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伤科按摩学/肩关节周围炎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医学电子书 >> 《中医伤科按摩学》 >> 上肢伤筋 >> 肩部病症 >> 肩关节周围炎
中医伤科按摩学

中医伤科按摩学目录

肩关节周围炎,又称“露肩风”、“冻结肩”、“肩凝症”、“五十肩”等。本病是以肩部疼痛和肩关节活动受限为主症的一种常见疾病。临床上多见于四十五岁以上年龄的女性。

解剖生理

肩关节是由肩胛骨关节盂和半球形的肱骨头相对应组成球窝关节。关节盂小而浅,其总面积仅相当于肱骨头的三分左右,关节囊薄弱、宽大而松弛,故该关节的活动范围最大,运动最灵活,可以在多个轴位上运动。如在冠状轴上作前屈、后伸及上举运动;矢状轴上作内收、外展运动;在垂直轴上可作内旋及外旋运动;还可做各方向的旋转或环转运动。由于构成肩关节的关节盂小而浅,肱骨头大而圆,关节囊松而薄,故其周围须要有肌肉韧带来加强,以维持其运动的灵活性和结构的相对稳定性。肩前侧有肩胛下肌喙肱肌肱二头肌短头和胸大肌;后侧有冈下肌小圆肌;外侧有杠上肌、三角肌和肱二头肌长头掩盖。

肩部肌肉的功能及其运动范围:

臂外展九十度 三角肌、冈上肌(最初外展的三十度是冈上肌的作用,以后的六十度由三角肌的收缩来完成)。

臂内收(肘达身体中线)喙肱肌、胸大肌、胸小肌来完成。

臂内旋七十度到九十度 由大圆肌背阔肌、肩胛下肌完成。

臂外旋三十度 由冈下肌、小圆肌完成。

臂前屈九十度 由肱二头肌、喙肱肌、三角肌前部纤维来完成。

臂后伸四十五度 由背阔肌、大圆肌完成。

臂高举九十度(平举以上) 由斜方肌前锯肌协同外旋肩胛骨所完成。

环转活动(旋转)三百六十度 由多组肌肉协同舒缩来完成。

【病因病理

本病的形成,多因年老体虚,气血不足,筋失濡养;或因汗出当风,睡卧露肩,感受风寒湿邪,经脉拘急;慢性劳损或外来暴力所致的急性损伤(气血瘀滞),未作彻底治疗等因素。其病理改变为肩关节周围筋肉组织的退行性病变表现力、痉挛、挛缩、粘连、腱鞘肿胀、肥厚活肌腱与关节囊紧密结合,限制了肩关节的正常功能活动。后期可出现肩部肌肉萎缩和肩关节严重粘连,其运动由肩胛骨所代替。

临床表现与诊断】

1.疼痛与压痛 其疼痛性质多为酸痛或钝痛。早期,肩部疼痛剧烈,肿胀明显,疼痛可扩散至同侧肘部,遇寒湿痛著,遇热则痛减,日轻夜重,常影响睡眠。后期,肩部疼痛减轻,但活动障碍显著。触诊时,常可在肩峰下滑囊及三角肌下滑囊部、肱二头肌长头腱沟、三角肌后缘、冈上肌与冈下肌附着点,以及肩内俞肩贞天宗穴等部位找到明显压痛点。

2.活动障碍 病程愈长,活动障碍愈明显。常不能完成穿衣、洗脸、梳头、触摸对侧肩部等动作。肩关节被动上举、后背、内收、外展、内旋动作受限制。但前后方向的拉锯动作及较轻的旋转活动(在限度以内的运动)则无疼痛,此点可与关节内病变相区别。日久,肩部功能活动几乎完全丧失,而成“冻结”状,但疼痛明显减轻。

3.肌萎缩 初期在形态上无任何变化。病程较久者,由于疼痛和废用,出先肩部肌肉广泛性萎缩(以三角肌最为明显),肩峰突出。但在临床上,“冻结肩”的肌萎缩程度通常比肩关节结核或肩部神经麻痹所引起的肌萎缩为轻。

祖国医学把本病分为两型:即寒痹型与湿痹型,其临床症候与上相同,故不于赘述。

依据本病的发病年龄,症状及检查,临床诊断并无困难。但主要与风湿性关节炎、肩关节结核及化脓性关节炎相鉴别。

1.风湿性关节炎 有游走疼痛并波及多个关节。遇寒冷刺激或静止时疼痛较重,遇热及轻微活动后则疼痛减轻,但过劳后病情又会加重。有时肩部可出现轻度红肿,但活动范围多不受限制。

