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劳损性颈背部筋膜纤维织炎
A+医学百科 >> 疾病百科 >> 炎症 >> 慢性劳损性颈背部筋膜纤维织炎 |
除慢性外伤性因素外,凡因某种原因(寒冷、潮湿、慢性劳损等)致颈背部筋膜及肌组织出现水肿、渗出及纤维性变,并伴有一系列临床症状者称为颈背筋膜纤维织炎。此种不易被重视的疾患在我国东北、西北及华北等寒冷地区及沿海气候潮湿地区较为多见,尤其是在长期野外作业的各类人员中,其发病率随着滞留时间的延长和慢性劳损等而成倍增长,因此必须加以重视。预防本病的发生,降低发病率。对稳定群体工作情绪、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目录 |
慢性劳损性颈背部筋膜纤维织炎的病因
(一)发病原因
纤维织炎的病因不明。目前认为与免疫机制、血管炎症、受寒和创伤等因素有关。
(二)发病机制
引起本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与多种因素有关,现选择其中常见的列述如下。
1.寒冷 为诸原因中最为多见的。患者因曾于寒冷地面、风口等处睡眠,或是在某一寒冷地区停留较久,而又无足够防寒衣物而发病,尤以深秋、冬季及早春为多见。由于寒冷,特别是在睡眠时,如果颈肩部长时间暴露在外,或受寒风吹袭,则首先引起颈背部血循环改变,包括血管收缩、缺血、淤血及水肿等,以致局部纤维渗出,形成纤维织炎。因这种原因发病者,对气候改变十分敏感,尤其是在季节变换时。
2.潮湿 为本病另一多见的原因,尤其与寒冷并存时更易发病。在空气潮湿的环境中,不仅精神情绪受到影响,且由于皮肤代谢功能失调(尤其是排汗功能),以致皮下及筋膜处血循环易因血流减缓而发生微血管的充血、淤血、渗出增加,并形成纤维织炎的又一机转。当然,与大气压的高低亦有关系。
3.慢性损伤及不良体位 除各种较严重的损伤引起颈背部筋膜、肌肉等纤维化改变致使末梢神经受卡压出现症状外,临床上多见的是由于各种慢性劳损性因素,尤其是屈颈位时(包括高枕),不仅引起椎间隙内压升高,且可引起颈背部软组织的高张力状态,渐而出现微小的撕裂样损伤。这种“内源性损伤”最终将因纤维样组织增多,并随着其后期的收缩作用,致使局部的毛细血管及末梢神经受挤压而出现症状。这种损伤与职业关系较大,多见于颈背部里前屈位工作者,如机关办公人员、制图人员、设计人员、会计、流水线操作工人及纺织工人等。
4.其他因素 包括某些病毒的感染、风湿病的变态反应对颈背筋膜的影响等。均表明颈背筋膜可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出现无菌性炎症状态。更进一步的病因学尚有待今后继续探索。
慢性劳损性颈背部筋膜纤维织炎的症状
1.弥漫性疼痛 患者多主诉颈背部(有时包括胸背部)弥漫性疼痛,以双肩内侧及颈胸交界处为明显。其特点是晨起时剧痛,活动数分钟或半小时后即缓解,但至傍晚时似乎因活动过多而疼痛复又出现,且休息后又好转,此与肥大性脊柱炎相似。
2.多有诱发因素 患者发病多有明确的诱发因素。其中以受凉、受潮及过累为多见,且其既往病史中多有类似情况。
3.点状压痛及皮下结节 患者多能用手指明确指出其痛点(一点或数点);压之除局部疼痛外,尚可沿该痛点处所分布的神经纤维末梢传导,反射性地出现该处邻近部位痛感。皮肤较薄者,尚可在痛点处深部触及结节样硬块,大小多在5mm×5mm以下,有时亦可触及直径1cm左右的“脂肪瘤”样结节(多伴有放射痛)。
4.双上肢活动受牵感 由于筋膜纤维织炎致使深部的肌肉舒缩活动受限,当向上或向前抬举上肢时,患者有受牵拉的僵硬感。尤以寒冷季节为明显。
1.病史 多有风寒、潮湿或慢性劳损史。
3.X线平片 可显示颈椎生理曲线消失,尤其是在发作期,但无其他特异性所见。
4.实验室检查 临床上主要检测红细胞沉降率、抗链球菌溶血素O及类风湿性因子等,阳性结果表明其病因属风湿性或类风湿病变;阴性结果则用于其他类型的诊断或鉴别诊断。
5.其他 一般勿需MR等复杂检查。
慢性劳损性颈背部筋膜纤维织炎的诊断
慢性劳损性颈背部筋膜纤维织炎的检查化验
临床上主要检测红细胞沉降率、抗链球菌溶血素O及类风湿性因子等,阳性结果表明其病因属风湿性或类风湿病变;阴性结果则用于其他类型的诊断或鉴别诊断。
X线平片:可显示颈椎生理曲线消失,尤其是在发作期,但无其他特异性所见。
慢性劳损性颈背部筋膜纤维织炎的鉴别诊断
根据本病的特点,一般易与颈部其他疾患相鉴别,但其常和颈型颈椎病相混淆。后者起病较快,对颈部制动及牵引疗法反应佳。有时两者亦可并存,因其治疗原则一致,因此对鉴别困难者不妨在治疗中观察判定。
慢性劳损性颈背部筋膜纤维织炎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一)治疗
1.基本原则
(1)以非手术疗法为主。
(2)针对病因采取有效措施,防、治结合。
(3)加强科普教育,使患者认识本病的规律,以配合治疗。
2.非手术疗法
(1)消除病因:即设法改善生活、工作及学习的基本条件,注意防潮、保温,避免引起颈背部慢性劳损的体位。对野外工作者应给予医学保健指导。
(2)理疗:可根据病情选用各种物理疗法,以促进局部的纤维性炎症逆转或消退。
(3)胎盘组织液注射:对消除纤维粘连及软化瘢痕组织疗效较佳。一般每天1支,肌内注射,30天为1疗程。其中以未提取过R球蛋白等的原液为佳。
(4)封闭疗法:用于痛点封闭。以0.5%~1%普鲁卡因5~10ml局部封闭,亦可加入氢化可的松0.5m1.每5~7天注射1次,4次为1疗程。
(5)中药外敷:以风寒砂(加醋)敷患处,每包连用3天,每天外敷2次,4~6包1疗程。使用过程中防止烫伤。
(6)针灸疗法:除阿是穴外,可加用曲池、合谷、肾俞等穴位。耳针不宜选用,因一旦感染,后果严重。
3.手术疗法
(1)对有明确压痛点、疑有末梢神经卡压者,可行局部(小刀口)松解术。
(2)对有局部脂肪脱垂症者可行手术探查及脂肪摘除或筋膜松解术。
(3)中医手术割治疗法亦有疗效,但切割范围不宜过广,并注意外科无菌技术。
(二)预后
一般预后良好。
参看
|
关于“慢性劳损性颈背部筋膜纤维织炎”的留言: | 订阅讨论RSS |
目前暂无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