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支睾吸虫病
A+医学百科 >> 华支睾吸虫病 |
华支睾吸虫病(clonorchiasis sinensis)又称肝吸虫病、中华分支睾吸虫病,是由华支睾吸虫(中华分支睾吸虫)寄生于肝脏胆管内所引起的疾病。主要因食入未熟的淡水鱼而感染。临床表现主要为慢性消化功能紊乱、肝区疼痛和肝脏肿大,重者可致肝硬变。还常并发胆道感染、胆囊炎、胆石症及胆管细胞癌等。本病分布在亚洲,多见于中国、日本、朝鲜等国。估计全世界感染人数达1900万。1984年中国湖北江陵西汉古尸研究结果表明,早在2300多年前,此病就存在于中国。现分布于华南、西南、华北、东北等24个省、市、自治区,人群感染率约为0.1~57.0%。尤其是广东等省居民有食“鱼生”和“鱼生粥”的习惯,更易受染。
目录 |
病原学
中华分支睾吸虫属扁形动物门,吸虫纲,复殖目,后睾吸虫科,分支睾吸虫属。成虫体形狭长、扁薄,前端尖,后端钝,大小为10~25×3~5mm。有口、腹两个吸盘。雌雄同体,两个睾丸前后排列,睾丸大而多、分枝,为本虫的特征。虫卵为人体寄生虫卵中的最小者,黄褐色,形似芝麻,前端较窄,有小盖,内含一个已育好的毛蚴。成虫定居于人或其他终寄主(猫、狗等)的肝胆管里,以组织液和粘液为营养。排出的虫卵随胆汁到达肠腔,再随粪便排出体外。虫卵落入水中,被淡水螺(第一中间寄主)吞食后,卵内的毛蚴即在螺体内孵出,形成胞蚴。胞蚴发育、增殖,形成多个雷蚴,雷蚴再发育成多个尾蚴,成熟的尾蚴自螺体逸出后,在水中遇到一定种类的淡水鱼(第二中间寄主),就钻入其体内形成囊蚴。人或动物若食入未熟的带囊蚴的鱼,蚴虫即在十二指肠内破囊而出,经总胆管进入肝胆管,经20天左右发育为成虫,并开始排卵。成虫寿命可达15~25年。在中国能作第一中间寄主的淡水螺种类甚多。能作第二中间寄主的淡水鱼主要属鲤科。感染阶段的囊蚴主要寄生于鱼体的肌肉中,亦可见于鳃、皮、鳞和鳍等部位。在中国福建、辽宁、江西、广东还发现淡水虾也可为本吸虫的第二中间寄生。除人外,很多哺乳动物(如猫、狗)都可有本虫成虫的自然感染,成为自然贮存寄主。在中国,食用淡水鱼常和螺生活在同一水体,若人和动物含虫卵的粪便污染水域,螺和鱼即有受染的可能,而当地若有吃生或半生鱼虾的习惯,本病就有可能在人群中流行。
临床表现
华支睾吸虫病的临床症状轻重悬殊很大,轻者常毫无症状。一般病例大多呈消瘦、倦怠乏力、食欲减退、腹泻(时断时续,或成慢性)、腹痛、腹部饱胀等慢性消化道症状,体格检查可见60%以上的病儿有肝肿大,肝区压痛不明显或有轻度压痛。部分病人出现浮肿、夜盲及不规则发热。重度感染者除上述症状外,可出现全身浮肿、腹水、脾大、贫血等类似肝硬变的症状,或营养不良、生长停滞等发育障碍的症状。少数病例因一次大量感染,可出现寒战、高热、肝区疼痛及轻度黄疸,血转氨酶升高,血象嗜酸粒细胞显著增高等急性华支睾吸虫病症状。有胆道感染及胆结石等并发症时,腹痛、黄疸均较显著,但儿童比成人少见。
诊断
根据流行学史和临床表现可怀疑本病。粪便或胆汁中查到虫卵即可确诊。由于粪便中残渣多,虫卵小,有时需要多次复查才能发现。胆汁中虫卵多,检出的阳性率高,但十二指肠流操作复杂,不能普遍应用。此外,皮内试验、间接血凝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间接荧光抗体和对流电泳等免疫学诊断方法,均可协助诊断及流行学调查,但不能作为确诊的唯一根据。
