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性肾炎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免疫性肾炎由各种病因引起的原发于肾脏的慢性肾小球疾病。又称为原发性免疫性肾炎继发性者相区别。临床上将由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痛风等引起的继发性慢性肾脏损害,按其原发病命名,如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等。由于这些病例的诊断和治疗主要依据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与原发性者有很大区别。在中国免疫性肾炎的发病率仍很高,1981年人群发生率为0.28~0.89%,是引起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最重要病因之一(占60%)。不同病因引起的免疫性肾炎在症状上相似,治疗上有共同之处,但预后从轻到重各不相同。本病主要是通过免疫性反应造成的肾损伤。不同的病因可以有相同的肾损害临床表现有不同程度的蛋白尿血尿管型尿水肿高血压及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起病可急可缓,但多数病例不是从急性肾炎演变而来。因此,对免疫性肾炎的理解,应为潜在病理改变的持续性或进行性发展,使病情迁延,成为慢性,而不单纯是急性肾炎的慢性阶段。现代医学可通过肾活检了解肾组织的病理变化以确定预后并指导治疗。

目录

免疫性肾炎的原因

多数免疫性肾炎的病因尚不清楚,研究证明,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立克次氏体原虫等都可以通过免疫发病机理引起本病。尤其是病毒感染可能是造成多数免疫性肾炎的病因。因药物、代谢紊乱、自身抗体等病因引起的肾脏病变,只是全身性损害的一部分,属继发性肾脏病变。1960年后,根据动物实验研究,将肾炎分为原位免疫复合物型肾炎、循环免疫复合物型肾炎、难溶性或不溶性免疫复合物型肾炎等。1980年后已明确细胞免疫的重要作用。同时,注意到本病的遗传背景,认为某些类型肾炎与其组织相关性抗原类型(HLAtyping)密切相关。此外,非免疫性损伤机理,如高血压、高蛋白质饮食增加肾脏负荷,大量蛋白尿造成肾小球硬化等,都可加重免疫性肾炎的病理改变。

免疫性肾炎的诊断

一、当临床上出现下列情况时应考虑免疫性肾炎的可能。

1、水肿伴尿检异常,包括蛋白尿、、管型尿等。

2、高血压合并尿检异常。

3、疲乏无力食欲不振、极度贫血等合并尿检异常。

4、不明原因的血尿

5、在体检或其它疾病常规尿检时发现原因不明的尿液异常。

二、免疫性肾炎一般需做下列检查以明确诊断:

1、尿蛋白定量及选择性指数测定或尿蛋白免疫化学分析。

2、尿红细胞形态的鉴别,免疫性肾炎一般为多形性。

3、肾功能检查,了解有无肾功能损害。

4、测量血压,检查眼底,观察有无高血压及眼底变化。

5、血浆蛋白血脂分析。

免疫性肾炎的鉴别诊断

免疫性肾炎的鉴别诊断:

1、功能性蛋白尿,特别是体位性蛋白尿,在青少年中不少见。排除此种情况需做立卧位蛋白尿定性、定量及免疫化学分析。体位性蛋白尿不应该出现水肿高血压肾功能损害。

2、排除继发性肾炎,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糖尿病、药物或化学物质以及肿瘤引起的肾脏损害

3、与慢性肾盂肾炎区别。慢性肾盂肾炎不是肾小球疾病,而是间质性肾炎慢性间质性肾炎很少引起大量蛋白尿,尿蛋白定量一般<1.0g/24小时,常伴有肾小管损害,如低分子蛋白尿、尿浓缩功能减退。尿红细胞形态,多数不是多形性的。B超肾盂造影常显示肾盂肾盏或单侧肾脏形态大小的变化。

4、高血压性肾损害。免疫性肾炎多发生在青壮年,高血压继发肾损害的发生年龄较晚。病史中高血压与蛋白尿发生次序的先后对鉴别诊断有一定意义。高血压继发肾损害时尿蛋白定量较低,红细胞管型少见,有尿检异常时,肾功能损害较明显,常伴有心、脑等其它内脏损害。

