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啡肽

(重定向自脑内啡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内啡肽(endorphin)亦称安多芬或脑内啡,是一种内成性(脑下垂体分泌)的类吗啡生物化学合成物激素。它是由脑下垂体和脊椎动物丘脑下部所分泌的氨基化合物() 。它能与吗啡受体结合,产生跟吗啡、鸦片剂一样有止痛和欣快感。等同天然的镇痛剂。

目录

基本介绍

内啡肽(endorphin)亦称安多芬或脑内啡,是一种内成性(脑下垂体分泌)的类吗啡生物化学合成物激素。它是由脑下垂体和脊椎动物的丘脑下部所分泌的氨基化合物(肽) 。它能与吗啡受体结合,产生跟吗啡、鸦片剂一样有止痛和欣快感。等同天然的镇痛剂。利用药物可增加脑内啡的分泌效果。 英文endorphin是endomorphin的简化写法,endo有内在之含意,而morphin则为吗啡的英文名称,故endorphin有大脑自我制造的类吗啡物质之意。它是归于药理学的范畴,并不是化学公式化。

endorphin具有吗啡样活性的神经肽的总称。

含内啡肽的神经元

  

发现历史

在1975年,脑内啡分别由两组独立的研究人员同时发现。

苏格兰的约翰‧休斯(John Hughes)及汉斯‧科斯特利兹(Hans Kosterlitz)首次由猪只的脑袋中发现有α(alpha)、β(beta)及γ(gamma)3种脑内啡。当时他们称它为enkephalins(由大脑的希腊文εγκέφαλος, 变化而成)。

同一时间,另一组美国研究人员Rabi Simantov和Solomon H. Snyder在牛只的脑袋中发现脑内啡。埃里‧西门(Eric Simon)(日后发现人类体内的吗啡受体)把它称为脑内啡,是内生吗啡的缩写。事实上吗啡本身并不是肽,但近期的研究发现,人类或动物的肌肉细胞组织能产生吗啡。

已经发现的有亮氨酸脑啡肽甲硫氨酸-脑啡肽、α-内啡肽、β-内啡肽等多种。这些肽类除具有镇痛功能外,尚具有许多其它生理功能,如调节体温心血管呼吸功能。

内啡肽是可以与脑内的吗啡受体发生特异的结合而起类似吗啡作用的内生肽(吗啡样肽)的一种。含于脊椎动物的神经细胞中。从哺乳类的脑提取出来的α-en-dorphin具有H-Tyr-Gly-Gly-Phe-Met-Thr-Ser-Glu-Lys-Ser-Gln-Thr-Pro-Leu-Val-Thr-OH这样的一级结构,而γ-endorphin有H-Tyr-Gly-Gly-Phe-Met-Thr-Ser-Glu-Lys-Ser-Gln-Thr-Pro-Leu-Val-Thr-Leu-OH结构,β-endorphin分子量更大一些,由3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被认为与脑啡肽一起参与神经传导。在无脊椎动物神经中也存在具有免疫学的同样反应的物质。此外,可能内啡肽及脑啡肽和脂[肪]酸释放激素、副肾皮质激素和黑素细胞激素等具有共同的前体

内啡肽是体内自己产生的一类内源性的具有类似吗啡作用肽类物质。是内源(endogenous)和吗啡(morphine)的缩略词。内啡肽可包括α-内啡肽、β-内啡肽、γ-内啡肽、蛋氨酸-脑啡肽、亮氨酸-脑啡肽、强啡肽A、强啡肽B等,都具有很强的类吗啡活性。蛋氨酸-脑啡肽的氨基酸序列为酪氨酸-甘氨酸-甘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亮氨酸-脑啡肽第五个氨基酸不是蛋氨酸而是亮氨酸。α、β、γ-内啡肽分别为11肽、31肽、18肽,它们的前五个氨基酸序列与蛋氨酸-脑啡肽的五肽相同。这类肽具有很强的生理功能。向动物脑室中注射内啡肽,可引起全身深度失去痛觉,体温下降,行为变得木僵。再施以吗啡拮抗剂纳洛酮(naloxone),不再有上述失痛感觉。内啡肽诱导出的行为表明,这些肽可能参与感情应答的调节作用。

