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丝梅
A+医学百科 >> 药品百科 >> 中药百科 >> 金丝梅 | 中药图典 |
金丝梅 Jīn Sī Méi |
|
---|---|
别名 | 金丝桃、猪拇柳、土连翘、芒种花、黄花香、山栀子、打破碗花、过路黄、大叶黄、大田边黄、黄木、金香、端午花 |
功效作用 | 清热利湿解毒;疏肝通络;祛瘀止痛。主湿热淋病;肝炎;感冒;扁桃体炎;疝气偏坠;筋骨疼痛;跌打损伤 |
英文名 | |
始载于 | |
毒性 | |
归经 | 肝经、肾经、膀胱经 |
药性 | 寒 |
药味 | 苦 |
目录 |
学名:
Hypericum patulum Thunb.
别名:
科属:
因分类学的争议,归入藤黄科(Guttiferae)、金丝桃属或金丝桃科(Hypericaceae)、金丝桃属
形态特征:
半常绿或常绿小灌木。小枝红色或暗褐色。叶对生,卵形、长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5厘米-5厘米,宽1.5厘米-3厘米,上面绿色,下面淡粉绿色,散布稀疏油点,叶柄极短。花单生枝端或成聚伞花序,花直径4厘米-5厘米,金黄色,雄蕊多数,连合成5束,金黄色。蒴果卵形。花期4月-7月,果期7月—10月。
产陕西、四川、云南、贵州、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江苏、浙江、福建等省。为温带、亚热带树种,稍耐寒。喜光,略耐阴。性强健,忌积水。喜排水良好、湿润肥沃的砂质壤土。根系发达,萌芽力强,耐修剪。
繁殖与栽培:
多用分株法繁殖,播种、扦插也可。 金丝梅枝叶丰满,开花色彩鲜艳,绚丽可爱,可丛植或群植于草坪、树坛的边缘和墙角、路旁等处。
形态特征
丛生半常绿小灌木,树高可达lm。小枝拱曲,有两棱。嫩枝红色,老枝棕红色。单叶对生,叶卵状长椭圆形,长3-6cm,先端尖或钝,全缘,有极短的叶柄。春季嫩叶黄绿色,人秋后叶缘发红,叶面绿色,叶背粉绿色。花金黄色,单生或呈聚伞花序,花瓣圆形,互相重叠,花形如梅,花蕊象金丝,长2.5-3cm;花期5-6月,果期8-10月。但在鄢陵因气候因素不结果。
近缘种
金丝桃 H.chinense 在南方为半常绿小灌木,在北方为落叶灌木。全株光滑无毛,分枝多,小枝对生,下垂,红褐色,入冬枝鲜红色,1年生枝易受冻害。叶绿色,单叶对生,无柄。花蕾象小桃,花金黄色,单生或3-7朵成聚伞花序,雄蕊长于花瓣。花期6-7月,在鄢陵县因气候因素,果不成熟就枯死,可盆栽观赏。
生态习性
喜光,耐炎热,耐寒,萌芽力强,耐潮湿,忌涝。喜沙壤土,其他土质也可生长。
繁殖方法
用分株和扦插方法繁殖。
分株
从头年12月到翌年3月均可进行。分栽后遮阴半月,可开花,两年后又可分株。
扦插
9-10月集中扦插,插条长10-12cm,插后搭小拱棚即可转入正常管理,当年覆膜,第2年春天移栽到大田育苗。
栽培管理
移栽在春、秋季进行。移植时,根部可不带土团,但要沾泥浆栽植,栽后浇透水。盆栽时带土团上盆,到冬季连盆埋入土中防寒,至次春3月挖出,施肥1次,肥料种类不限。5月以后,每周施1次肥,每天浇1次水,促使开花繁茂。雨季注意排水,修剪一般只剪除枯枝即可。花谢后宜剪去花头及过老枝条,进行更新。
主要病虫害
金丝梅在鄢陵县没有发现病虫危害。
适生范围
原产我国中部、东南、西南等地。鄢陵县大部分乡镇都有栽培生产。
园林用途
金丝梅绿叶黄花,十分丽,适于庭院绿化和盆栽观赏。可丛植、群植于草地、花坛边缘、墙隅一角及道路转角处,也可用作花境。根供药用。
|
关于“金丝梅”的留言: | 订阅讨论RSS |
目前暂无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