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性荨麻疹
A+医学百科 >> 寒冷性荨麻疹 |
寒冷性荨麻疹是荨麻疹的一型,其临床表现主要是暴露在寒冷条件下,不同部位出现的瘙痒及风团。皮损可以局限于寒冷条件下暴露部位或接触寒冷物体的部位,也可泛发,可累及口腔粘膜,甚至表现为头痛,寒战,腹泻以及心动过速等。冬季接触寒冷物体的机会多,故本病易见到。
寒冷性荨麻疹有家族性和获得性2种。前者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出生后或早年即可发病,可持续终生,遇冷发生风团时可伴有发热、寒颤、头痛、关节痛等;嗜中性白细胞增高,被动转移试验阴性。后者多见于女青年,遇冷后,接触或暴露部位出现风团或斑块状水肿,持续30分钟或数小时,有时进食冷饮可致口腔和喉头水肿,被动转移试验阳性。本病可为某些病症之一,如冷球蛋白症、阵发性冷血红蛋白尿症、冷纤维蛋白原血症等。
目录 |
临床表现
患者在遇到冷空气的时候,在皮肤暴露部位或者全身浮现风团疹样的红肿。多发于露出部位如颜面和手部,严重者其他部位亦可受累。口、舌、咽部等粘膜部遇冷食物或冷饮亦可发生水肿,甚至腹痛。常伴有头痛,严重者可出现低血压,晕厥等症状,冷水中游泳或冷水淋浴可发生休克,甚至死亡。
原因
寒冷性荨麻疹发病可能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这种疾病具有家族遗传的特点,可能患者的父母有这样的疾病,遗传给下一代;二是患者后天患上,这就与患者的个人体质有关。例如患者连续熬夜,适度疲劳造成的免疫力低下,或者是一些疾病导致的免疫力下降等。
一般治疗
目前西医对荨麻疹尚无特效疗法,多采用以内服抗组胺药物 , 皮质激素类药物临时抑制为多,如口服西药 , 口服激素 , 外用溶液洗剂、乳剂、泥膏、油剂、软膏、乳剂、涂膜剂、酊剂及硬膏等。长时间或大剂量外用使用皮质激素类药物,会成瘾导致药物依赖性 , 最常见的是用药后病情好转,一旦停药后,用药部位原发病变加重。当重新用激素后,上述病情好转或消失;如再停药,反跳性再发,而且比以前更严重。
患者为了避免停药后的痛苦,完全依赖于激素。会皮肤明显变薄,毛细血管扩张,有时出现紫癜等,特别是在面部可出现更深的持续性红斑。用激素时间越长、产生反跳性过敏也就越重。可使皮肤变薄、脆弱、萎缩、毛细血管扩张、紫癜、真菌感染、痤疮样皮炎等。变得易受损伤;还可出现轻度多毛、多汗、皮下出血和伤口愈合困难等。 尤其是一些皮肤病更不适宜使用激素类制剂。
如果长期或短时间大剂量注射或内服地塞米松、康宁克通、强的松等皮质类激素药物治疗,还可引起肥胖、多毛、痤疮、血糖升高、高血压、水肿、血钾降低、月经紊乱、骨质疏松、无菌性骨质坏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并发症。对肾脏也可造成一定损害,如加重肾小球疾病蛋白尿、加重肾小球硬化、易致肾钙化或结石,诱发或加重肾脏感染性疾病、引起低钾性肾病等。还会引起机体糖、蛋白质、脂肪及水电解质等一系列物质代谢紊乱,破坏机体的防卫系统和抑制免疫反应能力。
中医治疗
中药治疗各类荨麻疹有显著疗效。
2. 丘疹状荨麻疹用荆防汤治之。
3. 慢性荨麻疹急性发作时同急性荨麻疹治疗。
5. 有热者用清热宽胸汤;有风寒者用永安止痒方;脾虚用胃苓汤、人参健脾丸;肾阳虚用金匮肾气丸等治之。
食物疗法
1. 取酒酿100克,玉米须15克。将玉米须放人铝锅中,加水适量,煮20分钟后捞去玉米须,再加酒酿,煮沸食用。
2. 用黑芝麻30克,黄酒15--30克。芝麻打碎,放杯中,加入黄酒,加盖,放锅中隔水蒸15分钟。每晚睡前1次服食芝麻酒。每日剂, 连食1周。
