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头痛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偏头痛,病证名。又称头偏痛偏头风。《医林绳墨.头痛》:“有偏头痛者,发则半边痛,然痛于左者属气,此气胜生风也,宜以驱风顺气为先,如防风通圣散之类;痛于右者属痰,此风胜生痰也,治宜清痰降火为要,如贝母、二陈加芩、栀、甘菊之属。”参见头痛、偏头风条。

偏头痛漫画

偏头痛是反复发作的一种搏动性头痛,属众多头痛类型中的“大户”。发作前常有闪光、视物模糊肢体麻木等先兆,同时可伴有神经、精神功能障碍。它是一种可逐步恶化的疾病,发病频率通常越来越高。

目录

曹操与偏头痛

三国枭雄曹操,确实是个十分了不起的人物,看过电影《赤壁》的人都知道,剧中出现过两次曹操头痛的剧情。一次是曹操在军帐中以冷敷止头痛,第二次则是华佗用针灸给曹操疗病,并说他的病因是“欲望过多,思虑过盛”。曹操头痛的真实病因是什么?结合史料及现代医学,多数学者认为,曹操患的是偏头痛。为了曹操这个病,华佗在提出开颅治疗后断送了自己的生命。曹操的偏头痛更加有趣而科学地为您拨开云雾(详情请点击参阅)

病因及发病机制

中外专家均称,偏头痛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但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 遗传因素,由于约60%的患者可问出家族史,部分病人家庭中有癫痫病人,故专家认为该病与遗传有关,但尚无一致的遗传形式。
  2. 内分泌因素,血管性偏头痛多见于青春期女性,在月经期发作频繁,妊娠时发作停止,分娩后再发,而在更年期后逐渐减轻或消失。
  3. 饮食因素,经常食用奶酪、巧克力、刺激性食物或抽烟、喝酒的人均易患血管性偏头痛。
  4. 其它因素,情绪紧张、精神创伤、忧虑、焦虑、饥饿、失眠、外界环境差以及气候变化也可诱发偏头痛。

具体解释:

病因不清,约50%病人有家族史。女性病员偏头痛倾向在月经来潮前发作,怀孕后发作减少,提示发病可能和内分泌或水潴留有关。精神紧张、过度劳累、气候骤变、强光刺激、烈日照射、低血糖、应用扩血管药物或利血平、食用高酪胺食物酒精类饮料,均可诱发偏头痛发作。

各种诱因怎样引起偏头痛发作,大体可根据为血管源学说和神经源学说。Wolff等以血管源学说解释偏头痛的临床表现。典型偏头痛先有颅内动脉收缩,局部脑血流减少,引起视觉改变、感觉异常或轻偏瘫等先兆症状,继而颅内、外动脉扩张,出现头痛。

各家采用不同方法对偏头痛病人发作时进行的观察却未能发现颅内血管变化与头痛间的恒定关系。Goltman在1例开颅手术病人偏头痛发作时,见到颅内血管扩张。Thie等在1例典型偏头痛发作期的脑血管造影却发现所有动脉的口径都相对较小,而Olson等在11例典型偏头痛发作的脑血管造影又都无变化。Lauritzen等以133Xe-SPECT观察,12例普通偏头痛发作时的rCBF无异常,11例典型偏头痛发作时有8例在先兆症状相应侧半球的rCBF比对侧相应区平均减少17%,持续见于头痛期4~6个小时。都未见到rCBF增加的脑区。于发作间歇期的检查,两类偏头痛都无异常发现,仅1例于脑岛发现小的低灌注区。Andersen等应用133Xe-SPECT观察偏头痛发作开始后的rCBF,3例无异常,2例仅局部灌注减低,7例典型偏头痛在先兆症状相关半球后部rCBF比对侧降低19%时出现头痛,当头痛已很轻或头痛搏动性消失时转为高灌注,rCBF比对侧平增增高19%,其中2例的高灌注持续24小时。Olsen等应用颈动脉内注射133Xe诱发典型偏头痛,以254探头γ照相机发现脑后部CBF可降低达20ml/(100g.min),局部的低灌注可持续至先兆症状消失后几个小时。Olesen等测量了典型偏头痛病人发作全过程的rCBF,观察到发作前于枕部已存在低灌注,rCBF平均降低25~30%并逐渐向前扩展达额部,持续于整个头痛期的4~6小时。Kobari等应用133Xe增强的CT测定局部的脑血流(1CBF),缓解期的10例都正常,6例普遍偏头痛和6例典型偏头痛在发作开始后30分至8小时,先兆症已消失而正头痛时,两侧1CBF普遍增加,可高出缓解期25%~35%,以额、颞皮层丘脑为最显著,枕部的增高则与缓解期差别不显著。两型偏头痛间无区别。秦震等应用经颅多普勒(TCD)对10例普遍偏头痛病人的检查,发现在头痛缓解期多数病人显示两侧或个别颅底大动脉流速异常增快。3例的5次偏头痛发作时,都显示脑血流速度的异常增快和宽频杂音。Thie等在1例典型偏头痛和1例偏头痛等位发作时的TCD检查,也有同样的发现。秦震等对2例普遍偏头痛的99mTc-SPECT检查,发现分别于顶偏后皮层和颞叶存在低灌注。