垂体中分离出的内啡肽,其代表为β-内啡肽及镇痛作用更强的强啡肽。它们都属于内源性阿片肽,是机体抗痛系统的组成部分,具有生理意义。

当机体有伤痛刺激时,内源性阿片肽被释放出来以对抗疼痛。在内腓肽的激发下,人的身心处于轻松愉悦的状态中,免疫系统实力得以强化,并能顺利入梦,消除失眠症

内腓肽也被称之为“快感荷尔蒙”或者“年轻荷尔蒙”,意味这种荷尔蒙可以帮助人保持年轻快乐的状态。  

内啡肽-类型

内啡肽有α、β、γ、δ四种类型。其中

β内啡肽大量存在于垂体中。脑啡肽是内源性阿片样物质中两种特殊的五肽化合物

:亮氨酸和甲硫氨酸脑啡肽,含有与吗啡相似的活性基团。在离体突触阿片结合测

定中,脑啡肽、α内啡肽和γ内啡肽具有同吗啡一样的活性,而β内啡肽的活性则

5~10倍于吗啡。内啡肽的镇痛作用只在大脑内给予时方能见到,但尚未证实外周

给药是否有镇痛活性。内源性肽类物质、阿片受体和内啡肽神经元共同组成了内啡

肽系统。  

内啡肽系统

从七十年代开始,Gilbert等发现应激反应能引起机体特殊部位分泌多种内源

性阿片肽,并与不同的受体结合。经过不断努力,目前共发现了五种阿片受体,分

别是μ受体、δ受体、κ受体、σ受体和ε受体,其中μ受体又分为μ1和μ2受体

。这些受体分布在痛觉传导区以及与情绪和行为有关的区域,集中分布在导水管周

灰质、内侧丘脑杏仁核脊髓胶质区。这些复杂的受体可以被不同的激动剂

活,产生不同的生物效应。例如主要分布于脑干的μ受体被吗啡激活后,可产生镇

痛和呼吸抑制等作用,而主要分布于大脑皮质的κ受体只产生镇痛作用而不抑制呼

吸[1]。

与阿片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内源性肽类物质有内啡肽、脑啡肽和强啡肽,它

们广泛存在于脑、垂体、胎盘胃肠道血浆中,表现出明显的阿片活性,并参予

与性格、情绪和行为有关的脑功能活动。内啡肽有α、β、γ、δ四种类型。其中

β内啡肽大量存在于垂体中。脑啡肽是内源性阿片样物质中两种特殊的五肽化合物

:亮氨酸和甲硫氨酸脑啡肽,含有与吗啡相似的活性基团。在离体突触阿片结合测

定中,脑啡肽、α内啡肽和γ内啡肽具有同吗啡一样的活性,而β内啡肽的活性则

5~10倍于吗啡。内啡肽的镇痛作用只在大脑内给予时方能见到,但尚未证实外周

给药是否有镇痛活性。内源性肽类物质、阿片受体和内啡肽神经元共同组成了内啡

肽系统。

八十年代,根据免疫学分析,人们搞清了三个内源性肽类物质前体分子的DNA

序列[2],分别命名为脑啡肽原 、ACTH/内啡肽原和强啡肽原。与典型的肽激素相

似,阿片类前体无生物活性,依靠酶分解转化才能产生具有活性的分子。所有天然

内啡肽的始端都有四个相同的氨基酸,即酪-甘-甘-苯丙氨酸(Tyr-Gly-Gly-Phe)。

各种内啡肽性质的不同,反映出除这部分以外其它结构的延伸。

应激的心理及生理中介机制

  

跑步者的愉悦感

「跑步者的愉悦感」(runner's high)是指当运动量超过某一阶段时,体内便会分泌脑内啡。长时间、连续性的、中量至重量级的运动、深呼吸也是分泌脑内啡的条件。长时间运动把肌肉内的糖原用尽,只剩下氧气,脑内啡便会分泌。这些运动包括跑步,游泳,越野滑雪,长距离划船,骑单车,举重,有氧运动舞或球类运动(例如篮球,足球或美式足球)。

关于“内啡肽”的留言: Feed-icon.png 订阅讨论RSS

目前暂无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动作
导航
推荐工具
功能菜单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