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丁香
A+医学百科 >> 药品百科 >> 中药百科 >> 水丁香 | 中药图典 |
水丁香 Shuǐ Dīnɡ Xiānɡ |
|
---|---|
别名 | 丁子蓼、红豇豆、喇叭草、水冬瓜、水苴仔、水黄麻、水杨柳、田蓼草、红麻草、水蓬砂、水油麻、山鼠瓜 |
功效作用 | 利尿消肿,清热解毒。治水肿,淋病,痢疾,白带,痈疽,疔疮。 |
英文名 | |
始载于 | 《福建民间草药》 |
毒性 | 无毒 |
归经 | |
药性 | 凉 |
药味 | 苦 |
【出处】 《福建民间草药》
【拼音名】 Shuǐ Dīnɡ Xiānɡ
【别名】 丁子蓼、红豇豆、喇叭草(《中国药植志》),水冬瓜(《福建民间草药》),水苴仔、水黄麻(《闽南民间草药》),水杨柳(《四川中药志》),田蓼草、红麻草(《湖南药物志》),水蓬砂(《贵州植药调查》),水油麻、山鼠瓜(《福建中草药》)。
【原形态】 一年生草本。须根多数。幼苗时平卧地上,或作倾卧状,后抽茎直立,长20~50厘米。茎有棱角,多分枝,枝带四方形,至秋茎叶皆变紫红色,全体光滑无毛。单叶互生;叶片披针形,长4~7.5厘米,宽1~2厘米,先端渐尖,全缘,基部渐狭,叶柄长不及叶片之半。花腋生,通常1~2朵,无梗;花萼4~5裂,裂片卵形,长约2毫米,外面有细毛,宿存;花瓣与花萼裂片同数,椭圆形,长约3毫米,先端钝圆,基部狭,作短爪状,早脱;雄蕊4~5;子房下位,外面密被短细毛,4室,花柱短,柱头单一,头状。蒴果线状四方形,直立或微弯,两端截切,长15~20毫米,成熟时变成紫色;种子细小,光滑,棕黄色。花期7~8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 生长于水边。分布福建、浙江、江苏、安徽、湖南、湖北、四川等地。
【性味】 苦,凉。
①《福建民间草药》:"甘,平。"
②《四川中药志》:"性凉,味苦涩,无毒。"
③《福建中草药》:"微苦辛,凉。"
【功效与作用】 利尿消肿,清热解毒。治水肿,淋病,痢疾,白带,痈疽,疔疮。
①《中国药植志》:"治红白痢疾。"
②《福建民间草药》:"利尿,消肿胀。"
③《泉州本草》:"清热解毒,利水通淋。治水肿,血淋,痈疽,疔疮,无名肿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附方】 ①治水肿:水丁香一两.酌加水煎,加些冰糖,饭前服,日两次。(《福建民间草药》)
②治淋病:鲜水丁香二两,加水二碗,煎成九分,泡糖或蜂蜜,内服。
③治妇女白带,头晕,肢软足酸:鲜水丁香一两半,白鸡冠花一两。加水二碗半,煎成-碗,去渣取汁,和猪小肚炖服,连服三次。忌酸辣食物。
④治痈疽肿毒:鲜水丁香,洗净,合酸饭及盐少许,共捣烂敷患处。(②方以下出《泉州本草》)
⑤治目翳:水丁香,煎水洗。(《湖南药物志》)
⑥治咽喉炎:鲜水丁香一两。加承煎,调糖内服。(《泉州本草》)
⑦治外伤出血,蛇虫咬伤:水丁香叶捣烂敷患处。(《湖南药物志》)
【摘录】 《中药大辞典》
|
关于“水丁香”的留言: | 订阅讨论RSS |
目前暂无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