因此,偏头痛发作时在相当一部分病人可见到脑血流或少、增多或先减少后增多,脑血流速度异常增快,脑血管扩张或口径变小。但是这些变化与头痛类型、先兆或头痛发作间并无恒定的关系。有些变化以后头部为著,也有的变化却以前头部为著。同一作者报告的异常发现并不都见于全部所观察的同类病人,一部分病人在头痛间歇期也存在局部低灌注区或脑血流速度的增快。总之,偏头痛与脑血管功能异常之间的关系尚待进一步阐明。

偏头痛发作时尚出现一系列生化改变。在先兆期,血浆5-羟色胺(5-HT)含量可有短暂的增高;头痛发作时尿中5-HT的代谢物,5-羟吲哚乙酸(5-HIAA)可明显增加。这提示血浆中的5-HT很快被降解而从尿中排出。5-HT对平滑肌有双相作用,血浆5-HT降低引起小动脉收缩及较大动脉的扩张。小动脉收缩造成脑组织缺血,产生先兆或其他神经系损害症状;大动脉扩张引起头痛。部分5-HT漏出到血管周围的细胞外液中,与组胺缓激肽、血管驰缓激肽等神经肽类物质一起使血管壁痛阈降低及导致动脉的“无菌性炎症”。血管扩张合并“无菌性炎症”造成偏头痛的临床症状。5-HT主要贮存在血小板内,当血小板聚集性增高或存在5-HT释放因子时,血小板5-HT含量突然下降同时呈现临床发病。某些药物(如利血平)有释放和耗竭5-HT作用,能诱发偏头痛患者的头痛发作;5-HT阻断剂(如二甲麦角新碱苯噻啶)被应用于预防偏头痛发作。头痛发作期单胺氧化酶(MAO)活性降低可能和5-HT降解时消耗大量的MAO有关。

许多实验证实,偏头痛病人的血小板比正常人的更易聚集。血小板聚集后能释放5-HT、ADP、组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花生四烯酸(AA)及血栓烷A2(TXA2)等物质,这些物质又能进一步促使血小板聚集。这样交互作用就产生大量的儿茶本酚胺、AA及TXA2,有强力收缩血管及减少脑血流作用。前列腺素E1可使从无偏头痛者产生头痛。雌激素能增加前列腺素的合成,有些妇女服用高雌激素避孕药会诱发偏头痛发作。

但是影响全身的广泛性血管调节机制障碍和许多生化改变,为什么只引起头部痛?为什么多数头痛发作是偏侧性的?有时是左右交替的?

神经源学说认为偏头痛的发源地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改变及血管舒缩障碍是一种继发现象,即偏头痛的血管性发现是继发于神经中枢的“释放”。偏头痛呈现的各种复杂症状是大脑皮质功能紊乱的结果,可能是下丘脑/间脑兴奋阈下降而引起头痛发作。

含有甲肾上腺素5-HT的神经元支配某些头颅血管,它们的细胞体分别位于脑干的蓝斑及缝际核。精神紧张、焦虑、疲劳或其他因素导致脑干神经元兴奋递质释放增多,引起头颅血管运动改变,脑缺血及血管的“无菌性炎症”,刺激血管内三叉神经末梢的伤害感受器,传入脑内产生痛感。另外,三叉神经末梢能释放血管活性物质(血管扩张和致病性类,P物质)到校大的颅内外血管。    

诱发因素

一、生活习惯诱因

1、精神心理压力大、情绪抑郁或情绪变化剧烈:快节奏的社会环境、生活工作上的不顺心和压力、各种事务及关系的谨慎考量,往往使人大脑神经紧张、情绪低落,从而导致偏头疼的发生。情绪变化是偏头疼的显著诱发因素之一。但情绪变化究竟是偏头疼发生的先兆还是其直接诱发了偏头疼的发作,仍需进一步探讨。

2、饮食不当:某些食物会引起机体内环境的变化从而导致偏头疼的发生。

3、过度锻炼:

4、睡眠不规律:睡眠不足、睡眠过多、睡眠不规律等。

二、药物诱因

1、口服血管扩张药

2、避孕药

3、激素替代类药等药物

4、频繁使用麦角胺阿片类药、曲坦类药及其它单一成分止痛药(巴比妥咖啡因、异辛烯胺

三、气候诱因

风、寒、湿、热等气候及剧烈的天气变化易诱发偏头疼。

湿热易使人情绪波动、烦躁、食欲减退,导致气血运行障碍,而引发偏头疼。

风寒易损伤人体阳气,引起经脉闭阻,而引发偏头疼。

特别提示:偏头疼患者应忌冷食及受寒

受冷或冷刺激后10分钟会引起头痛。隆冬时节出门忘戴帽子,头部暴露在冷空气中;游泳时水温过低;吃冰激凌或冷饮后均可引起冷刺激性头痛。其机制可能与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引起的血管舒缩障碍有关。研究发现,在冷环境中,头痛前双侧颞动脉及其分支痉挛变细,头痛期出现动脉怒张、充盈、搏动增强。吃冷饮后,冷饮对舌和口腔粘膜的冷刺激,反射性引起颞动脉痉挛,当痉挛达到最大限度时,就转为被动性扩张,血流冲击扩张的动脉壁上痛觉神经末梢,引发头痛。总之,身体外部受冷或吃冷饮是冷刺激性头痛的条件,发病基础与血管容易诱发交感神经功能亢进的体质及神经功能失调有关。

因此,应注意远离寒冷的环境,少食或不食冷饮。

四、环境诱因

1、海拔高度的突然变化

2、短时间内从一个时区到另一个时区

3、强光线的刺激(如电视屏幕、镁光灯、强力阳光等因素会使人的眼睛疲劳引发头痛。)

