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藦子
A+医学百科 >> 药品百科 >> 中药百科 >> 萝藦子 | 中药图典 |
萝藦子 Luó Mò Zǐ |
|
---|---|
别名 | 斫合子 |
功效作用 | 补益精气;生肌止血。主虚劳;阳萎;遗精;金疮出血 |
英文名 | Fruit of Japanese Metaplexis |
始载于 | 《唐本草》 |
毒性 | 无毒 |
归经 | 心经、肺经、肾经 |
药性 | 温 |
药味 | 辛、甘 |
《中药大辞典》:萝藦子
【出处】 《唐本草》
【拼音名】 Luó Mò Zǐ
【别名】 斫合子(《本草拾遗》)
【来源】 为萝藦科植物萝藦的果实。秋季采收成熟果实,晒干。
【化学成份】 含混合甙约0.3%,其中糖分是多种脱氧糖:D-加拿大麻糖、D-沙门糖、L-夹竹桃糖、D-洋地黄毒糖。甙元是酯型妊烯类化合物,水解后产生热马酮、去酰牛皮消甙元、萝藦甙元、肉珊瑚甙元、乙酸、桂皮酸等。
【性味】 ①《唐本草》:"味甘辛,温,无毒。"
②《纲目》:"甘微辛。"
【功效与作用】 补益精气,生肌止血,解毒。治虚劳,阳萎,金疮出血。
②《唐本草》:"主虚劳。"
③《本草拾遗》:"主金疮,生肤止血,捣碎敷疮上。"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钱;或研末。外用:捣敷。
【附方】 补益虚损:萝藦四两,五味子、酸枣仁、柏子仁、枸杞根皮、干地黄各三两。为末。每服方寸匕,酒下,日三服。(《千金方》)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萝藦子
【出处】 出自《唐本草》
【拼音名】 Luó Mò Zǐ
【英文名】 Fruit of Japanese Metaplexis
【别名】 斫合子
【来源】 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萝藦科植物萝藦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taplexis japonica (Thunb.) Makino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成熟果实,晒干。
【原形态】 萝藦,多年生草质藤本,长达8m。全株具乳汁;茎下部木质化,上部较柔韧,有纵条纹,幼叶密被短柔毛,老时毛渐脱落。叶对生,膜质;叶柄长3-6cm ,先端具丛生腺体;叶片卵状心形,长5-12cm,宽4-7cm,选择端短渐尖,基部心形,叶耳圆,长1-2cm,上面绿色,下面粉绿色,两面无毛;侧脉10-12寸,在叶背略明显。总状式聚伞花序腑生或腑外生;总花梗6-12cm,被短柔毛;花梗第约8mm,被短柔毛;小苞片膜质,披针形,先端渐司法厅;花萼裂片披针形,外面被微毛;花冠白色,有淡紫红色斑纹,近辐状;花冠上,短5裂,裂片兜状;雄蕊连生成圆锥状,并包围雄蕊在其中花粉块下垂;子房由2枚离生心皮组成财贸毛,术头延伸成一长吡,先端2裂。果叉生,纺外向锤形,平滑无毛,长8-9cm,先端渐尖,基部膨大。种子扁平,褐色,有膜质边,先端具白色绢质种毛。花期7-8月,果期9-12月。
【化学成份】 果实含混合甙约0.3%,其中糖分晚川脱氧糖:D-加拿大麻糖(D-cymarose),D-沙门糖(D-sarmentose),L-夹竹桃糖(L-oleandrose),D-洋地黄毒糖(D-digitoxose)。甙元是酯型妊烯类化合物,水解后产生热马酮(ramanone),去酰牛皮消甙元(deacylcynanchogenin),萝藦甙元(metaplexigenin),肉珊瑚甙元(sarcostin),乙酸,桂皮酸等[1]。
【性味】 味甘;微辛;性温
【功效与作用】 补益精气;生肌止血。主虚劳;阳萎;遗精;金疮出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8g;或研末;外用:适量,捣敷。
【附方】 补益虚损; 萝藦四两,五味子、酸枣仁、柏子仁、枸杞根皮、干地黄各三两。为末。每服方寸匕,酒下,日三服。(《千金方》)
【各家论述】 1. 陶弘景:补益精气,强盛明道。
2.《唐本草》:主虚劳。
3.《本草拾遗》:主金疮,生肤止血,捣碎敷疮上。
4.《本草推陈》:适用于老人元阳虚弱,阳萎遗精。
【摘录】 《中华本草》
|
关于“萝藦子”的留言: | 订阅讨论RSS |
目前暂无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