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抗乙型肝炎转移因子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注射用抗乙型肝炎转移因子(Anti—HBV Transfer Factor for Injection),商品名奥肝肽。用于HBeAgHBV-DNA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本药品被归类到肝炎等药品分类。

目录

注射用抗乙型肝炎转移因子的副作用(不良反应)

尚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偶有过敏者请按过敏处理。

注射用抗乙型肝炎转移因子禁忌症

对本品过敏肝肾功能和造血功能衰竭者禁用。

服用注射用抗乙型肝炎转移因子须注意的事项

溶解后如有不溶性沉淀、浑浊或西林瓶有破损等情况禁止使用。

注射用抗乙型肝炎转移因子的用法用量

注意:不同企业生产的同种药品可由于包装规格的不同有不同的用药量。本文用法用量只供参考。如果不确定,请参看药品随带的说明书或向医生询问。

本品每支加入注射用水2ml溶解,肌肉注射,12周为一疗程。第1~4周,每日1次,每次注射2mg;第5~12周,每2日1次,每次注射2mg。(每次2~4mg,一天1次或隔日1次)。

注射用抗乙型肝炎转移因子成分或处方

抗乙型肝炎转移因子。

注射用抗乙型肝炎转移因子药理作用

抗乙型肝炎转移因子能传递乙型肝炎的特异性细胞免疫信息,具有调节和增强机体特异性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细胞免疫的功能,当其进入人体后,可使患者的正常T细胞转变成特异性致敏T细胞。致敏T细胞分为杀伤性致敏T细胞(TC)和迟发型超敏反应性T细胞(TDTH)两种。杀伤性致敏T细胞(TC)能对乙型肝炎病毒寄生肝细胞实行特异性杀伤,将乙型肝炎病毒驱除出其寄生的肝细胞;迟发型超敏反应性T细胞(TDTH)则可释放出多种淋巴因子,如干扰素白细胞介素转移因子吞噬细胞激活因子等,以介导炎症反应,增强杀伤病毒作用。同时,释放的淋巴因子又可使体内其他淋巴细胞致敏,形成更多的效应淋巴细胞,增强、扩大细胞免疫效应,从而达到调节人体特异性免疫功能,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增殖的目的。此外,抗乙型肝炎转移因子还具有普通转移因子的成分和作用,可调节机体其他方面的免疫功能。本品经动物急性毒性,长期毒性试验证实,本品无毒副作用,是一种安全的生物制剂。

注射用抗乙型肝炎转移因子贮藏方法

密封保存。

市场上的注射用抗乙型肝炎转移因子

参看

乙肝科普知识

关于“注射用抗乙型肝炎转移因子”的留言: Feed-icon.png 订阅讨论RSS

目前暂无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动作
导航
推荐工具
功能菜单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