4、噪音的刺激

5、空气的污染

6、闷热的房间

7、某些浓烈的香水

8、长时间的电磁辐射(一些在电脑前工作的人容易患偏头疼,是因为受电磁辐射。)

五、女性生理诱因

1、青春期前,男女患病率相似。

2、青春期后,女性发病较男性明显增多。

3、女性月经来潮时,常见头痛发作。

4、绝经后、妊娠期,头痛减轻。

提示:月经周期变化对偏头疼的发作是有直接诱发影响的,这种情况可能与激素水平变化有关。部分女性患者的发病与月经周期直接相关,称为月经期偏头疼,是一种与卵巢周期有关的特殊类型的偏头疼。现代医学认为,月经前期雌激素水平骤降(雌二醇降低),导致颅内外血管对随之变化的生化因了(如5-羟色胺等血管活性物质)敏感,通过干扰交感神经的方式影响靶器官的功能,使易感者颅内外血管舒缩功能改变而致偏头疼。中医学把本病称之为经行头痛,临床以肝郁气滞、瘀血内停多见,治疗以调理气血为主,使气顺血和,清窍得养,则痛自止。 

分型

2004年国际头痛协会偏头痛分型:

  1. 无先兆偏头痛
  2. 有先兆偏头痛
    1. 伴典型先兆的偏头痛性头痛
    2. 伴典型先兆的非偏头痛性头痛
    3. 典型先兆不伴头痛
    4. 家族型偏瘫性偏头痛
    5. 散发性偏瘫性偏头痛
    6. 基地型偏头痛
  3. 常为偏头痛前驱的儿童周期性综合症
    1. 周期性呕吐
    2. 腹型偏头痛
    3. 良性儿童期发作性眩晕
  4. 视网膜性偏头痛
  5. 偏头痛并发症
    1. 慢性偏头痛
    2. 偏头痛持续状态
    3. 无梗死的持续先兆
    4. 偏头痛性梗死
    5. 偏头痛诱发的癫痫样发作
  6. 很可能的偏头痛
    1. 很可能的无先兆偏头痛
    2. 很可能的有先兆偏头痛
    3. 很可能的慢性偏头痛

临床表现

根据1988年国际头痛学会所制订的国际头痛分类及诊断标准,结合中国国临床实践分别概述如下。

不伴先兆的偏头痛(普遍型偏头痛)

最为常见。发作性中度到重度搏动性头痛,伴恶心、呕吐或畏光。体力活动使头痛加剧。发作开始时仅为轻到中度的钝痛或不适感,几分钟到几小时后达到严重的搏动性痛或跳痛。约2/3为一侧性头痛,也可为双侧头痛,有时疼痛放射至上颈部及肩部。头痛持续4~72小时,睡眠后常见缓解。发作间有明确的正常间隙期。若90%的发作与月经周期密切相关称月经期偏头痛。至少出现上述发作5次,除外颅内外各种器质性疾病后方可作出诊断。

伴有先兆的偏头痛(典型偏头痛

可分为先兆和头痛两期:

1.先兆期 视觉症状最常见,如畏光,眼前闪光、火花,或复杂视幻觉,继而出现视野缺损、暗点、偏盲或短暂失明。少数病人可出现偏身麻木、轻度偏瘫或言语障碍。先兆大多持续5~20分钟。

2.头痛期 常在先兆开始消退时出现。疼痛多始于一侧眶上、眶后部或额颞区,逐渐加重而扩展至半侧头部,甚至整个头部及颈部。头痛为搏动性,呈跳痛或钻凿样,程度逐渐加重发展成持续性剧痛。常伴恶心、呕吐、畏光、畏声。有的病人面部潮红,大量出汗眼结膜充血;有的病人面色苍白精神萎靡厌食。一次发作可持续1~3日,通常睡觉后头痛明显缓解,但发作过后连续数日倦怠无力。发作间歇期一切正常。上述典型偏头痛可分成几种亚型:

(1)伴有典型先兆的偏头痛:包括眼型偏头痛,偏瘫型偏头痛,失语型偏头痛等。至少出现过2次上述典型发作,排除器质性疾患后诊断方可成立。

(2)伴有延长先兆的偏头痛(复杂型偏头痛):症状同(1)。先兆在头痛发作过程仍持久存在,延续时间超过1小时而不到1周。神经影像学检查不能发现有颅内结构病损。

(3)基底型偏头痛(原称基底动脉偏头痛):有明确起源于脑干或双侧枕叶的先兆症状,如失明、双眼颞侧和鼻侧视野都有的视觉症状、构音障碍、眩晕耳鸣听力减退复视共济失调、双侧性感觉异常、双侧轻瘫精神错乱等。多在数分钟至1小时内消失,继而发现双侧枕区搏动性头痛。间隙期一切正常。

(4)不伴头痛的偏头痛先兆(偏头痛等位发作):出现见于偏头痛发作的各种先兆症状,但有时间并不随后出现头痛。当病人年龄渐老,头痛可完全消失而依然有发作性先兆症状,但完全表现为先兆症状而无头痛者则较少。40岁后首次发病者需作深入检查,除外血栓栓塞性TIA。

眼肌麻痹型偏头痛

极少见。起病年龄大多在30岁以下。有固定于一侧的头痛发作史,在一次较剧烈头痛(眼眶或眶后痛)发作后,出现同侧的眼肌麻痹,以上脸下垂最多见。麻痹持续数日或数周后恢复。开始几次发病麻痹完全恢复,但多次发作后可遗留部分眼肌麻痹而不恢复。神经影像不宋体排除颅内器质性病损。

