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孢子虫病
A+医学百科 >> 隐孢子虫病 |
隐孢子虫病是由隐孢子虫引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临床以发热、腹痛、腹泻、体重减轻等为主要症状。大多数患者病程短暂而能自愈。该虫可感染大多数患者的消化道与呼吸道上皮细胞,并在其中繁殖,引起消化道、胆道或呼吸道疾病。不仅可发生有免疫功能缺陷的患者中,如在艾滋病患者的体内引起严重的难治性致死性腹泻,也可发生在免疫功能正常者,如新生儿、婴幼儿等。目前认为,隐孢子虫是导致人类及幼畜腹泻的追求肠道病原体之一。
目录 |
疾病分类
症状体征
隐孢子虫病的临床表现和转归与病人的免疫功能状态密切相关。 1、免疫功能正常者 潜伏期较短,一般7—10d。临床表现为自限性腹泻,每日—10次不等,大便呈糊状,或为带粘液的水样便,偶有少量脓血,可有恶臭,病人常伴有发热、间隙性或持续性上腹部痉挛性疼痛、恶心、呕吐、全身不适、乏力、食欲下降等症状。体温常在39℃以下。婴幼儿感染的严重病例,因腹泻严重,可导致水和电解质紊乱。症状轻重常与粪便中卵囊数量相一致。 2、免疫功能低下者 潜伏期则很难确定,一般认为可能较免疫功能正常者长,起病缓慢,症状多而重要,持续时间可长达数月。主要表现为严重的难以控制的腹泻,腹泻次数可达每天数十次,为水样便,粪量可达数升,甚至多达十与年,伴有水电解质紊乱及体重下降。病程达十年者可发生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维生素缺乏,常可合并肺部感染。
疾病病因
1、传染源 感染隐孢子虫并能排出卵囊的人和多种动物,都是本病的传染源。目前的看法认为本病的患者,特别是儿童患者以及无症状带虫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另外的传染源为受感染动物。农村以牛为主,城市则以宠物如小狗、小猫等为保虫宿主。无症状的排卵囊者易造成学校、幼儿园等集体生活人均人群感染。
2、传播途径 该病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由于吞食被卵囊污染的食物或饮水而受感染。水源污染可造成暴发性流行。由于患者及病兽的咽部、鼻腔分泌物及痰液中均存在隐孢子虫卵囊,因此也可通过口腔分泌物或飞沫传播。同性恋者因可导致直接传播。人与感染的宠物玩耍也可造成感染。
3、易感人群 人群对本病普遍易感,有较多机会接触感染动物或病人者(如牧民、护理人员),有引用生水习惯者(如引用被污染的池水、地表水)以及幼龄儿童的感染率较高。两岁以下的婴幼儿易感性高于年长儿童,免疫功能缺陷者(如艾子患者(或受移植者(如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抗肿瘤药患者) 的感染率与发病率尤高。感染后,患者血清中可间抗乱特异性抗体IgA、IgG与IgM,这些抗体可能对宿主也一定的保护作用,或能降低再感染的病情严重程度。
4、流行特征 隐孢子虫呈世界性分布,发展中国家人群中的感染率较之发达地区人群的感染率为高。发病季节地不尽相同,以夏秋季节发病较多。且农村高于城市,多为散发性也可在集体机构如军队、幼托所呈小型流行,并有家庭聚集新,也是旅游者腹泻原因之一。
在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腹泻病人中,隐孢子虫病感染率分别为3%-13%与0.6%-7.3%。国内感染率为1.4%-13.3%。慢性腹泻患者的隐孢子虫感染率明显高于急性腹泻患者。本病的流行与各地人群的社会习俗、居住条件、生活水平及卫生状况等也都有密切关系。
病理生理
隐孢子虫的致病机制尚未确定,推测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虫体寄生在肠年末表面,破坏了肠绒毛正常的功能引起小肠的消化和吸收障碍,结肠对水、电解质重洗手失调导致腹泻。虫体对肠绒毛破坏还可引起肠道细菌的大量繁殖,虫体产生的毒素、肠道内双糖酶和其他粘膜酶的丢失与减少,脂肪消化吸收障碍等,都是造成病人严重腹泻的原因。 隐孢子虫主要寄生在小肠上皮细胞的刷状缘。空肠近段是虫体最多的肠断,严重者可播散到整个消化道,甚至呼吸道、胆道或胰腺亦受累。免疫功能健全的人群常仅局限于肠道。一般肉眼病理检查病变不明显,但在免疫缺陷病人作病理活检或尸检时,从食道到直肠和呼吸道与肝胆道均能发现隐孢子虫。镜下所见病变区小肠绒毛萎缩或消失,隐窝上皮细胞增大隐被窝变深。小肠粘膜上皮细胞低平,绒毛上皮细胞建和粘膜固有层均可见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浆细胞核巨噬细胞浸润。有时胆道、胰腺、器官、肺上皮细胞亦可累及。
诊断检查
隐孢子虫病诊断主要依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确诊则需要在粪便或其他标本中发现隐孢子虫卵囊。免疫学及血清学检查有助于诊断。病人有不明原因的腹泻,尤其右面免疫功能低下者,均应考虑隐孢子虫病的可能。
治疗方案
1、支持治疗 按肠道传染病隔离,症状严重者应住院治疗。病人因严重腹泻可引起和电解质平衡紊乱,必须注意纠正。免疫功能低下者应加强支持治疗。发作期间避免食用含脂肪及乳糖较多的食物,有助于缓解症状。
2、病原治疗 至今尚无疗效确切的抗隐孢子虫的药物,认为有一定疗效的药物为螺旋霉素、克林霉素、阿奇霉素、大蒜素等。有人使用螺旋霉素治疗重症患者,可缓解病情,减轻腹泻,但不能避免复发。成人用量2-4g/d儿童每日—100mg/kg,7—10d为一疗程。大蒜素儿童20mg/次,每日3次,成人40mg/次,每日4次,疗程7—10d。
3、免疫治疗,在有免疫功能损害的隐孢子虫病人,尽可能重建其免疫功能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有人曾使用高效价免疫牛的初乳,治疗艾滋病并发隐孢子虫的病人,症状有所缓解,但疗效尚未肯定。预后 隐孢子病的预后和病人的免疫功能状态有密切关系。免疫功能正常者,病程有自限性,预后好。免疫功能有缺陷者,病情较重,病程迁延,很难彻底清除虫体。在艾滋病人中,隐孢子虫病常是难以控制的,并最终可导致病人死亡。
疾病预防
由于本病尚无特效的病原治疗药物,因此,预防措施在控制本病发生与流行中尤为重要。应加强对病人与病畜的管理,避免与有腹泻的动物接触。增强体制、提高抵抗力是主要的预防措施。注意个人卫生,防止病人、病畜粪便污染食物和饮水,病人用过的便盆需在3%漂白粉中浸泡10-15min后再予清洗,对被病人粪便污染的衣服等可采用煮沸消毒。
安全提示
1、对患者进行免疫干预是必要的,停止免疫抑制剂的使用,使机体免疫功能恢复,已使多例患者完全消除了肠道隐孢子虫病。
2、由纯化浓缩虫体抗原免疫孕牛而获得的高免疫牛初乳(hbc)内含高效价抗隐孢子虫抗体,可以预防和治疗动物和人隐孢子虫病。
3、避免水源污 染、饮用开水是最重要的预防措施。
|
关于“隐孢子虫病”的留言: | 订阅讨论RSS |
目前暂无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