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山消
A+医学百科 >> 药品百科 >> 中药百科 >> 隔山消 | 中药图典 |
隔山消 Gé Shān Xiāo |
|
---|---|
别名 | 隔山撬、隔山锹、隔山牛皮消、白首乌、白何首乌、山瓜蒌 |
功效作用 | 养阴补虚,健脾消食。治虚损劳伤,痢疾,疳积,胃痛饱胀,白带,疮癣。 |
英文名 | Root of Wilford Swallowwort |
始载于 | 《本草纲目》 |
毒性 | 无毒 |
归经 | 胃经、脾经、肾经 |
药性 | 温 |
药味 | 甘、苦 |
隔山消 Geshanxiao
出处∶《本草纲目》。
别名∶隔山撬(《分类草药性》);隔山秋(金旁)(《天宝本草》)。
基原∶本品为双子叶植物萝摩科 Asclepiadaceae 耳叶牛皮消 Cynanchum auriculatum Rayle ex Wight 的块根。
文献来源:Cynanchum wilfordii(Maxim.)Hemsl.(1889); 图鉴 (1974)*;Tsiang et P.T.Li(1977)。
Cynoctonum wilfordi Maxim. (1877);Vincetoxicum wilfordi Franch.et Sav.;Seutera wilfordii Pobed.(1952).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质藤本;肉质根近纺锤形,灰褐色,长约10厘米,直径2厘米;茎被单列柔毛;有乳汁。叶薄纸质,卵形,长5-6厘米,宽2-4厘米,顶端短渐尖,基部耳状心形,两面被微柔毛;基脉3-4条,放射状,侧脉每边约4条;叶柄长2-5厘米。聚伞花序近伞房状半圆形,着花达20朵;花序梗长3-6厘米,被单列柔毛;花梗长5-10毫米;花长2毫米,直径5毫米;花萼外面被柔毛,裂片长圆状披针形,内面基部有腺体;花冠淡黄色,辐状,裂片长圆形,外面无毛,内面被长柔毛;副花冠薄肉质,5深裂,其裂片近四方形,基部紧缩,顶端截形,比合蕊柱短;花粉块长圆形,下垂;子房无毛,花柱细长,柱头膨大,顶端凸起。蓇葖果披针形,长12厘米,直径1厘米,无毛;种子卵形,长7毫米,暗褐色,顶端种毛长2厘米。 花期5-9月,果期7—10月。
分布及生境:产嵩明等地;生于山坡灌木丛中或山地路旁草地。分布于辽宁、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新疆、江苏、安徽、湖南、湖北、四川等地。朝鲜、日本也有。
植物的用途及功能:地下块根供药用,用以健胃、消饱胀、治噎食;外用治鱼口疮毒。
主治∶饮食积滞,脘腹胀痛,乳汁不下或不畅。
用法用量∶煎服,6~15g;研末服,1~3g。 研末吞服比煎服效果好。
使用注意∶过量服用容易引起中毒。
不良反应∶本品毒性成分不明,可能是萝摩毒素,或者是强心苷,过量服用会产生中毒反应。临床表现为流涎,呕吐,癫痫性痉挛,强烈抽搐,心跳缓慢等症状。中毒轻者,可催吐,洗胃及导泻;内服蛋清,牛奶或活性炭,并服镇静剂预防痉挛。
药方选录∶
①治痢疾∶耳叶牛皮消根一两。水煎服,每日剂。(《江西草药》)
②治食积饱胀∶隔山消一钱。打成粉子,用开水吞服,每天一次。(贵州《常用民间草药 手册》)
③治胃气痛,年久未愈∶隔山消二钱,万年荞一钱。打成细粉,每天三次,每次用开水吞 一钱。(贵州《常用民间草药手册》)
④治多年老胃病∶隔山消一两,鸡屎藤五钱。炖猪肉服。(《贵阳民间药草》)
⑤治气膈噎食,转食∶隔山消二两,鸡肫皮一两,牛胆南星、朱砂各一两,急性子二钱。 为末,炼蜜丸,小豆大。每服一钱,淡姜汤下。(《孙天仁集效方》)
⑥治小儿痞块∶隔山撬一两。煎水加白糖当茶喝,每日、五次(《陕西中草药》)
⑦治小儿疳疾,隔食,并能开胃健脾∶隔山消、苦荞头、鸡屎藤、马蹄草、鱼鳅串、侧耳 根。研末,加石柑子叶、鸡内金,蒸鸡子服。(《四川中药志》)
⑧治食疟∶隔山消(细末)五分,地牯牛三个(去头、脚,焙焦,研末)。混合,用米汁送下 。(《贵阳民间药草》)
⑨催乳∶隔山撬一两。炖肉吃。(《陕西中草药》)
文献摘录∶
1)《本草纲目》∶“主腹胀积滞。”
2)《分类草药性》∶“消食积,下乳,补虚弱。”
3)《陕西中草药》∶“滋阴养血,健脾顺气,镇静止痛,催乳。治胃痛腹胀,虚痨,肾虚腰痛,阳痿,小儿痞块,白带,乳汁不足。”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隔山消含多种混合苷,以及磷脂成分、游离糖、维生素、氨基酸等。
2.药理作用:白首乌苷有双向免疫调节作用,白首乌提取的粗C21甾体脂苷能明显增强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功能;白首乌甾体总苷有较强的体外细胞毒作用,其抗肿瘤作用可能与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有关;白首乌通过消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改善细胞的生物氧化而有一定抗衰老作用。另外,耳叶牛皮消(白首乌)还有促进毛发生长、降血脂、抑制心肌收缩、调节氧代谢等作用。
|
关于“隔山消”的留言: | 订阅讨论RSS |
目前暂无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