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线鱼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金线鱼
Jīn Xiàn Yú
金线鱼
别名 洞鱼、波罗鱼
功效作用 滋阴调元;益肾填精。主虚劳赢弱;肾虚滑精
英文名 all-grass of Longhairy Antenoron, all-grass of Shorthairy Antenoron
始载于 滇南本草
毒性  
归经 心经肝经
药性
药味

俗名: 红衫、红哥鲤、吊三、拖三、瓜三、黄肚.

拉文种名 Sinocyclocheilus grahami(Regan)

产地及产期:

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我国产于南海、东海和黄海南部,其中南海产量较多、主要渔场有南海北部湾各渔场。

介绍:

体延长,倒扁,背腹缘皆钝圆,一般体长19~31厘米、体重50~150克、吻钝尖,口稍倾斜,上颌前端有五颗较大的圆锥形齿,上下颌两侧皆有细小的圆锥齿.体被薄栉鳞、全体呈深红色,腹部较淡,体两侧有6条明显的黄色纵带、背鳍长;尾鳍叉形,其上叶末端延长成丝状。背鳍及尾鳍上缘为黄色,背鳍中下部有一条黄色纵带,臀鳍中部有2条黄色纵带。

资源量 分布于云南三个湖泊的金线鱼以滇池最多, 自70年代起由于污染造成水质富营养化,沿岸居民和工厂从地下水出口洞穴内抽取地下水,且砌石为池,使洞口与滇池的通道隔断,破坏了金线鱼的洄游产卵环境, 现在滇池的金线鱼已基本绝迹。抚仙湖和阳宗海的生态环境无多大变化。

生活习性 温水性高原湖泊特有小型名贵鱼类。 生活于18~220公尺域,喜栖息于沙泥底质地区。肉食性,以小鱼及甲壳类为主。繁殖期在5~6月。

保护措施 今后在抚仙湖和宗阳海应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使金线鱼这一物种不至于在我国云贵高原湖泊绝迹。

关于“金线鱼”的留言: Feed-icon.png 订阅讨论RSS

目前暂无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动作
导航
推荐工具
功能菜单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