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科/大疱性鼓膜炎
医学电子书 >> 《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 >> 耳部疾病 >> 大疱性鼓膜炎 |
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 |
|
本病为病毒感染引起的外耳道深部皮肤及鼓膜表层之急性炎症,常在流感流行后多发,主要侵犯儿童及30岁以下成人,单耳发病者居多数,亦可累及双耳。
【诊断】
1.发病突然。多为耳深部较重的持续性刺痛,放射至同侧头部。听力障碍轻微。疱疹破后有血性或浆液性液体流出,但耳痛并不立即消失。少数病例伴有眩晕。全身症状不重。
2.病变局限在鼓膜表面及外耳道近鼓膜处之皮肤,其先后特征为:
(2)鼓膜表层疱疹形成,其形状、大小、数目及颜色极不一致。浆液聚积为主者呈灰白色或淡黄色,新鲜出血者为红色,陈旧出血者呈暗蓝或紫色。
(3)疱疹多位于鼓膜后上部邻近外耳道壁处,重者累及整个鼓膜及外耳道深部后上壁。
(4)疱疹破后形成表浅溃疡并渗血,创面暗红色,1~2日后血痂形成迅速愈合而不留痕迹。
(5)疱疹不破裂者,3~4日可自行吸收形成血痂,个别病例迁延1个月才完全消失。
3.需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穿孔前的急性鼓膜炎及颈静脉球体瘤鉴别。前者无外耳道病变,鼓膜无血疱,呈传导性耳聋;后者无急性耳痛,进行性听力下降,X线显示颞骨有吸收。
【治疗】
1.耳痛重者给予止痛剂。全身用抗菌素及清洁外耳道防止继发感染。
2.用0.25%金霉素甘油或2.5%氯霉素甘油滴耳。瘤疹破裂后可用4%硼酸酒精清洁外耳道。
3.较大血疱或过久不吸收者,可用长针头或鼓膜刀挑破,但勿穿通鼓膜。
本病预后良好,很少有后遗症。
参看
外耳道乳头状瘤 | 分泌性中耳炎 |
|
|
出自A+医学百科 “耳鼻喉科/大疱性鼓膜炎”条目 http://www.a-hospital.com/w/%E8%80%B3%E9%BC%BB%E5%96%89%E7%A7%91/%E5%A4%A7%E7%96%B1%E6%80%A7%E9%BC%93%E8%86%9C%E7%82%8E 转载请保留此链接
关于“耳鼻喉科/大疱性鼓膜炎”的留言: | 订阅讨论RSS |
目前暂无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