需应用理气剂治疗。根据治疗作用和主治病证的不同,理气剂可分为疏肝理气剂、疏肝理脾剂、疏肝和胃剂、理脾和胃剂、调和胃肠剂5类。广泛用治七情郁结,寒暖不适,或瘀血、痰湿阻滞,影响到肝失疏泄所致的胸胁胀痛,烦躁易怒,月经不调,疝气作痛,睾丸肿痛,耳闭耳胀;肝气横逆既可犯脾,以致肝脾失调,胁肋脘腹疼痛,倦怠食少,大便溏泻;肝气横逆又可犯胃,导致肝胃不和,胸胁脘腹攻冲作痛,饮食无味,呕吐吞酸;饮食不节,思虑过度还可戕伤脾胃,以致脾胃失和,脘腹胀痛,呕吐呃逆,饮食减少,大便泄泻;邪犯胃肠,以致胃肠不和,失降失调,脘腹痞满,恶心呕吐,腹痛,肠鸣,泄泻等证。
使用注意事项
首先应辨明病情的虚实,气滞实证方可使用理气剂,若误投补气剂,壅塞气机,则气滞更甚。理气药多辛温香燥,易耗气伤阴,气阴不足者,不宜多用。使用疏肝理气剂治肝郁气滞时,要注意精神护理,保持正常心态,才能收到良好效果。治疗脾胃不和、肝脾失调、肝胃不和、胃肠失和诸证时,应忌食辛辣刺激、寒冷固硬、腥膻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
常用理气剂
常用理气剂
香砂六君子汤 | 《医方集解》 | 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陈皮 半夏 香附(或木香) 砂仁 | 健脾和胃,理气止痛 | 脾胃气虚,湿阻痰聚,气滞胃逆,脘腹胀痛,呕吐泄泻 |
曲麦枳术丸 | 《奇效良方》 | 枳实 白术 炒麦芽 炒神曲 | 理气健脾,消痞化痰 | 饮食伤脾,痰阻气滞,心腹满闷不快 |
丁香沉膈散 | 《和剂局方》 | 白术 香附 人参 砂仁 丁香 麦芽 木香 肉豆蔻 神曲 甘草 沉香 青皮 厚朴 藿香 陈皮 半夏 草果 | 温中健脾,降气和胃 | 脾胃不和,中寒上气,胁胀胀满,心腹疠痛,痰逆恶心,或时呕吐,饮食减少,十嗝五噎,痞塞不通,噫气吞酸,口苦失味 |
旋覆代赭汤 | 《伤寒论》 | 旋覆花 代赭石 人参 半夏 甘草 生姜 大枣 | 降逆化痰,益气和胃 | 胃气虚弱,痰浊内阻,心下痞硬,嗳气不除 |
小半夏汤 | 《金匮要略》 | 半夏 生姜 | 和胃止呕,散饮降逆 | 支饮呕吐,痰浊内阻,呕吐清水痰涎,脘闷不食,头眩心悸 |
小半夏加茯苓汤 | 《金匮要略》 | 半夏 生姜 茯苓 | 和胃化饮,降逆止呕 | 痰饮上逆,呕吐眩晕 |
大半夏汤 | 《金匮要略》 | 半夏 人参 白蜜 | 益气生津,降逆止吐 | 胃家久虚,食停气滞,朝食暮吐,暮食朝吐 |
来复丹 | 《和剂局方》 | 玄精石 硝石 硫磺 橘皮 青皮 五灵脂 | 理气和中,镇逆止吐,助阳化浊 | 脾胃虚寒,脘腹疼痛,呕吐泄泻;小儿慢惊或吐利不止,虚风抽搐,胃气将绝;老人伏暑迷闷;妇人产后血逆上抢闷绝,恶露不止,赤白带下 |
橘皮竹茹汤 | 《金匮要略》 | 橘皮 竹茹 大枣 生姜 甘草 人参 | 降逆止呕,益气清热 | 胃虚有热,气逆不降,呃逆或干呕 |
丁香柿蒂汤 | 《证因脉治》 | 丁香 柿蒂 人参 生姜 | 益气和中,降逆止呃 | 胃气虚寒,寒凝气逆,呃逆胸痞,脉迟者 |
方名 | 来源 | 组成 | 功效 | 主治 |
半夏泻心汤 | 《伤寒论》 | 半夏 黄芩 干姜 人参 甘草 黄连 大枣 | 和胃降逆,开结除痞 | 胃气不和,心下痞满不痛,干呕或呕吐,肠鸣不利 |
生姜泻心汤 | 《伤寒论》 | 半夏 黄芩 干姜 人参 甘草 黄连 大枣 生姜 | 和胃消痞,散结除水 | 水热互结,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腹中雷鸣,下利 |
甘草泻心汤 | 《伤寒论》 | 半夏 黄芩 干姜 甘草 黄连 大枣 | 益气和胃,消痞止呕 | 胃气虚弱,腹中雷鸣下利,水谷不化,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 |
黄连汤 | 《伤寒论》 | 黄连 甘草 半夏 桂枝 人参 干姜 大枣 | 平调寒热,和胃降逆 | 胸中有热,胃中有寒,胸中烦闷,欲呕吐,腹中痛,肠鸣泄泻 |
加味逍遥散未列入此表,见专条。
参看
出自A+医学百科 “理气剂”条目 http://www.a-hospital.com/w/%E7%90%86%E6%B0%94%E5%89%82 转载请保留此链接
关于“理气剂”的留言: | 订阅讨论RSS |
目前暂无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