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弓形体病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概述】

弓形虫病弓形体病(toxoplasmosis)是由弓形体原虫所致的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传染病,广泛分布 于世界各地,严重危害人、畜健康。先天性感染远较后天性感染严重,这种感染是全身性的,主要表现为全身感染中毒症状和中枢神经系统及眼部等多器官病变。

【诊断】

根据临床特征而疑有本病时,可应用以下实验室检查,在患者体液或病变组织中找到原虫而确立诊断。患者的血液骨髓淋巴穿刺液或脑脊液沉淀等涂片,用吉姆萨氏或瑞忒氏染色可能找到原虫,但阳性率不高。尚可作活体组织病理切片或动物接种试验。此外血清学检查抗体水平的上升,比上述方法简便,且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

【治疗措施】

先天性弓形虫病的预后的较严重,无论有无症状,都必须治疗。后天性感染凡有症状者也都需要治疗。弓形虫眼病患者应同时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目前有一定疗效的药物有三种:

1.磺胺嘧啶乙胺嘧啶并用 急性期可合并应用。磺胺嘧啶50~150mg/kg.d,分4次口服,乙胺嘧啶1mg/kg.d,分2次口服,经2~4天后将剂量减半,每天最大剂量不超过25mg。两种药合用疗程约2~4周。乙胺嘧啶排泄极慢,易引起中毒,发生叶酸缺乏及骨髓造血抑制现象,故用药时给叶酸5mg口服,每天3次,或醛氢叶酸5mg肌注,每周2次,并可给酵母片口服以减少毒性反应

2.螺旋霉素(Spiravngcin) 有抗弓形虫作用,且能通过胎盘,孕妇每天口服3g,脐带血中浓度高出3~5倍。有认为应用螺旋霉素可使胎儿先天感染减少50%~70%。本药对胎儿无不良影响,适用于妊娠期治疗。治疗方法常与磺胺嘧啶和乙胺嘧啶交替使用,20~30天为一疗程。先天性弓形虫病需用乙胺嘧啶-磺胺嘧啶2~4个疗程,每疗程间隔期为一个月,这时公用螺旋霉素治疗,剂量为100mg/kg.d,1岁以后可停止用药,待有急性发作时再重复治疗。

近来有报道复方新诺明对细胞内弓形虫特别有效,并容易通过胎盘,对胎儿弓形虫感染的疗效优于螺旋霉素。对人体霉性明显低于乙胺嘧啶-磺胺类。

弓形虫脉络膜炎应先用乙胺嘧啶-磺胺嘧啶20~30天,然后用螺旋霉素加用皮质激素强的松治疗1~2mg/kg.d,直至炎症病变吸收,逐渐减量至停药,以免发生临床反跳现象。

病原学

本病的病原体是刚地弓形体(toxoplasma gondii)原虫。因其滋养体的形状而得名。以猫和猫科动物为其终末宿主传染源,而中间宿主是人和除猫和猫科动物以外的动物宿主,包括所有的哺乳动物、鸟类、鱼类和各种家畜、家禽在内。

弓形虫在生活史中有五种不同的形态,即滋养体、包囊、裂殖体配子体、卵囊。滋养体呈香蕉形成半月形,长约4~7μm,宽约2~4μm。在终末宿主体内具有全部五种形态,而在中间宿主体内只有滋养体和包囊两种形态。在弓形虫的传播中意义最大的是卵囊和包囊,其次是滋养体。传染源主要是动物传染仅在特殊情况下发生。

【发病机理】

在感染早期,弓形虫播散到全身器官及组织,引起相应的病变。感染晚期,机体对弓形虫逐渐产生特异性抗体,弓形虫在组织内形成包囊,原有病变也逐渐趋于静止。弓形虫病的情况取决于病原体和机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入侵人体后,在部分人不产生症状,属隐性感染,发病者仅少数。隐性感染或病变已静止的病人,当免疫功能低下时(或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能导致病变活动。

病原体在宿主细胞内增殖后,使细胞变性肿胀以致细胞破裂,散发出弓形体再侵入其他细胞,如此反复引起组织器官的损害,主要表现是由于血管栓塞而引起坏死灶和周围组织的炎性细胞浸润。这些是基本的病理改变。病变由滋养体引起,而包囊一般不引起炎症。病变好发部位有脑、眼、淋巴结、心、肺、肝、脾和肌肉等处。

