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芷丸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目录

《医统》卷七十三:白芷丸

【处方】 白芷1两,糯米半两(炒黑色)。

【制法】 上为末,糯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与作用】 夜多小便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用木馒头或根煎汤送下。

【摘录】 《医统》卷七十三

东医宝鉴.外形篇》卷一引《本事》:白芷丸

【处方】 新白芷不拘多少。

【制法】 上锉,以萝卜汁浸,晒干,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效与作用】 沐浴后眩晕头痛,或头风眩痛,及暴寒乍暖,神思不清,头目昏晕

【用法用量】 每服1丸,细嚼,以清或荆芥汤送下。

【摘录】 《东医宝鉴.外形篇》卷一引《本事》

《寿亲养老》卷四:白芷丸

【处方】 白芷1两半,石斛1两半,干姜1两半,细辛1两,五味子1两,厚朴1两,肉桂1两,防风1两,茯苓1两,甘草1两,陈皮1两,白术1两1分。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与作用】 老人气虚头晕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不饥不饱时清米饮送下。

【各家论述】 《本事方释义》:白芷气味辛温,入手足阳明,引经之药;石斛气味甘平微咸,入肝脾肾三经;干姜气味辛温,入手足太阴;细辛气味辛温,入足少阴;五味子气味酸咸温,入肾;厚朴气味辛温,入足太阴阳明;肉桂气味辛甘热,入肝;防风气味辛甘平,入手足太阳;茯苓气味甘平,淡渗入胃,能引诸药入于至阴之处;甘草气味甘平,入脾,通行十二经络,能缓诸药之性;陈皮气味辛平微温,入脾胃;白术气味甘温,入手足太阴。此治气虚头晕之方也。诸经络皆有赖于中土,故守中之药居多,中宫气旺,则辛热之品得各行其志,而病情中矣。

【摘录】 《寿亲养老》卷四

圣济总录》卷一五八:白芷丸

【处方】 白芷3两,芎藭2两,天南星(水煮)2两,羌活(去芦头)半两,藿香叶1两,菊花3分,防风(去叉)半两,细辛(去苗并叶)1两,当归(切,焙)2两。

【制法】 上为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与作用】 妊妇风气壅,头目不利,身体生疮。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薄荷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五八

《圣济总录》卷一○七:白芷丸

【处方】 白芷1两,细辛(去苗叶)1两,五味子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石决明(洗)1两,茺蔚子2两,熟干地黄2两半,蕤仁2两半。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与作用】 肝肾虚风,多泪渐昏,及生翳膜。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食后温水送下,日3次。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七

方出《本草纲目》卷十四引《圣惠》,名见《奇效良方》卷五十七:白芷丸

【处方】 白芷末、葱白

【制法】 捣为丸,如小豆大。

【功效与作用】 小儿风寒流涕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茶送下。仍以白芷末,姜汁调,涂太阳穴,乃食热葱粥取汗。

【摘录】 方出《本草纲目》卷十四引《圣惠》,名见《奇效良方》卷五十七

《千金》卷四:白芷丸

【处方】 白芷5两,干地黄4两,续断3两,干姜3两,当归3两,阿胶3两,附子1两。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与作用】 产后所下过多,及崩中伤损,虚竭少气,面目脱色腹中痛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酒送下,1日-5次。无当归,芎藭代,入蒲黄1两妙;无续断,大蓟根代。

【摘录】 《千金》卷四

普济方》卷三九三:白芷丸

【处方】 白芷半两,槟榔1个,青橘皮1分(去白),巴豆4粒(炮,去皮,出油)。

【制法】 上为末,同研,面糊为丸,如粟米大。

【功效与作用】 消乳食。主小儿宿食不消。

【用法用量】 每服3-5丸,温水送下,常服。

【摘录】 《普济方》卷三九三

中药方专题

参看中药方剂主页面。

按功效分类的常用方剂

解表剂清热剂泻下剂祛风湿剂祛湿利水剂温里剂理气剂消导剂驱虫剂止血剂活血剂化痰止咳平喘剂安神剂熄风剂开窍剂补益剂固涩剂

中药方大全 按拼音查询

点击字母查看完整药方列表:

附:中药材大全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相关页面

本草图书


中药相关电子书

关于“白芷丸”的留言: Feed-icon.png 订阅讨论RSS

目前暂无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动作
导航
推荐工具
功能菜单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