2.肩关节结核 肩关节呈弥漫性肿胀。发病年龄多在二十到三十岁间,老年人较少见,除全身症状不同外,还可摄X线片,以鉴别之。

3.化脓性关节炎 多属于血源性感染,故局部红、肿、热、痛并见,伴有全身发热恶寒白细胞计数增高等。

【治疗】

肩关节周围炎的治疗,应贯彻动静结合的原则。肿痛明显的早期,宜适当限制肩关节的活动;肿痛消减的后期,应主动进行功能锻炼并配合药物治疗。

肩关节周围炎的按摩治疗

1.原则 早期应以舒筋通络祛瘀止痛,加强筋肉功能为主;晚期则以剥离粘连。滑利关节,恢复关节活动功能为主。

2.施术部位 伤侧肩关节周围,肩胛部及上臂

3.取穴 肩偶、肩贞、肩井肩三俞(肩中俞肩外俞、肩内俞)、天宗秉风缺盆极泉巨骨曲池

4.施数手法 推、揉、滚、搓、拨、动。

5.时间与刺激量 每次治疗二十五分钟,每日1次;刺激量应因人、因症而定。

6.手法操作(以右侧为例,常规手法分六个步骤) 病人取坐位(体虚者可取卧位),术者立于伤侧。

(1)分推抚摩肩部法 术者以双手大鱼际或掌部着力,在患肩周围作前后、内外分推及抚摩手法数十遍。

(2)揉滚肩周上臂法 术者用单、双手掌或多指揉肩关节周围及上臂数分钟;然后,用左手握伤肢前臂并托起肘部,将上臂外展并前后活动肩关节,同时用右手小鱼际掌指关节在肩部周围及上臂施滚法5分钟左右。

(3)揉拨肩胛周围法 术者一手固定肩部,另手鱼际或掌根部自肩胛骨脊柱缘由上而下揉数遍,拇指拨2到3遍;而后,以食、中、环三指从肩胛骨脊柱缘插入肩胛骨前方拨理肩胛下肌3到5遍,拇指或大鱼际揉、拨肩胛骨腋窝缘数遍。

(4)按摩俞穴痛点法 术者用双手拇指对压中府、天宗穴、肩贞、肩内俞,拇指重揉压肩处俞、秉风、巨骨、缺盆、肩偶,揉拨极泉及肩部痛点各半分钟左右。

(5)被动运动肩部法 根据肩关节不同方向的运动障碍,可选用下列方法:

推肩拉肘内收法 术者立于健侧后方,一手推住健侧肩部(固定),另手从健侧胸前托其伤侧肘部,缓缓牵拉使其内收,在极度内收位用体侧抵紧健侧肩后部,一手空拳叩击伤侧肩部周围数遍。

前屈后伸捏筋法 术者立于伤侧,一手托握伤肢肘部使上臂前屈后伸,另手在上臂后伸位捏拿肩前筋,前屈位捏拿肩后筋。

扣肩揉搓扛动法 术者于伤侧半蹲式,用肩扛住伤肢上臂,双手口于肩部前后,进行协调的揉搓动肩,以肩部温热感为度。

下拉上提牵伸法 术者立于伤侧,用一前臂插入伤肢腋下向外上方托扳,同时另手握伤肢腕部,缓缓后向下牵拉数次;而后,前屈上提伤肢。上提幅度,应以病人能耐受为度。

环转活动肩部法 病人取低坐位。术者立于伤侧后方,用一手固定肩部,另手握拿伤肢腕部托起前臂(嘱病人配合),作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最大限度的环转活动。

(6)拍打患臂拿肩法 术者立于伤侧,用双掌或空拳由肩部至前臂往返拍打(掌拍拳打),双手掌相对往返舒搓伤肢数遍,牵拉伤肢;继之,双手拇、食指捏肩井,多指捏拿肩部结束。

辩证施治】

(一)手法治疗

(1)风寒湿较著者,加“搓摩肩周痛点法”。

(2)肌肉萎缩者,加“叩击捏拿局部法”。

(3)麻木显著者,加“弹拨拍打麻木区法”,拇指或中指拨伤肢神经易触及的部位3到5次,掌拍打麻木区。

(二)局部热敷与功能锻炼

施手法后,可在肩部进行湿热敷或中药熏洗,待疼痛缓解后,逐步有计划的加强肩关节功能锻炼。

1.常用功能锻炼的方法 “双手托天”,“体后拉手”,“轮转轱辘”,“手指爬墙”,“屈肘握拳外展外旋前臂”,“拉滑车”,“扒单杠或肋木”以及“棍棒操”等肩臂的功能练习方法。进行功能锻炼时,应注意循序渐进,不能过度劳累或用猛力,避免引起不良后果。

2.常用熏洗方 可选用“八仙逍遥汤”。主治跌打损伤,肿硬疼痛以及感受风寒湿所引起的筋骨酸痛等症。

处方 防风3克、荆芥3克、川芎3克、甘草3克、当归6克、黄柏6克、苍术9克、丹皮9克、川椒9克、苦参十五克。

方法 将上药装入布袋内,扎口煎汤,熏洗伤处,亦可用药热敷。每日到2次,每次二十五分钟。每付药,天热时用1到3天,天冷时可用3到5天。

参看

32 菱形肌损伤 | 小儿牵拉肩 32
关于“中医伤科按摩学/肩关节周围炎”的留言: Feed-icon.png 订阅讨论RSS

目前暂无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动作
导航
推荐工具
功能菜单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