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里药
A+医学百科 >> 温里药 |
温里药(drugs for dispelling internal Cold),以温暖脏腑经络、消除里寒为主要作用的一类中药。
目录 |
功用
此类药物多为辛温大热之品,辛散温通、大热除寒,故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回阳救逆、温经止痛等功效。部分温里药还有和中止呕、开胃进食等作用。
分类和适应证
根据功效的不同,温里药可分为温中散寒药、温肾回阳药、暖肝散寒药和温肺化饮药4类。①温中散寒药。主要用于寒邪内侵、阳气被困,或脾阳不足、寒自内生,所致脘腹冷痛、呕吐泻痢等脏寒证。常用药有干姜、高良姜、红豆蔻、花椒、胡椒、丁香、荜茇、荜澄茄、山柰等。②温肾回阳药。主要用于阴寒内盛、元阳衰微、下痢清谷、四肢厥冷、冷汗不止的亡阳厥脱证;或肾阳不足、阳痿宫冷、阴寒水肿、五更泄泻等证。常用药有附子、川乌头、草乌头、肉桂、九香虫等。③暖肝散寒药。主要用于寒犯肝经、厥阴头痛、寒疝腹痛等证。常用药有吴茱萸、小茴香等。④温肺化饮药。主要用于寒痰停饮犯肺、喘咳痰稀等证。常用药有干姜、细辛等。
配伍
使用温里药时应根据证情的不同,合理配伍用药。里寒兼有表证者,当配辛温解表药;寒凝气滞血瘀者,当配行气活血药;亡阳厥脱冷汗不止者,当配固表收涩止汗药;亡阳气脱者,当配大补元气固脱药;寒痰咳喘者,当配温化寒痰药;寒湿内蕴者,当配苦温燥湿药。
用药注意事项
此类药物作用强烈、辛热性燥,容易伤阴助火,素体火旺或天气炎热时用量宜小。凡阴虚火炎、津伤、失血及真热假寒者当禁用。
现代研究
温里药有增加胃液分泌、增强消化机能、排除消化道积气、减轻恶心呕吐等作用;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葡萄球菌等有抑制作用。部分药有强心、升高血压、镇静、镇痛等作用。温里祛寒药对于西医诊为消化不良、胃肠痉挛疼痛、肠胀气、蛔虫腹痛、蛔虫性肠梗阻、慢性气管炎、慢性肠炎、痢疾、疝气腹痛、慢性肾炎水肿、性功能障碍等病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部分药还可用于心衰、休克等病。
常用温里药
药名 | 来源 | 性能 | 功能主治 | 主要成分 | 用法用量 | 备注 |
川乌头(川乌) | 毛莨科植物乌头 Aconitum carmichaeli 的母根 | 辛、苦,热。有大毒。归心、肝、脾、肾经 | 温经散寒,祛风除湿。主治心腹冷痛,寒疝腹痛,头风头痛,风寒湿痹,历节疼痛,四肢麻木,手足拘挛;外治阴疽肿毒 | 含消旋去甲基乌药碱、乌头碱、中乌头碱、次乌头碱、川乌碱等 | 煎服,1.5~6克。一般宜炮制后用,并须先煎、久煎 | 孕妇忌服。反贝母半夏、白蔹、白芨、瓜蒌 |
草乌头(草乌) | 毛莨科植物北乌头 Aconitum kusnezoffii 的块根' | 辛、苦,热。有大毒。归心、肝、脾经 | 散寒止痛,搜风胜湿,开顽痰,消沧肿。主治心腹冷痛,寒疝,风寒湿痹,历节风痛,头风头痛,痰湿癖积,外治阴疽,瘰疬。又为中药麻醉剂主药 | 含去氧乌头碱、次乌头碱、乌头碱、中乌头碱,北草乌碱 | 煎服,1~1.2克。余与川乌头同 | 忌、反与川乌头同 |
肉桂 | 樟科植物肉桂 Cinnamomum cassia 的树皮 | 辛、甘,大热。归肾、脾、心、肝经 | 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主治命门火衰,肾阳不足,腰膝酸冷无力,阳痿早泄,宫冷不孕,心腹冷痛,虚寒吐泻,寒疝、奔豚、痛经、闭经,阴疽流注 | 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桂皮醛、乙酸桂皮酯、桂皮酸、丁香油酚、乙酸苯丙酯等 | 煎服,2~5克。后下。研末服,1~2克 | 孕妇慎服。肉桂畏赤石脂,不宜同用。 |
高良姜 | 姜科植物高良姜 Alpinia officinarum 的根茎 | 辛,温。归脾、胃经 | 温中散寒,行气止痛。主治脘腹冷痛,呕吐泄泻,噎膈反胃,寒疝腹痛 | 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1,8-桉叶素、桂皮酸甲酯,毕澄茄烯、丁香油酚等。还含高良姜素、山柰素、山柰酚等,其辛辣成分为高良姜酚 | 煎服,3~6克 | |
