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结节性脂膜炎
A+医学百科 >> 疾病百科 >> 炎症 >> 小儿结节性脂膜炎 |
结节性脂膜炎(nodular panniculitis,NP)又称Weber-Christian病或回归热性结节性非化脓性脂膜炎(relapsing nodular nonsuppurative febrile panniculitis),以反复发作的皮下脂肪层炎性结节或斑块,伴发热等全身症状为特征的一种疾病。
本病于1882年由Pfeifer首次报道,1952年Weber描述了本病具复发性和非化脓性的特征,1928年Christian又强调了发热性。本病临床并非罕见,因其临床表现多样化,NP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30~50岁妇女为多见,女与男之比约为2.5∶1,不易被认识而常致误诊。
目录 |
小儿结节性脂膜炎的病因
(一)发病原因
病因尚不明,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与脂肪代谢障碍有关 有报道显示本病与脂肪过程中某些酶的异常有关,例如血清脂酶有轻度增加或在皮损中可测出具活性的胰酶和脂酶。
2.与变态反应有关 可由多种抗原刺激引起,如细菌感染、食物、药物(如卤素化合物、磺胺、奎宁和锑剂)等。
3.伴发于自身免疫病 本病可与红斑狼疮、硬皮病、皮肌炎或结节性多动脉炎等疾病同时存在。
(二)发病机制
有人认为成人病例与胰腺炎、胰腺肿瘤密切相关,胰酶释放至循环中,引起远外脂肪组织的溶解、坏死,病损内可测得脂肪酶和淀粉酶的活性。也有脂膜炎与结缔组织病并存的报道,部分可能系LE的一种异形。
根据病损演变,在病理学变化上可分3期:
1.急性炎症期 脂肪细胞变性,由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以及组织细胞浸润。
2.巨噬细胞期 浸润以组织细胞为主,也有少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
3.纤维化期 泡沫细胞减少,被成纤维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代替,最后形成纤维化。
小儿结节性脂膜炎的症状
(一)临床特征:
1.皮肤损害于下腰、股、臀、上臂、腹、面部分批出现,直径约为1~2cm,呈皮肤色或略红色的皮下结节,部分可融合成斑块状,多数为对称性分布,儿童以面部好发播散性皮下疼痛性结节为特点。
2.每当一批新皮损出现时,即有全身表现,如发热、肝脾肿大、消瘦、纳呆、关节疼痛等。
3.患者结节或斑块数量可多可少,质地坚实,有轻度压痛,扪之稍活动或与皮肤粘连。数周后皮损渐软化、吸收,皮下脂肪萎缩,形成盘状皮肤陷凹,少数结节可破溃,有黄色或棕色油状液体流出。
4.部分病例除可出现皮下结节外,尚可累及内脏器官,如肺部浸润、肝脂肪性变、骨髓受累、全血细胞减少、渗出性浆膜炎、脑膜脂肪病变,引起癫痫及精神神经症状等。而肠系膜、大网膜和腹膜后脂肪受累,可出现上腹疼痛和消化道症状等。
(二)症状诊断:
根据上述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必要时可做皮肤活检确诊,本病征不难诊断。
小儿结节性脂膜炎的诊断
小儿结节性脂膜炎的检查化验
1.常规检查:可发现血沉增快、贫血和白细胞减少、嗜酸细胞相对增多、免疫球蛋白升高、血清补体降低、淋巴细胞转化率降低。伴胰腺疾病者,急性期血、尿淀粉酶升高,血清脂酶升高。
2.病理检查:病理检查有助于确诊。早期有皮损,脂肪组织内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伴局灶性脂肪坏死;中期有组织细胞浸润,有肉芽肿形成和继发性血管炎症性变化;后期由小叶间隔的成纤维细胞增生,形成胶原,替代残留脂肪组织,最后完全纤维化。
小儿结节性脂膜炎的鉴别诊断
骨髓受累应与再生障碍性贫血鉴别;肺部浸润时应与肺部炎性病变鉴别。
1. 再生障碍性贫血:通常指原发性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综合征,病因不明。免疫抑制治疗对其有效,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全血细胞减少和贫血、出血、感染。根据患者的病情、血象、骨髓象及预后,可分为重型(SAA)和非重型(NSAA)。
2. 肺部炎性病:一般指胸部x线片或ct扫描时发现的圆形或类圆形病灶。但对于其大小的界定文献上常有不同。 因而出现不同的名称。在多数影像学文献上把直径<1cm的圆形或类圆形病灶称结节影;而把>1cm的病灶称为圆形或球形阴影;而在结节影中又把<5mm的病灶又称为粟粒影或小结节;把>5mm的病灶又称为大结节。
小儿结节性脂膜炎的并发症
癫痫:是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导致短暂的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种慢性疾病。而癫痫发作(epileptic seizure)是指脑神经元异常和过度超同步化放电所造成的临床现象。根据发作原因可分为原发性癫痫和继发性癫痫,而根据发作情况主要可分为大发作、小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局限性发作和复杂部分性发作。
小儿结节性脂膜炎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小儿结节性脂膜炎的西医治疗
(一)治疗
本病征尚无特效治疗,以对证处理和支持疗法为主。
1.本病征呈慢性经过,皮损通常呈成批出现,经长短不一的急性发热期后,可自然消退,但间隔数周或数月后可能复发。
2.可酌情使用激素、吲哚美辛(消炎痛)、保泰松、昆明山海棠等以缓解症状,亦可使用磺胺吡啶(sulfapyridine)或氨苯砜(dapsone),但对儿童则慎用。
(二)预后
特异性局限性脂膜炎,整个病程6~12个月,最后痊愈。
结节每隔数周或数月反复发作,多数发作时有发热。内脏广泛受累者可因循环衰竭、出血、败血症和肾功能衰竭而死亡。
参看
|
关于“小儿结节性脂膜炎”的留言: | 订阅讨论RSS |
目前暂无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