5、急性肾炎。急性肾炎病程较短,常有血清补体降低,起病前有先驱感染,通常不存在长期持续的高血压,无眼底变化。

一、当临床上出现下列情况时应考虑免疫性肾炎的可能。

1、水肿伴尿检异常,包括蛋白尿、、管型尿等。

2、高血压合并尿检异常。

3、疲乏无力食欲不振、极度贫血等合并尿检异常。

4、不明原因的血尿

5、在体检或其它疾病常规尿检时发现原因不明的尿液异常。

二、免疫性肾炎一般需做下列检查以明确诊断:

1、尿蛋白定量及选择性指数测定或尿蛋白免疫化学分析。

2、尿红细胞形态的鉴别,免疫性肾炎一般为多形性。

3、肾功能检查,了解有无肾功能损害。

4、测量血压,检查眼底,观察有无高血压及眼底变化。

5、血浆蛋白血脂分析。

免疫性肾炎的治疗和预防方法

预后:感染性心内膜炎经有效治疗,菌血症根除后肾脏病变可以康复,而肾炎临床表现仍可持续达数月,且肾炎临床康复后,肾脏组织活检还可有肾炎病变的征象。少数广泛而严重的肾损害,可变为慢性,迁延不愈,发展至肾功能不全

预防:首先要祛除诱因和治疗原发病,积极防治各种感染病灶如口腔感染、皮肤感染泌尿道感染肺炎等,以降低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发生率。许多学者发现,拔牙后常会发生暂时性菌血症,尤其是患有牙周病或同时拔除多只牙齿的情况下更是如此。许多口腔细菌可经创口入血,但以草绿色链球菌最多见。消化道泌尿生殖系统创伤和感染常引起肠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菌血症。葡萄球菌菌血症见于皮肤和远离心脏的感染。所以从预防菌血症着手可适当预防性用药,但用抗生素预防本病既要积极,也要避免滥用。另外,要坚持以防为主,向群众宣传本病的危害性并劝告人们远离毒品。对于有静脉药物依赖/者劝其积极戒毒,以减少心脏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发生。有效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也是预防其肾损害的主要措施。

免疫性肾炎 专家建议

一、生活护理:免疫性肾炎发病1-2周内不论病情轻重均应卧床休息,以改善肾内血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待水肿消退,血压正常,病情稳定后可适当参加体育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不要过于劳累,同时作息时间要有规律,保持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免疫性肾炎患者抵抗力差,易受感染,所以应注意防湿保暖,尽量避免去公共场合。注意口腔卫生,避免口腔炎的发生。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居室应安静,整洁,光线适宜,应保持床单平整,干燥,柔软而又舒适。

二、饮食护理:饮食治疗是延缓免疫性肾炎肾损害进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原则是优质蛋白,高维生素(维生素A除外),低磷,低脂易消化饮食。优质蛋白是指鸡蛋,奶类,瘦肉等富含必需氨基酸的动物蛋白,但其摄入量要根据病情而定。禁食各种刺激性食物。有高血压,水肿,腹水心衰的患者要限制食盐的摄入,每日在5g以下,并要适当少喝水,每日进入体内的液体量一般等于前一天的尿量加500ml。

三、用药护理:遵医嘱定时定量服药,避免使用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不宜预防性的应用抗生素,以防耐药菌株的产生。同时要注意观察药物的副作用,如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是柯兴氏综合征,表现为满月脸痤疮,多毛,向心性肥胖等,易激动失眠,可引起高血压,消化道出血及诱发或加重感染,出现症状及时咨询医护人员。

四、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免疫性肾炎久治不愈有可能发展为尿毒症,因此个人和家属都要注意病情变化,出现异常情况立即去医院就诊,以免延误诊治。免疫性肾炎病人转为尿毒症时常有不同程度的贫血,易出现皮下淤斑以及牙龈出血等。早期症状还有头痛嗜睡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尿少等。预防免疫性肾炎病人转为尿毒症的同时要预防心衰的发生,心衰的早期症状是脉搏增快、呼吸困难烦躁以及一昼夜尿量少于500ml,出现高血压脑病的早期症状是剧烈头痛喷射状呕吐抽搐等。

参看

关于“免疫性肾炎”的留言: Feed-icon.png 订阅讨论RSS

目前暂无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动作
导航
推荐工具
功能菜单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