儿童期良性发作性眩晕(偏头痛等位发作)

有偏头痛家族史但儿童本人无头痛。表现为多次、短暂的眩晕发作,也可出现发作性平衡失调、焦虑,伴有眼球震颤或呕吐。神经系统脑电图检查正常。间隙期一切正常。部分儿童成年后可转为偏头痛。

偏头痛持续状态

偏头痛发作持续时间在72小时以上(其间可能有短于4小时的缓解期)的称偏头痛持续状态。

偏头痛并发症

恶心为最常见伴随症状,达一半以上,且常为中、重度恶心。恶心可先于头痛发作,也可于头痛发作中或发作后出现。近一半的患者出现呕吐,有些患者的经验是呕吐后发作即明显缓解。不少患者还可出现视物不清、畏光畏声及其他自主功能障碍,如尿频排尿障碍、鼻塞、心慌、高血压低血压、甚至可出现心律失常。发作累及脑干或小脑者可出现眩晕、共济失调、复视、听力下降、耳鸣、意识障碍等。头痛缓解后可出现怠倦、昏昏欲睡。有的感精疲力竭、饥饿感或厌食、多尿、头皮压痛肌肉酸痛。也可出现精神心理改变,如烦躁、易怒、情绪低落、少语、少动等。     

预防性治疗

迄今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可令偏头痛永不复发! 不过,实践证明,患者除通过心理调适、饮食调养外,最有效的治疗方式是在偏头疼的间隙期进行预防性治疗。

1.少碰3C食物

奶酪起司(Cheese)、巧克力(Chocolate)、柑橘类食物(Citrous fruit),以及腌渍沙丁鱼鸡肝、西红柿、牛奶、乳酸饮料等富含酪胺酸。而酪胺酸是造成血管痉挛的主要诱因,所以如果你有偏头疼的病史,那么最好远离这些食物。

2.小心香肠、热狗

香肠、热狗、火腿、腊肉等腌熏肉类、加工肉品等含有亚硝酸盐的食品,以及含味精多的食品会害你偏头痛,日常生活中最好尽量少吃些。

3.警惕代糖食品

研究发现,代糖“阿斯巴甜”(Aspartame)会过度刺激或干扰神经末梢,增加肌肉紧张,而引发偏头疼。而低糖可乐、低糖汽水、无糖口香糖、冰淇淋、综合维他命和许多成药中都含有阿斯巴甜。所以对代糖过敏的人,只要啜饮一小口低糖汽水,就会引发头痛。

《娇点》提示:注意看产品包装上的食品内容标识。发现上面标有:Amino acids(氨基酸)、Aspartic acid(天(门)冬氨酸)或Phenylalanine(苯基丙氨酸)时,就应尽量避免。

此外,协和医院营养科大夫刘燕萍建议:想要增加食物或饮料的甜度,最好用蜂蜜替代白糖和代糖品。

4.谨慎使用止痛药、感冒糖浆

止痛药可能是个诱人的陷阱。许多人私下服用止痛药以企图减轻疼痛,然而超量服用止痛药,不但无法解疼,相反地会造成药物引起的“反弹性头痛”,让你患上慢性偏头疼。如果你一星期吃超过2或3次止痛药来缓解疼痛,请马上就医!

5.来些镁吧!

镁能调节血流、放松肌肉。对某些人来说,即使只缺一点镁,就能引发头痛。美国全国头痛基金会建议,每天最好补充500~750毫克的镁剂。

《娇点》提示:补充镁剂会有腹泻副作用,所以最好咨询医生后,按医嘱服用。或者在平日里多吃点含镁高的食物来食补,例如:全谷类食物、坚果种子(如葵花子、杏仁、腰果、榛子等)、花菜、豆腐等。

6.补充维他命B2

研究发现,口服高剂量维他命B2,可减少偏头痛发作的频率和持续的时间,但其剂量一天不应超过400毫克。

7.咖啡,让你欢喜让你忧

咖啡因会刺激神经系统,并干扰睡眠,喝多易上瘾,而戒咖啡时则会引发偏头疼。所以,一天中摄入的咖啡的含量最好少于100毫克(大约一杯浓咖啡)。

8.少喝红酒

所有酒精类饮料都会引发头痛,特别是红酒含有更多诱发头痛的化学物质。如果你真想喝上两杯,那最好选择伏特加、白酒这类无色酒。

9.学会减压

如果你常因工作压力而导致偏头痛,不妨经常泡泡温水浴,或尝试一些肌肉放松技巧,例如腹式呼吸技巧:慢慢吸气,令腹部充分外鼓,吐气时,感受腹部逐渐内扁。

10.规律运动

医生指出:对有偏头痛的人来说,着重呼吸训练、调息的运动(例如瑜伽、气功),可帮助患者稳定自律神经系统、减缓焦虑、肌肉紧绷等症状。

11.睡眠规律,拒绝晨昏颠倒

维持规律的作息,即使在假日也定时上床、起床,对有偏头痛的人来说格外重要。因为,睡眠不足或睡太多都容易引发偏头痛。

12.善用热敷和冰袋

头疼时,试着把热敷袋放在颈部、在前额放冰袋。冷热刺激能帮你有效缓解肌肉紧张,减少痛感。

13.勤做肩颈运动

专家发现,颈部和肩部肌肉的某些部位承受压力时,会加剧偏头痛,甚至令从未有过偏头疼的人患上慢性偏头痛。所以对于上班族来说,如果你需要长时间使用计算机,则要注意屏幕和座椅高度及坐姿,且每工作50分钟,最好休息10分钟,并常常绕动颈肩部。

