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三叉苦
Sān Chā Kǔ
三叉苦
别名 三桠苦、小黄散、鸡骨树、三丫苦、三枝枪、三叉虎
功效作用 清热解毒散瘀止痛。防治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脑炎中暑,治感冒高热扁桃体炎咽喉炎,肺脓疡,肺炎疟疾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腰腿痛胃痛黄疸型肝炎断肠草钩吻中毒。外用治跌打扭伤,虫蛇咬伤,痈疖肿毒,外伤感染湿疹皮炎
英文名  
始载于  
毒性  
归经  
药性
药味

  

目录

三叉苦

名字

别名:三丫苦(岭南采药录),三叉虎(福建),三桠苦,斑鸠花,小黄散,三岔叶(云南、广西),三枝枪,跌打五(广西),鸡骨树(广东)。

Euodia lepta (Spreng.)Merr.─芸香科Rutaceae  

灌木或小乔木

高2~8m,全株味苦。树皮灰白色,有长圆形皮孔。叶为三数复叶,对生;叶柄长3~10cm,基部略胀大;小叶片长圆状披针形,长6~12cm,宽2~6cm,纸质,先端钝尖,全缘或不规则浅波状,叶上面深绿色,下面黄绿色,有腺点,小叶柄短。伞房状圆锥花序腋生,花轴及花梗初时被短柔毛,花后渐脱落。花小,单性,黄白色,略芳香;萼深裂,广卵形,长约0.5mm;;花瓣4,卵圆形至长圆形,长1.5~2mm,有腺点;雄花雄蕊4,较花瓣长,花丝线形,花药卵状长圆形,退化子房短小;雌花子房密被毛,退化雄蕊4,较花瓣短,花药不育。蓇葖果常2~3,稀1或2,外果皮暗黄褐色至红褐色,有乳点;种子黑色有光泽,卵状球形。  

分布地区

来源

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和云南等省区。

生于丘陵、平原、溪边,林缘的灌从中。

【别名】三桠苦、小黄散、鸡骨树、三丫苦、三枝枪、三叉虎

【来源】芸香科吴茱萸属植物三叉苦Evodia lepta (Spreng.) Merr.,以根及叶入药。全年可采,根洗净,切片晒干备用;叶阴干备用。  

形态

【源形态】灌木或小乔木,高2~8m,全株味苦。树皮灰白色,有长圆形皮孔。叶为三数复叶,对生;叶柄长3~10cm,基部略胀大;小叶片长圆状披针形,长6~12cm,宽2~6cm,纸质,先端钝尖,全缘或不规则浅波状,叶上面深绿色,下面黄绿色,有腺点,小叶柄短。伞房状圆锥花序腋生,花轴及花梗初时被短柔毛,花后渐脱落。花小,单性,黄白色,略芳香;萼深裂,广卵形,长约0.5mm;;花瓣4,卵圆形至长圆形,长1.5~2mm,有腺点;雄花有雄蕊4,较花瓣长,花丝线形,花药卵状长圆形,退化子房短小;雌花子房密被毛,退化雄蕊4,较花瓣短,花药不育。蓇葖果常2~3,稀1或2,外果皮暗黄褐色至红褐色,有乳点;种子黑色有光泽,卵状球形。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和云南等省区。生于丘陵、平原、溪边,林缘的灌从中。  

功能用法

功能

性味归经】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治咽喉肿痛风湿骨痛疟疾黄疸湿疹皮炎跌打损伤及虫蛇咬伤等症。  

用法用量

【用法用量】根0.3~1两,叶3~5钱。外用适量,鲜叶捣烂或煎汤洗患处,也可阴干研粉调制软膏搽患处。可与其他主治皮肤草药混入水中烧成洗澡水,可治疗皮肤病(如具有传染性的疹、疮)。也可治疗胃病,为三九胃泰重要成分。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关于“三叉苦”的留言: Feed-icon.png 订阅讨论RSS

目前暂无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动作
导航
推荐工具
功能菜单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