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农皮炎
A+医学百科 >> 疾病百科 >> 炎症 >> 稻农皮炎 |
稻农皮炎(rice-farmer’s dermatitis)是指农民在水稻播种、收割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种皮炎。
目录 |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一)发病原因
从早稻拔秧、插秧、晚稻的耘耥等种稻过程中长时间的浸水是发病的主要因素,水温高、田水呈碱性及劳动产生过程中机械性摩擦等刺激是辅助和促进因素。以浸渍糜烂型稻田皮炎多见。若接触含有动物血吸虫(终宿主主要为家鸭和牛,中间宿主为锥实螺)尾蚴的田水,血吸虫的尾蚴侵入皮肤致局部皮肤炎症反应,可引起血吸虫尾蚴皮炎。
(二)发病机制
水温高、田水呈碱性及劳动产生过程中机械性摩擦等刺激是辅助和促进因素。
二、临床表现
浸渍糜烂型皮炎:初为指(趾)间隙及指(趾)侧皮肤浸渍、肿胀、发白、起皱,因摩擦已浸渍的皮肤被擦破,露出红色基底,有少许渗液,易继发细菌感染。且易发生指甲损伤、甲沟炎等。少数患者掌跖部位角层增厚,可见到多数环状圆形或椭圆形绿豆至黄豆大小角层剥脱。病程具自限性,轻者不再下水田劳动6~7天即可痊愈。如继发感染较重,产生局部红肿、化脓,邻近的淋巴管炎或淋巴结炎,则可有发热等全身症状,并可使病程延长。
多见于大面积种植水稻地区的田间劳动者。炎热季节好发。皮肤损害多位于足部、小腿、手部。
发病快,接触含有尾蚴的田水数分钟后即有瘙痒感,继之出现粟粒大红斑、丘疹、丘疱疹,周围有明显浸润及红晕,搔抓后可出现风团,瘙痒剧烈。皮损顶端可见瘀点,为尾蚴钻入痕迹。皮疹散在或密集成片。多位于水接触部位。以两小腿、前臂远端及手足背部多见。常因搔抓引起继发感染,易变为脓疱,可伴淋巴管炎或淋巴结炎。皮疹3~4天达高峰,停止下水后1周左右消退,留有色素沉着斑。因尾蚴钻进人体皮肤后很快死亡,不能变为成虫,故不能引起内脏病变。
三、预防
1.加强个人防护 如下水田作业时穿塑料套服、外用塑料套膜等防止尾蚴钻入皮肤;也可在下水田前涂皮肤防护剂,如15%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软膏或乳剂,市售防稻田皮炎擦剂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乳剂原液,使用时取原液一份加水6份摇匀即可。
2.灭螺和灭尾蚴 结合农业上施用化肥及农药进行,可以选用稀氨溶液(氨水,用量15~25kg/亩)、碳酸氢铵(用量15kg/亩)、五氯酚钠(在水深5cm时,用0.5kg/亩)、氯硝柳胺(10×10–6),茶子饼(20kg/亩)。
参看
健康问答网关于稻农皮炎的相关提问
|
关于“稻农皮炎”的留言: | 订阅讨论RSS |
目前暂无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