薯莨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薯莨
Shǔ Lànɡ
薯莨
别名 山猪薯、山羊头、朱砂莲[湖南]、茹榔、金花果、红孩儿、赭魁、薯良、鸡血莲、血母、朱砂七、红药子、孩儿血、牛血莲、染布薯
功效作用 活血补血,收敛固涩。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产后出血咯血吐血便血尿血腹泻;外用治烧伤
英文名 Shouliang Yam Rhizome
始载于 唐本草
毒性 小毒
归经  
药性
药味

  

目录

植物形态

藤本,粗壮,长可达20米左右。块茎一般生长在表土层,为卵形、球形、长圆形或葫芦状,外皮黑褐色,凹凸不平,断面新鲜时红色,干后紫黑色,直径大的甚至可达20多厘米。茎绿色,无毛,右旋,有分枝,下部有刺。单叶,在茎下部的互生,中部以上的对生;叶片革质或近革质,长椭圆状卵形至卵圆形,或为卵状披针形至狭披针形,长5-20厘米,宽 (1-) 2-14厘米,顶端渐尖或骤尖,基部圆形,有时呈三角状缺刻,全缘,两面无毛,表面深绿色,背面粉绿色,基出脉3-5,网脉明显;叶柄长2-6厘米。雌雄异株雄花序为穗状花序,长2-10厘米,通常排列呈圆锥花序,圆锥花序长2-14厘米或更长,有时穗状花序腋生;雄花的外轮花被片为宽卵形或卵圆形,长约2毫米,内轮倒卵形,小;雄蕊6,稍短于花被片。雌花序为穗状花序,单生于叶腋,长达12厘米;雌花的外轮花被片为卵形,厚,较内轮大。蒴果不反折,近三棱状扁圆形,长1.8-3.5厘米,宽2.5-5.5厘米;种子着生于每室中轴中部,四周有膜质翅。花期4-6月,果期7月至翌年1月仍不脱落。  

生态环境

生于海拔350-1500米的山坡、路旁、河谷边的杂木林中、阔叶林中、灌丛中或林边。  

资源分布

分布于浙江南部、江西南部、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贵州、四川南部和西部、云南、西藏墨脱。印度支那、菲律宾亦有。  

化学成分

块茎主要含缩合鞣质及甙类,已分离得到酚性糖甙如3,4二羟基乙醇葡萄糖甙(3,4-dihydroxyphenethyl alcohol glucoside),根皮酚葡萄糖甙(phloroglucinol glucosicde)等及鞣质右旋儿茶精(catechin),左旋表儿茶精(epicatechin)和它们的二聚体:原矢菊素(procyanidin)B-1、B-2、B-5、,三聚体:原矢车菊素C-1,儿茶精(4α-6)-表儿茶精-(4β-8)-表儿茶精[catechin(4α-6)-epicatechin-(4β-8)-epicatechin],表儿茶精-(4β-6)-表儿茶精-(4β-8)-儿茶精[epicatechin-(4β-6)-epicatechin-(4β-8)-catechin],四聚体:表儿茶精-(4β-8)-表儿茶精-(4β-8)-表儿茶精-(4β-8)-表儿茶精[epicatechin-(4β-8)-epicatechin-(4β-8)-epicatechin-(4β-8)-epicatechin]。另含大量糖、淀粉维生素C(vitamin C)。  

应用价值

药用价值

药材名称

【药名】薯莨

【别名】赭魁、薯良、鸡血莲、血母、朱砂七红药子、金花果、红孩儿、孩儿血、牛血莲、染布薯。

【英文名】Shouliang Yam Rhizome

【拉丁药名】Rhizoma Dioscoreae Cirrhosae

药材来源

【药材基源】为薯蓣科植物薯莨的块茎。

【考证】

⑴《唐本草》:赭魁,大者如斗,小者如升,叶似如蘅,蔓生草木上。陶所说者,及土卵尔,不堪药用,梁、汉人名为黄独,蒸食之,非赭魁也。

⑵《梦溪笔谈》:《本草》所论赭魁,皆未详审,今赭魁南中极多,肤黑肌赤,似何首乌。切破,其中赤白理如槟榔。有汁赤如赭,南人以染皮制靴。

【采集储藏】5-8月采挖,洗净,捣碎鲜用或切片晒干。

【药材鉴定】

⑴性状鉴别,块茎叶长圆形、卵圆形、球形或结节块状,长10-15cm,直径5-10cm。表面深褐色,粗裂,有瘤状突起和凹纹,有时具须根或点状须根痕。表面深褐色,粗裂,有瘤状突起和凹纹,有时具须根或点状须根痕。纵切或斜切成块片,多数呈长卵形,长3-12cm,厚0.2-0.7cm。外皮皮皱缩,切面暗红色或红黄色。质硬而实,断面颗料状,有明显的或隐约可见红黄相间的花纹。气微,味涩、苦。