14.月经期多喝水

偏头疼常会在女性月经期发作,所以当经期快到时及经期之间,最好比平常喝更多水,以帮助身体排毒,有效降低偏头疼的发病机率。

15.小心你的香水和众多清洁剂

强烈的气味,如香烟和雪茄、油漆、废气、清洁剂和化学洗涤剂、印刷油墨等,会引发偏头疼。平日里最好经常开窗通风,并尽量避免接近加油站等有强烈刺激气味的场所。

16.小心使用避孕药

有些女性首次服用避孕药后,便开始偏头痛发作。一些专家研究认为,患偏头痛的女性服用避孕药,甚至会增加中风的风险。

17.戴上你的太阳眼镜

神经内科的大夫提醒大家:强烈的阳光和反射闪光能使偏头痛的发病率上升25%-30%。所以有偏头痛的人外出时最好戴上太阳眼镜,避免强光照射。

18.营造安静的环境

强烈的光、吵杂的环境都能诱发偏头痛。有70%以上的偏头痛病人对吵闹声超乎寻常的敏感。装修时,最好让工人加强一下房间的隔音效果,窗帘最好也选择稍厚一点的款式。

20.吃鱼防头疼

每周至少吃3次鱼并服食一些鱼油补给品能有效减少偏头痛发作的频率。  

药物治疗措施

治疗目的除解除急性头痛发作症状外需尽量防止或减少头痛的反复发作。应避免各种诱发因素。药物治疗,心理治疗针灸及气功对部分病人有效。

(一)急性发作的治疗 应在安静避光的室内休息。轻者可服用一般的镇痛剂和安定剂(如阿斯匹林布洛芬等),多数可获得缓减。头痛伴恶心、呕吐者可应用灭吐灵

麦角胺制对部分病人有效。它是5-HT受体的促动剂,也有直接收缩血管作用。主要激动5-HT1A受体,但对多巴胺肾上腺素受体也有作用,因此副作用较大。常用麦角胺咖啡因片(每片含咖啡因100mg和麦角胺1mg),在出现先兆或开始隐痛时立即服用1~2片。为避免麦角中毒,单次发作用量不要超过4片,每周总量不得超过8片。或可用酒石酸麦角胺0.25~0.5mg,作皮下或肌肉注射。麦角过量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肌痛及周围血管痉挛、缺血等副作用。有严重心血管、肝、肾疾病者及孕妇禁用。对偏瘫型、眼肌麻痹型和基底型偏头痛也不适用。

英明格舒马曲坦)(sumatriptan)是5-HT1D受体促动剂,对脑血管有高度选择性作用。成人口服100mg,30分钟后头痛开始缓解,4小时后达到最佳疗效。皮下注射6mg(成人量)起效快,症状复发可在24小时内再次注射6mg。副作用轻微,有一过性全身热、口干、头部压迫感和关节酸痛。偶尔也有胸闷胸痛心悸情况。但此药较为昂贵,一般患者难以承受。且有部分患者似乎有成瘾性,但尚未清楚是此药有成瘾性还是头痛原因所致不得不多服药。有待进一步研究。

偏头痛持续状态和严重偏头痛可口服或肌注氯丙嗪(1mg/kg)或静脉滴注ACTH50单位(置于500ml葡萄糖水内),或口服泼尼松10mg,1日3次。对发作时间持续较长的病人应注意适当补液,纠正水及电解质紊乱

(二)预防治疗 每月头痛发作2~3次上者应考虑长期预防性药物治疗。该类药物需每日服用,用药后至少2周才能见效。若有效应持续服用6个月,随后逐渐减量到停药。

1.普萘洛尔 为β-肾上腺能受体阻断剂。约对50%~70%病人有效,1/3病人的发作次数可减少一半以上。一般用量为10~40mg,1日3次。副作用小,逐渐增量可减少恶心、共济失调及肢体痛性痉挛不良反应

2.苯噻啶(pizotifen,sandomigran) 5-HT拮抗剂,也有抗组胺、抗胆碱能及抗缓激肽作用。常用剂量为0.5mg,每日1次,缓慢增加到每日3次。持续治疗4~6月,80%病人头痛改善或停止发作。副作用有嗜睡和疲劳感,能增加食欲,长期服用会发胖。

3.美西麦角(methysergide) 5-HT拮抗剂,主要对5-HT2受体有拮抗作用。需从小剂量(0.5~1mg/日)开始服用,在一周内逐渐增加到1~2mg,每日2次。可引起恶心、呕吐、眩晕、嗜睡等副作用,长期服用可出现腹膜后组织、肺-胸膜纤维化。连续服用6个月必须停服1个月。仅在最顽固的病人才考虑试用。

4.钙通道阻滞剂 尼莫地平(nimodipine)和氟桂利嗪(flunarizine,西比灵)常用剂量尼莫地平为20~40mg,每日3次。药物副作用小,可出现头昏、头胀、恶心、呕吐、失眠或皮肤过敏等不适。