红豆寇(山姜子、良姜子) | 姜科植物大高良姜 Alpinia galanga 的果实 | 辛,温。归脾、肺经 | 温中散寒,行气消食。主治脘腹用痛,呕吐泄泻,噎膈反胃,食欲减退 | 含挥发油,内有1,-乙酰氧基胡椒酚乙酸酯、1,-乙酰氧基丁香油酚乙酸酯、石竹烯氧化物等 | 煎服,3~6克 | |
吴茱萸(吴萸) | 芸香科植物吴茱萸 Evodia rutaecarpa 或石虎 E.rutaecarpa var.officinalis 将近成熟的果实 | 辛、苦,热。有小毒。归肝、脾、胃经 | 散寒止痛,疏肝开郁,降逆止呕。主治厥阴头痛,寒疝、痛经、脘腹用痛、呕吐吞酸、虚寒泄泻,寒湿脚气 | 含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羟基吴茱萸碱等生物碱,以及吴茱萸内酯、挥发油等。吴茱萸挥发油主要含吴茱萸烯;种子含脂肪油,内有吴茱萸酸。石虎果实还含花色甙、甾类化合物 | 煎服,1.5~5克 | |
丁香(公丁香) | 桃金娘科植物丁香 Eugenia caryophyllata 接近成熟或成熟的花蕾 | 辛,温。归脾、胃、肾经 | 温中降逆,散寒止痛,暖肾助阳。主治胃寒呃逆,呕吐泄 泻,心腹冷痛,痃癖,疝痛,阳痿 | 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丁香油酚、乙酰丁香油酚、β-石竹烯 | 煎服,1~3克 | 丁香畏郁金,不宜同用 |
荜茇 | 胡椒科植物荜茇 Piper longum 接近成熟或成熟的果穗 | 辛,热。归胃、大肠经 | 温中散寒,下气止痛。主治脘腹冷痛,呕吐呃逆,肠鸣泄泻;外治牙痛,偏头痛 | 含胡椒碱、四氢胡椒酸、棕榈酸、N-异丁基癸二烯(反-2,反-4)酰胺、挥发油等。种子含芝麻素、长柄胡椒碱等 | 煎服,2~6克 | |
荜澄茄 | 胡椒科植物荜澄茄 Piper cubeba 或樟科植物山鸡椒 Litsea cubeba 的果实 | 辛、苦,温。归脾、胃、肾、膀胱经 | 温中暖肾,行气止痛。主治脘腹冷痛,食滞气胀,呕吐呃逆,肠鸣泄泻,寒疝腹痛,小便不利,尿液混浊 | 荜澄茄果实含挥发油,油内主要成分为右旋香桧烯,右旋蒈烯,1,4-桉叶素,右旋松油醇等,还含荜澄茄素,荜澄茄酸等。山鸡椒果实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柠檬醛,甲基庚烯酮,芳樟醇,柠檬烯等,还含脂肪油 | 煎服,2~5克 | |
山柰 | 姜科植物山柰 Kaempferia galanga 的根茎 | 辛,温。归脾、胃经 | 温中,行气,消食,止痛。主治脘腹冷痛,停食不化,寒湿吐泻,跌打伤痛,风虫牙痛 | 含山柰酚,山柰素,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有龙脑、桂皮酸乙酯、莰烯、左旋α-△3-蒈烯等 | 煎服,3~6克 | |
小茴香 | 伞形科植物茴香 Foeniculum vulgare 的成熟果实 | 辛,温。归肝、肾、脾胃经 | 温里散寒,理气止痛。主治寒疝腹痛,睾丸偏坠,腰痛,痛;胃寒脘腹胀痛,呕吐泄泻 | 含挥发油,内有茴香醚、茴香醛、小茴香酮、甲基胡椒酚等 | 煎服,3~6克 | |
胡椒 | 胡椒科植物胡椒 Piper nigrum 的果实 | 辛,热。归胃、大肠经 | 温中散寒,行气止痛。主治脘腹冷痛,宿食不消,呕吐泄泻 | 含胡椒碱,胡椒新碱及挥发油。油中含向日葵素,二氢葛缕醇、石竹烯氧化物等 | 煎服,2~5克;研末服,1~1.5克 | |
花椒(川椒、蜀椒) | 芸香科植物花椒 Zanthaxylum bungeanum 或青椒 Z.Schinifolium 的成熟果皮 | 辛,温。有小毒。归脾、胃、肾经 | 温中,止痛,燥湿,杀虫。主治脘腹冷痛,呕吐泻痢,蛔虫病;外治湿疹、瘙痒 | 花椒果实含挥发油,主要成分为柠檬烯、牻牛儿醇、枯醇等。青椒果实挥发油内有爱草脑、香柑内酯;果皮含香柑内酯、香叶木甙、生物碱等 | 煎服,2~5克 | |
九香虫 | 蝽科昆虫九香虫 Aspongopus chinensis 的全体 | 咸,温。归肾、肝、胃经 | 温中暖肾,理气止痛。主治肾虚腰膝酸痛,阳痿,肝胃不和,脘腹胁肋胀痛 | 干燥虫体含脂肪,蛋白质及甲壳质。脂肪中有硬脂酸、棕榈酸、油酸 | 煎服,3~6克 |
|
参看
关于“温里药”的留言: | 订阅讨论RSS |
目前暂无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