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甘草汤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目录

炙甘草汤药方

基本信息

【来源】《伤寒论》。

异名复脉汤(《伤寒论》)。

【分类】 补益剂-气血双补

【组成】 炙甘草(12克) 生姜(9克) 桂枝(9克) 人参(6克) 生地黄(50克) 阿胶(6克) 麦门冬(10克) 麻仁(10克) 大枣(10枚)

【功用】 益气滋阴,通阳复脉。

【主治】 1.阴血阳气虚弱,心脉失养证。脉结代,心动悸,虚羸少气,舌光少苔,或质干而瘦小者。2.虚劳肺症。干咳无痰,或咳吐涎沫,量少,形瘦短气,虚烦不眠自汗盗汗咽干舌燥,大便干结脉虚数。(本方常用于功能性心律不齐期外收缩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病毒性心肌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等而有心悸气短、脉结代等属阴血不足,阳气虚弱者。)  

用法

上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内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阿胶烊化,冲服)。  

方解

本方是《伤寒论》治疗心动悸、脉结代的名方。其证是由伤寒汗、吐、下或失血后,或杂病阴血不足,阳气不振所致。阴血不足,血脉无以充盈,加之阳气不振,无力鼓动血脉,脉气不相接续,故脉结代;阴血不足,心体失养,或心阳虚弱,不能温养心脉,故心动悸。治宜滋心阴养心血,益心气,温心阳,以复脉定悸。方中重用生地黄滋阴养血为君,《名医别录》谓地黄“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益气力”。配伍炙甘草、人参、大枣益心气,补脾气,以资气血生化之源;阿胶、麦冬、麻仁滋心阴,养心血,充血脉,共为臣药。佐以桂枝、生姜辛行温通,温心阳,通血脉,诸厚味滋腻之品得姜、桂则滋而不腻。用法中加清酒煎服,以清酒辛热,可温通血脉,以行药力,是为使药。诸药合用,滋而不腻,温而不燥,使气血充足,阴阳调和,则心动悸、脉结代,皆得其平。

虚劳肺痿属气阴两伤者,使用本方,是用其益气滋阴而补肺,但对阴伤肺燥较甚者,方中姜、桂、酒减少用量或不用,因为温药毕竟有耗伤阴液之弊,故应慎用。

本方与生脉散均有补肺气养肺阴之功,可治疗肺之气阴两虚,久咳不已。但本方益气养阴作用较强,敛肺止咳之力不足,重在治本,且偏于温补,阴虚肺燥较著或兼内热者不宜;而生脉散益气养阴之力虽不及本方,因配伍了收敛的五味子标本兼顾,故止咳之功甚于炙甘草汤,且偏于清补,临证之时可斟酌选用。  

方论

方中重用炙甘草甘温益气,通经脉,利血气,缓急养心为君;人参、大枣益气补脾养心,生地、麦冬、麻仁、阿胶,滋阴养血为臣;桂枝,生姜、清酒温阳通脉为佐。诸药合用,温而不燥,滋而不腻,共奏益气养血,滋阴复脉之功。  

化裁

方中可加酸枣仁柏子仁以增强养心安神定悸之力,或加龙齿磁石重镇安神;偏于心气不足者,重用炙甘草、人参;偏于阴血虚者重用生地、麦门冬;心阳偏虚者,易桂枝为肉桂,加附子以增强温心阳之力;阴虚而内热较盛者,易人参为南沙参,并减去桂、姜、枣、酒,酌加知母黄柏,则滋阴液降虚火之力更强。  

各家论述

1.《医方考》:心动悸者,动而不自安也,亦由真气内虚所致。补虚可以去弱,故用人参、甘草、大枣;温可以生阳,故用生姜、桂技;润可以滋阴,故用阿胶、麻仁;而生地、麦冬者,又所以清心而宁悸也。

2.《医方集解》:此手足太阴药也。人参、麦冬、甘草、大枣益中气而复脉;生地、阿胶助营血而宁心;麻仁润滑以缓脾胃;姜、桂辛温以散余邪;加清酒以助药力也。

3.《古方选注》:人参、麻仁之甘以润脾津;生地、阿胶之咸苦,以滋肝液;重用地、冬浊味,恐其不能上升,故君以炙甘草之气厚、桂枝之轻扬,载引地、冬上承肺燥,佐以清酒芳香入血,引领地、冬归心复脉;仍使以姜、枣和营卫,则津液悉上供于心肺矣。脉络之病,取重心经,故又名复脉。

