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茯苓
A+医学百科 >> 药品百科 >> 中药百科 >> 赤茯苓 | 中药图典 |
赤茯苓 Chì Fú Línɡ |
|
---|---|
别名 | 赤苓、赤茯 |
功效作用 | 行水,利湿热。治小便不利,淋浊,泻痢。 |
英文名 | light red Indian Bread, light red Tuckahoe |
始载于 | 《本草经集注》 |
毒性 | 无毒 |
归经 | 心经、脾经、膀胱经 |
药性 | 平 |
药味 | 甘、淡 |
【异名】赤苓(《本草再新》),赤茯(《本草便读》)。
【来源】为多孔菌科植物茯苓的干燥菌核近外皮部的淡红色部分。植物形态详"茯苓"条。
【药材】为大小不一的方块或碎块,均为淡红色或淡棕色。质松,略具弹性。
产地同茯苓。
【性味】甘淡,平。
①《本草择要纲目》:"甘,平,无毒。"
②《得配本草》:"甘淡,平。"
③《本草再新》:"味辛,性温,无毒。"
【归经】入心、脾、膀胱经。
①《汤液本草》:"入足太阴,手太阴、少阴经。"
②《本草再新》:"入心、脾、肺三经。"
③《本草求原》:"入心、胃、小肠、膀胱。"
①《药性论》:"破结气。"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4钱;或入丸、散。
【选方】①治小便白浊不利,时作痛:赤茯苓、沉香各一两。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白汤点,食后临卧服之。(《鸡峰普济方》茯苓汤)
②治心肾气虚,神志不守,小便淋沥或不禁,及遗泄白浊:赤茯苓、白茯苓各等分。上为末,以新汲水按洗,澄去新沫,控干,别取地黄汁,同好酒熬成膏,搜和为丸,如弹子大,空心盐酒嚼下。(《三因方》张真君茯苓丸)
③治胸胁逆满胀渴:赤茯苓(去黑皮)一两,人参半两。上二味粗捣筛,以水三盏,煎取一盏半,云滓,分温三服。(《圣济总录》茯苓汤)
|
出自A+医学百科 “赤茯苓”条目 http://www.a-hospital.com/w/%E8%B5%A4%E8%8C%AF%E8%8B%93 转载请保留此链接
关于“赤茯苓”的留言: | 订阅讨论RSS |
目前暂无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