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母兰
A+医学百科 >> 药品百科 >> 中药百科 >> 贝母兰 | 中药图典 |
贝母兰 Bèi Mǔ Lán |
|
---|---|
别名 | 止血果、石巴蕉、对叶果、果上叶、小绿芨 |
功效作用 | 清热止咳,止血定痛,接骨。治支气管炎,感冒,骨折,软组织挫伤。 |
英文名 | pseudobulb of Corymbose Coelogyne |
始载于 | 《云南中草药选》 |
毒性 | |
归经 | 肺经、肾经 |
药性 | 凉 |
药味 | 辛、甘 |
目录 |
拉 丁 名:
Coelogyne fimbriata
科 名:
兰科
属 名:
贝母兰属
适应地区:
产我国南部之关东、云南暖热地区,印度也有分布。
生态分类:
草本植物,多年生草本花卉
观赏分类:
观花类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附生性,具假鳞茎;假鳞茎卵状矩圆形,顶端叶2片;叶革质,矩圆状披针形,花茎在2叶片之间着生,花茎短,花长常为1多,少数2-3朵,黄色,苞片长,鞘状,脱落,唇瓣三裂,基部凹下,蕊柱有翅,花期秋季(7—11月)。常见的栽培品种有:散生贝母兰(C.ovalis)、毛唇贝母兰(C.cristata)、栗鳞贝母兰(C.flaccida)、斑唇贝母兰(C.punctulata)、美丽贝母兰(C.speciosa)
生长习性: 繁殖用分株。要求温暖、潮湿、半阴、疏松透水、耐久的栽培基质。常用泥炭藓,树叶。泥炭土加木炭栽培。温室内盆栽或木框,越冬温度10℃以上。
由于产地不同,贝母兰可以分为3类,一类是原产于热带,可周年生长,没有休眠期;一类产于亚热带,或是低纬度高海拔地区,具有明显的休眠现象;第三类则是原产于气候较为寒冷的地区,休眠期长,冬季落叶。
这个属是1822年由约翰 林德里(John Lindley)创立的,其属名拉丁文Coelogyne来自于两个希腊语词汇koilos(意思是空心的)和 gyne(意思是雌性),这大概与贝母兰花朵柱头的形状有关。贝母兰属大约有200个物种,主要分部在我国和东南亚国家以及太平洋上的一些岛屿。分布在我国贝母兰属植物约有26个,主要产地在南方地区。
隶属于该属的物种多为大型的附生兰,花朵颜色一般都很鲜艳。贝母兰属植物的假鳞茎很有特色,甭管是卵形还是锥形或柱形,在其顶端都会生长着一两片叶子,这是这个属最显著的特点。贝母兰的叶子一般很宽,呈椭圆形并有褶皱。质地一般为革质。花莛由假鳞茎的基部抽出,总状花序,有的种类还有香味。
在我国,贝母兰常常被当作石斛作为药材,而且这种混用的做法已经有近千年了。
药用——
【药 名】:贝母兰
【拼 音】:BEIMULAN
【来 源】:为双子叶植物药兰科植物伞房贝母兰的假鳞茎或全草。
【相关药材】康定贝母 梭砂贝母 太白贝母 青稞叶贝母 米贝母 东贝母 伊贝母
【性味归经】:辛,甘,凉。①《文山中草药》:“味辛麻,性凉。”②《云南中草药选》:“甘淡,凉。”入肺、肾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烂或研末敷。
【别 名】:止血果(《文山中草药》)、石巴蕉、对叶果、果上叶(《云南中草药选》)、小绿芨(《全展选编.外科》)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云南、贵州、广西等地。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全年可采。
【拉丁名】:原植物伞房贝母兰Coelogyne corymbosa Lindl.
【考 证】:出自《云南中草药选》。
|
关于“贝母兰”的留言: | 订阅讨论RSS |
目前暂无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