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蓼草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辣蓼草
Là Liǎo Cǎo
辣蓼草
别名 辣蓼、酸模叶蓼、旱苗蓼、苦蓼大马蓼、白辣蓼
功效作用 解毒健脾化湿活血截疟。主疮疡肿痛暑湿腹泻肠炎痢疾小儿疳积跌打伤疼;疟疾
英文名  
始载于 江苏植药志
毒性  
归经  
药性
药味

辣蓼草

(《江苏植药志》)

【来源】为科植物柳叶蓼的全草。

【植物形态】柳叶蓼,又名:绵毛酸模叶蓼。

【附注】同属植物辣蓼水蓼、假长尾蓼和本品的全草,在不同地区均作辣蓼入药。

【药理作用】辣蓼(品种未鉴定)煎剂20~60%对各种痢疾杆菌试管内均有抑制作用。新鲜或干燥辣蓼全草的流浸膏或煎剂涂于皮肤,能预防小白鼠感染血吸虫尾蚴。

性味】辛,温。

【原形态】

柳叶蓼,又名:绵毛酸模叶蓼。

一年生草本,高0.5~2.5米。茎直立,多分枝,表面有多数紫红色小斑点,被绵毛,节稍膨大。叶互生,有短柄或近乎无柄;叶片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或微波状,上面深绿色,被疏绒毛,下面密被灰白色绒毛;托鞘膜质,筒状。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长2~6厘米;花小,绿白色或粉红色,密生;花被4~5裂,有脉,无腺点;雄蕊通常6枚;子房卵圆形,花柱2歧。瘦果卵圆形,扁平,两侧面中部微凹,褐黑色而光亮,包于宿存的花被内。花期初夏。果期秋季。

【生境分布】生于近水草地、流水沟中,或阴湿处。分布南北各地。

【功用主治】消肿止痛。治肿疡痢疾腹痛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3钱。外用:捣敷。

【性状】

性状鉴别 茎直径约至6mm;表面有紫红色斑点。叶上面中央常有黑褐色新月形斑,无毛或被稀白色绵毛,下面密被白色绵毛,有腺点;托叶鞘无缘毛。圆锥花序,花密生;花被4裂,有腺点。气微,辛、辣。

以叶多、带花、味辛辣浓烈者为佳。

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①上表皮多列性非腺毛较多,长80-273μm;单细胞非腺毛较少,长约至1120μm,直径约7μm,基部常有一短细胞并生;腺毛较多,头部类圆形或椭圆形,4-15个细胞,直径27-36μm。②下表皮单细胞非腺毛众多,腺毛偶见。③叶肉细胞含草酸钙簇晶。

【选方】治痢疾:辣蓼一把。晒干,浓煎温服。(性味以下出《江苏药材志》)

辣蓼草(水蓼)

特征及用途:一年生草木,高约半米,多分枝,节部膨大,茎红色或青绿色。叶互生,披针形,长5~7厘米,上面中肪两旁常有人字形黑纹,揉之辣味。花淡红色,顶生或腋生总状花序。果小,熟时褐色,扁圆形或略呈三角形。喜生于湿地、路旁、沟边。夏秋采集。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可防治肠炎、烂鳃病。

用使方法:50公斤鱼每天用干草0.5公斤(鲜草1.5公斤),切碎用水煎煮,拌入饲料投喂,每日一次,连喂3~6天为一疗程。50公斤鱼或每万尾鱼种,每日用0.5~1公斤干粉拌饲料或制成颗粒药丸投喂,每日一次,投喂3~6天为一疗程。

关于“辣蓼草”的留言: Feed-icon.png 订阅讨论RSS

目前暂无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动作
导航
推荐工具
功能菜单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