流行病学

由于传染途径不同,有先天性和获得性两种。孕母感染时弓形虫可经胎盘至胎儿而致先天性弓形虫病。获得性的指生后从周围环境获得。可因吃入含有包囊的家畜、家禽的生肉、蛋类、乳类而感染,或卵囊污染了水、食物或手而经口感染。直接与受染动物(其唾液、尿液、粪便中证实有弓形虫)接触,如玩舐、被咬伤、或屠宰时,都有直接感染之可能。此外,输血器官移植也能传染,但属次要。

世界上分布广泛,感染率约为25%~50%左右,欧美某些国家有高达50%以上者。我国感染率为1.87%~38.2%。江西医学院儿科系1989年报道,健康儿童抗体阳性率,农村为10%,城市为5%。此原虫能被吉姆萨氏或瑞忒氏方法染色。

临床表现

妊娠早期胎儿感染后可导致流产畸形(北京地区弓形体感染的孕妇其胎儿畸形发生率为2%~4.3%)。后期感染可致早产死产,或使发娩的婴儿具有此病的临床表现。如将近分娩时发生弓形虫感染,婴儿生产时可以健康,但数周后出现临床症状。如在胎儿期能得到母体一定数量抗体,则出生后对本病有一定的免疫能力,但仍不足以制止发病,病程多呈迁延性。主要症状如下:

1.全身表现 全身感染多见于新生儿,往往系弓形虫迅速在各脏器繁殖,直接破坏被寄生的细胞,常见有发热贫血呕吐紫绀水肿斑丘疹、体腔积液肝脾肿大黄疸心肌炎淋巴结肿大。往往可迅速死亡。所谓新生儿弓形虫综合征的主要表现为贫血、黄疸、肝脾肿大。

2.中枢神经系表现 脑积水脑钙化和各种脑畸形为主要症状。表现为脑膜脑炎脑炎脑膜炎。常见抽搐、肢体强直颅神经瘫痪、运动和意识障碍。脑脊液呈黄色,淋巴细胞蛋白可增加。晚期在病灶中心发生脑钙经。个别病例脑部坏死组织的碎屑脱落,进入侧脑室,随脑脊液循环,使大脑导水管阻塞,或大脑导水管壁上发生病变,均可产生阻塞性脑积水。如病变局限可引起癫痫。可在发病几天或几周中死亡。如能好转,常遗留有抽搐、智力不足、脉络膜视网膜炎后遗症

3.眼部病变 发生眼球病变者较为多见,首先发生在视网膜,偶尔整个眼球被侵犯,以致眼球变小,畸形及失明。一般发生在两侧眼球。

隐匿型先天性弓形虫病亦较常见,约占80%,出生时可无症状,但在神经系统或脉络膜视网膜有弓形虫包囊寄生,而至数月、数年或至成人才出现神经系统或脉络膜视网膜炎症状。

【辅助检查】

1.亚甲蓝染色试验 在感染早期(10~14天)即开始阳性,第3~5周效价可达高峰,可维持数月至数年。低效介一般可代表慢性或过去的感染。从母体得来的抗体,在生后3~6个月内消失。因此小儿满4个月后,可重复染色测定抗体,如效价仍维持高度,就可证明由于感染。

2.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所测抗体是抗弓形虫IgG ,其出现反应及持续时间与亚甲蓝染色试验相仿。

3.IgM-免疫荧光试验 是改良的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感染5~6天即出现阳性结果,可持续3~6月,适于早期诊断。由于IgM的分子量大,母亲的IgM一般不能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如新生儿血清中含有抗弓形虫IgM,则可考虑先天性弓形虫病的诊断。

4.直接凝集反应 主要用于测抗弓形虫IgM,以1∶16凝集作为阳性,感染后5~6天则能测得阳性。

5.酶联免疫试验和可溶性抗原-荧肖抗体技术 操作简便、快速,前者并可适用于大规模普查,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满意,后者只要一次稀释就能没出抗体水平,其敏感性与免疫荧光反应相仿。

有的国家把血清学检查列入法定婚前必查项目。如在法国巴黎(1985),曾为20~26周孕妇的胎儿血作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查,阳性者作人工流产。

【预防】

宜对免疫缺陷的小儿和血清学阴性孕妇进行预防。主要措施是做好人、畜的粪便管理,防止食物被囊合子污染。不吃未未煮熟的肉、蛋、乳类等食物,饭前洗手。孕妇早期用血清学方法检查抗体,可以预告抗体阴性的孕妇重视预防措施,以便保护胎儿不受染。如胎儿已受染者可考虑终止妊娠。

参考

关于“先天性弓形体病”的留言: Feed-icon.png 订阅讨论RSS

目前暂无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动作
导航
推荐工具
功能菜单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