⑵显微鉴别,块茎横切面:木栓层较厚,细胞壁微木化,皮层中有分泌细胞散在,长径54-102μm,内皮细胞1列,切向扁小。维管束外韧型,稀疏散在。薄壁细胞含鞣质淀粉粒。淀粉粒卵圆形,长径14-20μm。

药性论述

性味】味苦;性凉;小毒。

【功效】活血止血理气止痛;清热解毒

【主治】咳血咯血呕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腹痛;脘腹胀痛;痧胀腹痛;热毒血痢;水泻;关节痛跌打肿痛;疮带状疱疹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绞汁或研末。外用:适量,研末敷或磨汁涂。

各家论述

⑴《别录》:主心腹积聚,除三虫。

⑵《药性考》:浸酒服,能活血。

⑶《贵州民间方药集》:止痢疾。治产后腹痛,臌胀。又治哮喘

⑶《湖南药物志》:活血,补血,止痛,散气。治筋骨痛,关节炎腰痛,内伤吐血

⑷《全国中草药汇编》:止血活血补血,收敛固涩。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产后出血,咯血,吐血,便血,尿血,腹泻;外用治烧伤

⑸《实用中草药彩色图集》:微苦、涩,微寒。止血,活血,养血,收敛固涩。用于崩漏,产后出血,咯血,尿血,上消化道出血贫血

⑹《中国植物志》:入药能活血、补血、收敛固涩,治跌打损伤血瘀气滞、月经不调、妇女血崩咳嗽咳血、半身麻木风湿等症。

临床运用

⑴止血:对妇科出血(主要产后恶露不净,月经过多)、上消化道出血、咯血等均有一定疗效。用法:用块根每日-5钱,水煎分两次服。有报道,用红孩儿以水或丙酮提取制成片剂,日服3次,每次粒(相当于生药12g),治疗妇科出血213例,有效率为84%,疗效显著者(出血量减少一半以上至完全停止)达53%。服药后间有轻微反应,如胃部不适、腹部胀满、头昏胀等,一般不须特殊处理。

⑵治疗出血性紫癜:取红孩儿1两(干),落地红(唇形科植物,又名雪见草、关须公、野芥菜)3两(鲜),加水400ml,煎取150ml,1次或2次分服。临床观察5例,经服药2天后,口腔粘膜齿龈出血停止,躯干四肢紫癜减退,精神情况好转,食欲增加,尿色接近正常。1例复查血小板由8600/ mm3增加至116000/ mm3。

⑶治疗细菌性痢疾:取血娃、地榆各3钱,水煎,每日2次分服。治疗22例,治愈20例。症状消失和大便镜检阴性平均在服药后5天。此外,红孩儿内服对贫血似有一定疗效;对母乳缺乏者可增加奶量。

药理作用

⑴止血作用:家兔灌服薯莨煎剂1.5 g/kg,其出血时间凝血时间,均显著缩短。在试管内草酸血浆除去小血板后重新钙化凝固时间的测定,薯莨提取液似有类似血小板的促凝作用。

⑵对子宫的作用:薯莨酊剂或煎剂对离体小鼠子宫有明显的兴奋作用,张力,振幅及频率均有增强,提取液则未现作用。

抗菌作用:酊剂或煎剂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菌球有中等度抑菌作用,对甲型副伤寒杆菌与宋氏痢疾杆菌有较弱的抗菌作用。抗菌作用可能与其中所含鞣质有关。40%乙醇浸液或100%煎剂用平板打洞法,对金黄色葡萄球和志贺痢疾杆菌等有抑制作用。煎剂1.5g/kg灌胃,对兔凝血时间及出血时间较正常分别缩短48%及36.5%。20%乙醇浸液或10%煎剂0.2ml在麦氏浴皿中对小鼠离体子宫有兴奋作用。20%乙醇浸液0.05-0.1ml静脉注射蟾蜍在体心脏活动无影响;0.15-0.2ml则使心跳抑制,最后心室停跳,但心房跳动仍能维持一段时间。煎剂小鼠皮下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99.9g/kg。  

工业用途

块茎富含单宁,可提制栲胶,或用作染丝绸、棉布、鱼网;也可作酿酒的原料。

关于“薯莨”的留言: Feed-icon.png 订阅讨论RSS

目前暂无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动作
导航
推荐工具
功能菜单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