3. 取去骨鸡肉100克,三七1--1.5克。三七切成薄片,用鸡油或猪油炸黄,加入鸡肉拌匀,放人碗中,再加水适量,用文火蒸炖1小时,加入少量食盐调味,药肉汤1次服完,每日或隔1--2日服1剂,连服2--3剂。
4. 用香莱十余棵。将其根须洗净切段,煮5分钟,调上蜂蜜,连吃带饮。连续用3日,每日剂。
5. 取醋100毫升,木瓜60克,生姜9克。3味共人砂锅煎煮,醋干时,取出木瓜、生姜。早、晚2次食完,每日剂,痊愈为止。
6. 用浮萍250克,蝉衣5个。水煎服,每日服2次(早晚各1次)。用药3剂即痊愈,不复发。
7. 取桐臭蒿子一把,在锅中煮沸约5--10分钟后喝汁,即愈,不复发。
8. 用鲜丝瓜叶用清水洗净备用,连续搓擦了10多次即痊愈,不复发。
爱心提示:以上介绍用方,请务必咨询当地正规中医医院,结合自身生理特点和不同的病理变化,辨证选择使用
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荨麻疹的现代报道,出现于上世纪50年代初期。约从1958年后,多病例集中观察的资料逐步增加。综观目前以来的有关文献,就方法而论,早期以体针为主,多采取传统取穴。近年来,则渐趋多样,除仍以体针为主外,包括耳针、拔罐、刺血、穴位注射、穴位激光照射及穴位充氧等都有报道,尤其是神阙拔罐,法简方便,在临床上广为应用。从疗效上看,各种刺灸法对急慢性荨麻疹都有较好的作用,有效率各地报道不太一致,在75%~95%之间。 本文在此仅介绍其中的粗针、头针和其他措施。
一、粗针
1.取穴 主穴:神道透至阳。
2.治法 主穴用26号毫针,取准穴后,让患者端坐,双手半握拳,屈肘交叉平放在两臂上,肩下垂,头尽量朝前低下,使背部皮肤拉紧,充分暴露椎体棘突。然后,医者左手固定棘突上缘皮肤,右手持针以39度角快速刺入皮下,继而将针下压贴紧皮肤,针尖在皮下沿棘突中线缓缓下行,注意针的方向要和脊柱中线平行,切忌歪斜,留针1小时~2小时。配穴用28号毫针,得气后留针30分钟~60分钟,施以平补平泻法。每日1次,5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1日~2日。
3.疗效 以上法治疗52例,痊愈46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为100%。
二、头针
1.取穴 主穴:顶颞后斜线(或此线旁开0.5cm处)。
2.治法 顶颞后斜线相当百会至曲鬓之连线。用30号1.5寸针,自百会向一侧曲鬓穴接力透刺,再向另一侧曲鬓穴透刺,共针4针,用抽气法反复运针数次。抽气法治法为:当针尖进入头皮腱膜下层后将针平卧,缓进针1寸左右,然后用爆发力速向外抽提3次,每次提出1分许,又缓插至1寸。留针2小时以上,期间宜行针多次,直至疹块减轻或消失。每日1次,5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日~5日。
3.疗效 疗效判定标准:痊愈:行针和留针时风团消失,停针后未再复发;有效:行针和留针时风团消失,诸症显减,但停针后,局部又有复发;无效:治疗前后未见明显改善。 共治36例,痊愈29例,有效3例,无效4例,其总有效率为88.9%。
治疗配合方法
1.尽可能避免诱发因素,包括动植物性因子,化学、物理等方面的因子。饮食宜清淡。
2.鼓励多饮水,必要时可适当应用泻剂、利尿剂以促进致敏物质排除。
3.针灸治疗荨麻疹效果欠佳或发作严重者,宜配合中医或西医疗法。
|
关于“寒冷性荨麻疹”的留言: | 订阅讨论RSS |
目前暂无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