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弓形体病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弓形体病是由弓形体(弓浆虫)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凡有生物的地方几乎都有弓形体的存在。弓形体是一种寄生于细胞内的球虫。感染途径有先天性和后天获得性感染。人体对弓形体具有先天性免疫力,临床表现急性感染症状。严重者可致死。感染者只有一小部分出现临床症状,大部分呈亚临床型。先天性弓形体病皮疹瘀点紫斑为主;后天性弓形体病除少数严重者外,一般病情较轻,症状复杂多样。在临床上视侵犯器官和组织不同而有不同的临床表现。本病的皮肤表现为非特异性。治疗常用磺胺类药物乙酰螺旋霉素克林霉素、也可以给患者注射弓形体素。

目录

皮肤弓形体病的病因

(一)发病原因

弓形体病是由弓形体(弓浆虫)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二)发病机制

人体对弓形体具有先天性免疫力,感染后在组织中形成包囊,呈隐性感染而不发病,一旦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则表现为急性感染症状。感染者只有一小部分出现临床症状,大部分呈亚临床型。严重者可致死。本病急性期原虫可侵犯各种组织,形成肉芽肿,导致组织发生坏死

皮肤弓形体病的症状

感染者只有一小部分出现临床症状,大部分呈亚临床型。先天性弓形体病皮疹瘀点紫斑为主;后天性弓形体病除少数严重者外,一般病情较轻,症状复杂多样。皮肤表现为头皮手掌及足底以外部位的斑丘疹皮下结节;亦可呈环状风团丘疹甚至水疱,皮疹可相互融合;四肢及躯干部可呈斑疹伤寒样、猩红热样皮疹。皮损多在发病后1周出现,2周后即可消退。本病急性期原虫可侵犯各种组织,形成肉芽肿,导致组织发生坏死。在临床上视侵犯器官和组织不同而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本病的皮肤表现为非特异性。因此,仅根据临床症状难以做出确切的诊断。通常经凝集试验、补体结合试验、直接荧光素标记抗体试验、酶标检测、放射免疫法、弓形体素皮试等,并由淋巴结脑脊液或周围血液取材接种于实验鼠,再用Giemsa染色涂片中找到弓形体方能确诊。

皮肤弓形体病的诊断

皮肤弓形体病的检查化验

凝集试验、补体结合试验、直接荧光素标记抗体试验、酶标检测、放射免疫法、弓形体素皮试。脑脊液或周围血液取材接种于实验鼠,Giemsa染色涂片中找到弓形体。

病理变化:在病变或尸检组织中可找到弓形体的滋养体或包囊。

皮肤弓形体病的鉴别诊断

临床上应与斑疹伤寒淋巴瘤扁平苔藓、急性痘疮样苔藓样糠疹相鉴别。

皮肤弓形体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本病动物宿主十分广泛,故要管好家畜防止污染水源。不饮生水,不吃未煮熟的肉类、乳品。儿童不要玩猫和狗等动物。

皮肤弓形体病的西医治疗

(一)治疗

1.磺胺类药物 乙胺嘧啶磺胺甲氧密啶联合应用,每个疗程1个月,间隔30天后再进行下一个疗程,可反复数个疗程。磺胺甲氧嘧啶剂量为2~4g/d,乙胺嘧啶剂量为25~50mg/d,2天后改为25mg/d。治疗中要观察血象。乙胺嘧啶有致畸作用,孕妇慎用;该药是叶酸拮抗剂,故应给予叶酸同服。

2.乙酰螺旋霉素 孕妇及耐药者可用。3g/d,20天为一疗程。

3.克林霉素 孕妇可用,600~900mg/d。

4.联合用药 有人用乙酰螺旋霉素,2g/d,治疗30~60天;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复方磺胺甲噁唑),4~6片/d,共30天;乙胺嘧啶,25mg/d,共15天,交替循环使用,直至皮损及肿大的淋巴结消退,抗体滴度降低或转阴。

5.其他 亦有人反复给患者注射弓形体素,并配合磺胺等药物治疗而获良效。可能与弓形体素刺激免疫淋巴细胞产生淋巴因子有关。

(二)预后

感染者只有一小部分出现临床症状,大部分呈亚临床型。严重者可致死。

参看

关于“皮肤弓形体病”的留言: Feed-icon.png 订阅讨论RSS

目前暂无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动作
导航
推荐工具
功能菜单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