实验检查:1.血象;2.肝功能检查;3.虫卵检查;4.免疫学检查。
疾病病因
1、传染源 感染了华支睾吸虫的人和哺乳类动物(如猫、狗、鼠、猪等是主要的传染源。
2、传播途径 通过进食未经煮熟含有活的华支睾吸虫囊的淡水鱼虾而从消化道感染。生食鱼肉或虾是主要的感染方式,此外,烤、煎等烹饪时间不够完全杀灭囊蚴,或炊具生、熟食不分也可致感染。
3、人群易感性 人对本病普遍易感,因此只要进食了含活的华支睾吸虫囊蚴的淡水鱼虾均可被感染。不同地方及不同人群的感染率差异主要与生活习惯、饮食嗜好及淡水鱼类分布的不同相关。
病理生理
寄生在人体胆管的虫体数目多少不一,感染轻者仅有十余至数十条,可不出现明显的病理损害临床表现。较严重的感染者其肝内胆管中的虫体数目可多达上千条,甚至见于肝外单刀胆道、胆囊胆总管及胰管。成虫本身的机械刺激及其分泌五的化学刺激作用,使胆管上皮细胞发生脱落继而显著增生,可呈腺瘤样,并伴有粘蛋百分泌活跃。随着干山时间延长,胆管壁增厚,管腔逐渐变窄而阻塞致胆汁淤积。有时阻塞以上之单干扩大成圆筒形、壶形或憩室。胆管及门静脉周围纤维增生,淋巴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进顺,并向肝实质侵入。肝组织有不同程度地浊肿或萎缩,长期重复感染者可能导致肝纤维化。左肝管与胆总管的连接较平直,蚴虫易于上行,故肝左叶的病变较重。胆总管或内的成虫,可引起肝外梗阻。激发细菌感染则发生胆管炎、胆囊炎。虫体进入胰管可引致胰管炎或胰腺炎。虫卵在胆道沉积后,可以其为核心形成胆道结石。长期的华支睾吸虫感染胆管细胞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治疗方案
(一)病原治疗吡喹酮是治疗本病的首选药物,为广谱抗蠕虫药,毒性低,吸收、代谢、排泄快,对华支睾吸虫病有肯定而满意的疗效。治疗剂量,无论感染轻重,以25mg/kg,短暂,可有头痛、头晕、腹痛、腹泻、恶心、乏力等,一般治疗剂量对心、肝、肾均无明显影响,个别病人可有心律失常、早搏等,治疗前宜做常规心脏检查(包括心电图),心功能不良者慎用或剂量酌减。此外,丙硫咪唑于本病也有较好的去虫效果,剂量每次mg/kg,2次/d,连服7d,可获满意疗效,但疗程较长。短程治疗可选用总剂量60—84mg/kg为,分天服用,效果亦佳。本药较吡喹酮副作用更轻,停药后自行缓解,驱虫更为安全。
(二)对症和支持治疗 对重度感染有较重营养不良者,应加强营养,给予高度蛋白高热量饮食,少量多餐。如患者消化功能不好,不能接受过多饮食则考虑静注葡萄糖液、复方氨基酸、水解蛋白等以供应热量及补充蛋白质。肝功能明显损害者,使用护肝降酶药物保护肝,待情况好转后方予驱虫。合并胆道细菌感染时,加用抗菌药物。若合并胆总管狭窄梗阻、胆石症、则予手术治疗,术后予以驱虫。
预防
大力开展卫生宣传教育,不吃未熟的鱼,抓鱼后洗手,切生、熟菜用的刀、砧板要分开。搞好粪便管理,减少鱼、螺等感染机会,切断本虫的生活史和流行环节。有条件时在病区进行普查普治。
参看
健康问答网关于华支睾吸虫病的相关提问
|
关于“华支睾吸虫病”的留言: | 订阅讨论RSS |
目前暂无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