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归脾汤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目录

保婴撮要》卷十三:加味归脾汤

【处方】 人参 黄耆(炒)茯神(去木)各60克 甘草(炒)白术(炒)各30克 木香1.5克 远志(去心)酸枣仁 龙眼肉 当归 牡丹皮 山栀(炒)各3克

【功效与作用】 治小儿因乳母忧思郁怒,胸胁作痛,或肝脾经分患疮疡;或寒热惊悸无寐,或便血盗汗,疮口不敛。

【用法用量】 上药水煎,乳母服,儿亦服之。

【摘录】 《保婴撮要》卷十三

医宗必读》卷八:加味归脾汤

【处方】 人参 炙黄耆 白术 当归 茯苓 酸枣仁各4.5克 远志肉2.4克 木香 甘草<炙)各1.5克 龙眼肉6克 大枣2枚 煨姜3片 菖蒲2.4克 桂心1.5克

【功效与作用】 补益心脾。治心虚悸动而痛。

【用法用量】 用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食后服

【摘录】 《医宗必读》卷八

正体类要》卷下:加味归脾汤

【处方】 当归3克,茯苓3克,白术3克,炙黄芪3克,龙眼肉3克,远志3克,炒酸枣仁3克,木香1.5克,炙甘草0.9克,人参3克,柴胡2克,山栀2克。

【功效与作用】 健脾养心益气补血,兼清肝热。主气血虚弱,心脾郁结。

【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日剂,日服2次。

【摘录】 《正体类要》卷下

《金鉴》卷四十八:加味归脾汤

【处方】 归脾汤朱砂龙齿

【功效与作用】 妇人产后,忧愁思虑伤心脾,惊悸恍惚者。

【摘录】 《金鉴》卷四十八

《正体类要》卷下:加味归脾汤

【处方】 归脾汤加柴胡、山栀。

【功效与作用】 妇人血虚,心脾郁结,经闭发热产门不闭,及乳岩初起;脾经血虚发热;因肝脾二脏郁怒,气血亏损者,伴有内热夜热,五心发热,肢体倦瘦,月经不调

【摘录】 《正体类要》卷下

口齿类要》:加味归脾汤

【处方】 归脾汤加柴胡、丹皮、山栀。

【功效与作用】 思虑动脾火元气损伤,体倦发热,饮食不思,失血牙痛,思虑之过,血伤火动,口舌生疮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口齿类要》

《重订通俗伤寒论》:加味归脾汤

【处方】 潞党参3钱,炙黄耆3钱,生晒术3钱,茯神3钱,归身3钱,枣仁2钱,远志2钱,阿胶1钱,焦山栀1钱,丹皮1钱,清炙草5分,广木香5分,龙眼肉5枚。

【功效与作用】 补脾养阴。主夹血伤寒后期,出血已止,阴液亏虚者。

【摘录】 《重订通俗伤寒论》

医部全录》卷三九九引《薛氏医案》:加味归脾汤

【处方】 白术(炒)1钱,人参1钱,茯苓1钱,柴胡5分,川芎5分,山栀(炒)5分,芍药(炒)5分,甘草(炒)5分,熟地黄8两,当归8两。

【功效与作用】 内消乳岩。主妇人乳岩初起。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医部全录》卷三九九引《薛氏医案》

疫疹一得》卷下:加味归脾汤

【处方】 人参1钱,黄耆1钱半(炒),白术1钱(炒),茯神3钱,枣仁2钱(炒),远志1钱半(炒),甘草5分,当归1钱半,麻黄根2钱,牡蛎3钱,红枣3枚,浮麦3钱。

【功效与作用】 自汗,盗汗。

【摘录】 《疫疹一得》卷下

《盘珠集》卷上:加味归脾汤

【处方】 人参、白术(炒)、茯神(去皮木)、当归(去尾)、枣仁(去壳,炒)、莲肉(去心)、黄耆(蜜炙)、远志、木香。

【功效与作用】 子肿,血少气滞者。

【用法用量】 远志辛散而上升,不宜多用,四五分足矣。

【摘录】 《盘珠集》卷上

《一盘珠》卷五:加味归脾汤

【处方】 人参、黄耆、当归、白术、枣仁、志肉、茯神、甘草、川郁金香附、木香、牛膝

【功效与作用】 脱疽脾虚,兼郁火下注,饮食减少。

【摘录】 《一盘珠》卷五

《叶氏女科》卷二:加味归脾汤

【处方】 人参2钱,黄耆2钱,白术(蜜炙)2钱,茯苓2钱,枣仁2钱,远志(制)1钱,当归1钱,柴胡8分,山栀仁8分,枳壳(麸炒)8分,木香(不见火)5分,炙甘草5分。

【功效与作用】 子悬妊娠4-5月,因脾郁而致胎气不和,逆上心胸,胀满疼痛不安者。

【用法用量】 加龙眼肉7枚,水2钟,煎7分,空腹服

【摘录】 《叶氏女科》卷二

《金鉴》卷四十九:加味归脾汤

【处方】 归脾汤加伏龙肝

【功效与作用】 妇人心、脾伤损,每交接辄出血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金鉴》卷四十九

《保婴撮要》卷三:加味归脾汤

【处方】 人参1钱,黄耆1钱,茯神(去木)1钱,甘草1钱,白术(炒)1钱,木香5分,远志(去心)1钱,酸枣仁1钱,龙眼肉1钱,当归1钱,牡丹皮1钱,山栀(炒)1钱。

【功效与作用】 乳母忧思伤脾,以致小儿血虚发热,腹痛发抽,怔忡失眠,自汗盗汗,口舌生疮;及妊娠吐;因乳母郁怒积热婴儿腹痛发搐者;小儿因乳母忧思郁怒,胸胁作痛,或肝脾经分患疮疡之证,或寒热惊悸无寐,或便血盗汗,口疮不敛。

【用法用量】 水煎服。婴儿为患者,令子母俱服之。

【临床应用】 1.内钓:一小儿因乳母怀抱郁结,腹痛发搐,久而不愈,用加味归脾汤加漏芦,母子并服渐愈。

2.胁痈:一小儿4岁,胁间漫肿1块,甚痛,色如故,服流气败毒等药,加寒热作呕,食少作泻,此禀肝脾气滞之症,元气复伤而甚耳。乃择乳母气血壮盛者,与加味归脾汤、加味逍遥散服之,儿饮其乳半载而消。

【摘录】 《保婴撮要》卷三

《金鉴》卷四十九:加味归脾汤

【处方】 归脾汤加辰砂琥珀末。

【功效与作用】 妇人七情内伤,心脾亏损,神无所护,致夜梦鬼交,独笑独悲。

【用法用量】 上将归脾汤水煎,调辰砂、斛珀末服之。

【摘录】 《金鉴》卷四十九

中药方专题

参看中药方剂主页面。

按功效分类的常用方剂

解表剂清热剂泻下剂祛风湿剂祛湿利水剂温里剂理气剂消导剂驱虫剂止血剂活血剂化痰止咳平喘剂安神剂熄风剂开窍剂补益剂固涩剂

中药方大全 按拼音查询

点击字母查看完整药方列表:

附:中药材大全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相关页面

本草图书


中药相关电子书

关于“加味归脾汤”的留言: Feed-icon.png 订阅讨论RSS

目前暂无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动作
导航
推荐工具
功能菜单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