5.丙戊酸钠 100~400mg,每日3次。

6.阿米替林(amitryptiline)为三环类抗抑郁药,能阻止5-HT的重摄取。多用于抗抑郁和治疗慢性疼痛,对偏头痛伴有紧张性头痛者有效。常用剂量为75~150mg/日。

7.可乐定(clonidine)能抑制血管运动中枢,有降压作用。预防偏头痛效果较弱,但少量应用无副作用。常用剂量为0.078mg~0.15mg,每日~3次。  

中医治疗

陈士铎头痛验案赏析

陈士铎是清代名医,所著《石室秘录》等,理法方药完备,“遵古训而不拘其法,师古法而不泥其方,辨证详审,处方灵活,屡出新奇”、“其于阴阳互根之阐释,五行生克之广用,鉴别诊断之明晰,随证遣药之巧妙,堪为临床之准绳。”头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陈氏验案可以效法。

 外感头痛:

外感头痛多责之风邪为患,经言“头为诸阳之会”、“高巅之上,唯风可到”、“伤于风者,上先受之”。祛风散邪是其治疗大法。

案一:人有头痛如破,无一定之位者,饮酒之后,当风而卧,风邪乘酒气入而中,酒气既散,风邪不去,遂留于太阳经。阳邪与阳气相战,故往来于经络之间作痛。病既得之于酒,治法似宜兼治酒矣,不知用解酒之药,必致转耗真气而头痛愈不能效。不若直治风邪,能凑效之速。方用救破汤:川芎一两,细辛一钱,白芷一钱水煎服,一剂痛止,不必再剂。

川芎最止头痛,非用细辛则不能直上于巅顶,非用白芷则不能尽解其邪气而便达于经络。

按:外感头痛无论是风寒、风热风湿总是风邪袭络,邪在肌表,“其在表者,汗而发之”,给邪以出路,病自可痊。然驱邪必耗正气,故宜中病即止,“不必再剂”体现了“时时固护正气”的指导思想。遣方用药,别具一格。川芎为血中之气药、“助清阳而开诸郁,润肝燥而补肝虚,上行头目,下行血海,搜风散瘀,止痛调经”为君药。细辛“宣散风湿,补肝润肾”为臣药,白芷“芳香通窍而表汗”为佐使。全方散中有补,补中有散,使邪去而不伤正。

 内伤头痛:

肝郁头痛 多因情志不畅,肝气郁滞所致,临床多表现为发作性头痛。

 案二:人有患半边头风者,或右或左,百药罔效。此病得之郁气不宣,又加风邪袭少阳经,遂致半边头痛。其病时轻时重,遇拂抑之事而更加之风寒天,则大痛而不能出门。治法宜解其肝胆之郁气,治胆必须先治肝,况郁气先伤肝后伤胆,肝舒而胆亦舒也。方用散偏汤:白芍五钱,川芎一两,郁李仁一钱,柴胡一钱,白芥子三钱,香附二钱,甘草一钱,白芷五分。水煎服,无论左右头痛,一剂即止痛,不必多服。

川芎不单止头痛,同白芍用之,犹能平肝之气以生肝之血,肝之血生而胆汁亦生,无干燥之苦。而后用郁李仁、白芷,上助川芎,以散头风。又以柴胡、香附开郁,以白芥子消痰,以甘草调和其滞气,则肝胆尽舒而风于何藏,故头痛顿除。一二剂后不可多服,头痛既久,不独肝胆血虚五脏六腑阴阳尽虚。若单治肝胆以舒郁,未免销烁真阴,风虽出于骨髓之外,未必不因劳因感,风又入于骨髓中。故以前方凑功后,必须改用补气血之药,如八珍汤者治之,以为善后之策。

按:肝郁头痛的发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血管神经性头痛,与情志、劳累、月经周期相关。发则疼痛难忍,甚则伴有恶心呕吐。休息后多能缓解。但可周期性发作。陈氏散偏汤确为对症之方。笔者常以此方化裁,多能收“一剂知,二剂已”之效。正如陈氏所言,必以养血益气收工,否则病不除。突出表现为周期性发作,且愈发作愈剧烈。笔者体会,以补肾填精之法与补气补血合用效果更佳。

肾虚头痛 临床比较常见,头痛并不十分严重,长年累月头脑昏沉,甚则头晕,精神萎靡,气怯尿长。

 案三:人有头痛不十分重,遇劳遇寒遇热皆发,一般为少年时不慎酒色,又加气恼而得。人皆以头痛药治之,而不愈。此病得之肾劳,无肾水以润肝,则肝木之气燥,木中之火上升于巅顶,故头痛而且晕。治法宜大补肾中之水,而少以补火之品,使水足以制火而火可归原,自然下引入于肾宫,火有水养,则安然居肾,不再上升为头痛。方用八味地黄汤加减。熟地一两,山茱萸五钱,山药五钱,茯苓三钱,丹皮三钱,泽泻三钱,川芎一两,肉桂一钱。水煎服,二剂而头轻,十剂而痊愈。然后去川芎而加白芍、当归各五钱,再服二十剂,永不再发。

六味为补精之圣药,肉桂引火归经,川芎治头痛,合用凑功如响。头痛在上焦,补肾中之水火在下焦,何以治下而上愈?川芎为阳药,然能补血而走于巅顶。况加肉桂,以助命门之火。同气相合,故能同群共济,而肾中水火,又复既济。

按:经云“肾主骨、生髓,髓通于脑”。肾精不足,脑髓空虚,风邪入中故为肾虚头痛。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立法以养正为主,养正即所以驱邪。陈氏所论,辨证精详,用药丝丝入扣,充分体现了“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