4.《血证论》:此方为补血之大剂。姜、枣、参、草中焦取汁,桂枝入心化气,变化而赤;然桂性辛烈能伤血,故重使生地、麦冬、芝麻以清润之,使桂枝雄烈之气变为柔和,生血而不伤血;又得阿胶潜伏血脉,使输于血海,下藏于肝。合观此方,生血之源,导血之流,真补血之第一方,未可轻议加减也。⑤《成方便读》:方中生地、阿胶、麦冬补心之阴;人参、甘草益心之阳;桂枝、生姜、清酒以散外来寒邪;麻仁、大枣以润内腑之枯槁。

【附方】 加减复脉汤(《温病条辨》)

【附注】 本方为阴阳气血并补之剂。临床应用以脉结代,心动悸,虚羸少气,舌光色淡少苦为辨证要点。

【文献】 方论 罗美《古今名医方论》卷1录柯琴:“仲景于脉弱者,用芍药以滋阴,桂枝以通血,甚则加人参以生脉;未有地黄、麦冬者,岂以伤寒之法,义重护阳乎?抑阴无骤补之法与?此以心虚脉代结,用生地为君,麦冬为臣,峻补真阴,开后学滋阴之路。地黄、麦冬味虽甘而气大寒,非发陈蕃莠之品,必得人参、桂枝以通脉,生姜、大枣以和营,阿胶补血酸枣安神,甘草之缓不使速下,清酒之猛捷于上行,内外调和,悸可宁而脉可复矣。酒七升,水八升,只取三升者,久煎之则气不峻,此虚家用酒之法,且知地黄、麦冬得酒良。”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方歌]炙甘草汤参姜桂,麦冬生地大麻仁,大枣阿胶加酒服,虚劳肺痿效如神。  

炙甘草汤.补血方剂

基本信息

【简介】本方来源于《伤寒论》。

【功用】滋阴养血,补气温阳,宁心复脉。主治阴血不足,气虚血弱,赢瘦少气,心悸心慌,虚烦失眠,大便干结,舌质淡红少苔,脉结代;或虚劳肺痿,久咳不止,涎唾甚多,咽燥而渴,痰中有血,心悸、心烦,少气,失眠,自汗盗汗,脉虚数。

【组成药物】炙甘草12克,生姜9克,人参6克,生地黄30克,桂枝9克,阿胶(烊化服)6克,麦门冬10克,麻仁10克,大枣30枚。

【用量用法】上药酌加清酒水煎服,每日剂。颗粒剂:每次袋,每日3次。  

现代研究

本方具有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能降低再灌注诱发的室性早搏和心律失常总发生率,并能缩小再灌注后心肌梗死的范围。能对抗实验性“阴虚”动物的心律失常,减慢心率、消除窦性心律不齐、降低室性早搏发生率,并能改善“阴虚”证候。此外,还有抗缺氧的作用。  

进补应用

本方重用生地黄滋阴养血,配伍阿胶、麦冬、麻仁滋心阴、养心血、充血脉以助生地之功;再配炙甘草、人参、大枣补益心脾之气,配桂枝、生姜温心阳、通血脉,加酒煎煮以助药力。综合全方,共成阴阳气血并补之剂。其对阴血不足之心律失常,脉律不齐有较显著的作用,所以本方又名“复脉汤”。

1.室性早搏 用本方加减:炙甘草15克,大枣6枚,阿胶、生姜、党参各10克,生地20克,桂枝6克,麦冬、麻仁、炒枣仁各10克,丹参15克。加水。

酒各半,水煎服,每日剂,连服1个月。

2.病毒性心肌炎 用本方加减:炙甘草9克,人参6克,生地黄30克,阿胶9克,麦冬12克,麻仁9克,桂枝,生姜各6克,红枣6个。水煎服,每日剂。

3.心律失常 用本方加减:炙甘草9克,党参,生地各12克,麦冬9克,桂枝3~6克,丹参12克,酸枣仁9克。水煎服,每日剂,连服2~4周。对心房早搏、房颤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频繁室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室内不全性阻滞、心动过缓,以及冠心病、高血压病、风心病、心肌病及不明原因的心律失常都有较好的疗效。

4.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按人参、阿胶各l份,甘草、生姜、桂枝各2份,麦冬、麻仁、大枣各3份,地黄5份的比例配方,制成膏剂。每次服15克,每日2次,连服3周。本法对慢性心律失常也有较好疗效  

《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七

[来源]《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七。

[组成] 炙草、阿胶、生地、麦冬、人参、麻仁。

[主治] 热劫燥病,时邪昏陷。

[附注]方中 人参,《医门补要》作“西洋参”。

关于“炙甘草汤”的留言: Feed-icon.png 订阅讨论RSS

目前暂无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动作
导航
推荐工具
功能菜单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