(一)外感头痛

1.风寒外袭

(1)治法:疏风散寒,宣通经络。

(2)方剂川芎茶调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

(3)方药:川芎20g,荆芥20g,薄荷15g,羌活10g,细辛3g,白芷10g,防风10g,甘草10g。共为细末,每次g,每日2次,清茶调服或作汤剂,每日剂,分2次服。

(4)备选方:①吴茱萸汤(《伤寒论》)加减:适用于风寒之邪侵犯厥阴经,引起巅顶痛干呕吐涎沫,甚则四肢厥冷,苔白,脉弦者。吴茱萸10g,生姜18g,半夏lOg,藁本10g,川芎6g,甘草10g。水煎,每日l剂,分2次服。②疏风止痛汤(验方):适用于感受风寒后,郁而化热之证,见头项疼痛而胀,恶风畏寒发热,遇风痛剧,口微渴,舌淡红,苔薄黄,脉浮或数。荆芥20g,赤芍15g,生地黄10g,防风10g,川芎15g,天麻10g,僵蚕10g,白芷10g,蔓荆子10g。水煎,每日l剂,分2次服。

(5)加减:项背痛甚者加葛根15g;头顶痛者加藁本lOg、吴茱萸6g;畏寒甚者加桂枝10g。

(6)临证事宜:①本证为外感所致,发散耗气之品不宜太过,以免重伤正气;②慎用大辛大热之品,以免伤阴,必要时可酌加反佐之品。

2.风热上扰

(1)治法: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2)方剂:芎芷石膏汤(《医宗金鉴》)加减。

(3)方药:川芎12g,白芷9g,石膏20g,菊花9g,藁本12g,黄芩6g,栀子6g,薄荷6g,羌活9g。水煎,每日剂,早晚分服。

(4)备选方:①柴葛解肌汤(《伤寒六书》):适用于感冒风寒日久,郁而化热者,证见头痛,恶寒渐轻,身热炽盛,目痛鼻干,心烦不寐眼眶痛,脉浮微洪。柴胡9g,葛根9g,黄芩9g,羌活6g,白芷3g,芍药3g,桔梗6g,甘草6g。水煎,每日剂,早晚分服。②桑菊饮(《温病条辨》)加减:适用于感受风温之邪者,证见头痛,轻咳,身热不甚,口微渴,舌淡,苔薄黄,脉浮数。桑叶10g,菊花15g,杏仁6g,薄荷10g,川芎9g,桔梗6g。水煎,每日剂,早晚分服。

(5)加减:若热甚伤津,证见舌红少津者,加知母12g、石斛15g;若见口舌生疮大便秘结,加服黄连上清丸,每服5g,每日2次。

(6)临证事宜:①苦寒、发散、化瘀之品易耗气伤阴,可视病情酌加益气养阴之品;②本证治疗当用辛散解表之属配以清热生津之品,则会药证相当,应手而效。

3.风湿外感

(1)治法:祛风除湿,通络利窍

(2)方剂:羌活胜湿汤(《内外伤辨惑论》)加减。

(3)方药:羌活9g,独活9g,藁本6g,防风6g,炙甘草

4.失眠引发的偏头痛

临床统计显示,失眠引起的偏头痛患者比率约为65%,对于该类型的患者群体,在医学上面,采用纯中药制剂中药助眠宝西药谷维素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取得较为显著理想的疗效。

偏头痛自然疗法

据《药性论》:石膏治伤寒头痛如裂,壮热,皮如火燥,烦渴,解肌,出毒汗,主通胃中结,烦闷,心下急,烦躁,治唇口干焦。和葱煎茶去头痛。睡眠时使用天然石膏磨制而成的石膏枕头,对能偏头痛引起的各种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从而起到了“内病外治”的作用。

预防常识:

偏头痛是血管性头痛的一种典型表现,以中青年女性多见,可有家族遗传史。能诱发偏头痛的因素很多,如劳累、紧张、天气变化,情绪波动,进食某种食物等。偏头痛经过相应的治疗都能得到缓解,但任何一种治疗都不可能保证患者不会复发。经过相应检查排除了器质性疾病后,偏头痛患者应该从心理上彻底放松自己。保持有规律的生活,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进食有刺激性食物和能诱发头痛的食物,消除对该病的恐惧心理,这样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头痛的发作次数。切不可依赖去痛片。  

偏头痛饮食调理

1、引起偏头痛的食物主要是

(1)含高酪胺的食物,如咖啡,巧克力,奶制品。

(2)动物脂肪,其诱发偏头痛占全部食物因素的49.8%,严格控制此为食物可防止偏头痛发作。

(3)酒精饮料:特别是红色葡萄酒,白酒,柠檬汁,柑橘,冰淇淋等。

(4)牛肉香肠,肉类腌制品,酱油等。

2、头痛的食疗原则

(1)实症头痛:饮食宜清淡,除米,面主食外,可多食青菜,水果类食物。

(2)虚证头痛:可多食富有营养的食物,如母鸡,猪肉猪肝,蛋类以及桂圆,莲子汤等。

(3)有热者,宜吃新鲜蔬菜,水果,绿豆汤,赤豆汤等。

(4)禁忌烟、酒和公鸡,螃蟹,虾等发物。

月经期间偏头痛的营养疗法:

1.每天摄入200~400毫克维生素B2。维生素B2可能在脑内能量代谢途径中发挥作用,让偏头疼“短路”。

2.在月经前一周每天摄入50毫克的维生素B6,然后在整个月经期把剂量提高到每天100毫克。维生素B6刺激产生血清素,这是脑内的一种化学物质,能够收缩血管,防止偏头疼的发生。需要提醒的是,如果过长时间每天服用50毫克~2克的维生素B6,可能会步态不稳和双脚麻木。

3.每天摄入4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E。维生素E有助于稳定体内雌激素水平,其本身抗氧化的性质也可能发挥了部分作用。

4.每天摄入200~400毫克的镁。注意心脏或者肾脏有问题的女性,在准备补充镁之前让医生检查,看一看是否适合补充镁。还有的人每天摄入350毫克或者再大剂量的镁可能引起腹泻,也要注意不要轻易补充镁。

5.除了补充以上维生素外,还要服用多种维生素。  

有效缓解偏头疼的六个法

 1、冰袋冷敷:将冰块放在冰袋里或用毛巾包好,敷在头疼部位。等冷却的头部血管收缩后,症状自然会减轻。

 2、躺下来休息一会儿:如果有条件的话,在偏头疼发作时,不妨在光线较暗、四周安静的房间里休息一会儿,一般来说,只要睡上半个小时,偏头痛就会有所减缓。

 3、按摩头部:对头部进行力度适中的按摩,是缓解偏头疼的有效方法。太阳穴是偏头痛按摩的重要穴道,你可以用食指来按压,可以用拳头在太阳穴到发际处轻轻来回转动按摩。

 4、饮用绿茶:绿茶中的物质对缓解偏头疼有效果,所以,可以适量地饮用绿茶来克服严重的偏头疼。

 5、静心冥想:使用瑜珈和冥想是治疗偏头疼的新方法。你可以购买一盘此类的CD,在头疼发作时随着音乐闭目冥想一会,让大自然的和谐之音使你忘却病痛。

 6、头缠毛巾:看起来可能会很可笑,不过这的确是治疗偏头疼的好方法。疼痛时,使用毛巾或柔软的布条松紧适宜地缠在太阳穴周围,如此可达到抑制血管扩张、缓解疼痛的目的。  

偏头痛如何检查?

1.脑电图检查: 一般认为,偏头痛病人无论是在发作期或间歇期,脑电图的异常发生率皆比正常对照组高,但是,偏头痛病人的脑电图改变不具有特异性,因为它可有正常波形。普通性慢波、棘波放电、局灶性棘波、类波以及对过度通气、闪光刺激有异常反应等各种波形。小儿偏头痛脑电图的异常率较高,达9%~70%不等,可出现棘波、阵发性慢波、快波活动及弥漫性慢波。

2.脑血流图检查:

病人在发作期和间歇期脑血流图的主要变化是两侧波幅不对称,一侧偏高或一侧偏低。

3.脑血管造影检查:

原则上偏头痛病人不需进行脑血管造影,只有在严重的头痛发作,高度怀疑是否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人才进行脑血管造影,以期除外有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等疾患。无疑,偏头痛病人脑血管造影绝大多数是正常的。

4.脑脊液检查:

偏头痛病人脑脊液的常规检查通常是正常的,一般情况下脑脊液的淋巴细胞可增高。

5.血小板机能检查:

偏头痛病人的血小板聚集性可升高。

6.免疫学检查:

一般认为偏头痛病人的免疫球蛋白IgG、IgA、C3及E花环形成可较正常人偏高。

偏头痛发作时会发生什么变化?

偏头痛发作时尚出现一系列生化改变。在先兆期,血浆5-羟色胺(5-HT)含量可有短暂的增高;头痛发作时尿中5-HT的代谢物,5-羟吲哚乙酸(5-HIAA)可明显增加。这提示血浆中的5-HT很快被降解而从尿中排出。5-HT对平滑肌有双相作用,血浆5-HT降低引起小动脉收缩及较大动脉的扩张。小动脉收缩造成脑组织缺血,产生先兆或其他神经系损害症状;大动脉扩张引起头痛。部分5-HT漏出到血管周围的细胞外液中,与组胺、缓激肽、血管驰缓激肽等神经肽类物质一起使血管壁痛阈降低及导致动脉的"无菌性炎症"。血管扩张合并"无菌性炎症"造成偏头痛的临床症状。5-HT主要贮存在血小板内,当血小板聚集性增高或存在5-HT释放因子时,血小板5-HT含量突然下降同时呈现临床发病。某些药物(如利血平)有释放和耗竭5-HT作用,能诱发偏头痛患者的头痛发作;5-HT阻断剂(如二甲麦角新碱、苯噻啶)被应用于预防偏头痛发作。头痛发作期单胺氧化酶(MAO)活性降低可能和5-HT降解时消耗大量的MAO有关。

许多实验证实,偏头痛病人的血小板比正常人的更易聚集。血小板聚集后能释放5-HT、ADP、组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花生四烯酸(AA)及血栓烷A2(TXA2)等物质,这些物质又能进一步促使血小板聚集。这样交互作用就产生大量的儿茶本酚胺、AA及TXA2,有强力收缩血管及减少脑血流作用。前列腺素E1可使从无偏头痛者产生头痛。雌激素能增加前列腺素的合成,有些妇女服用高雌激素避孕药会诱发偏头痛发作。

参看

参考文献

关于“偏头痛”的留言: Feed-icon.png 订阅讨论RSS

目前暂无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动作
导航
推荐工具
功能菜单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