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炭藓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泥炭藓
Ní Tàn Xiǎn
泥炭藓
别名 大泥炭藓、水藓、水苔、地毛衣
功效作用 清热明目止痒。主目生云翳皮肤病;虫叮咬瘙痒
英文名  
始载于  
毒性  
归经  
药性
药味

泥炭藓 (泥炭藓科)Sphagnum palustre (高山湿地沼泽习见植物) 本种为分布最广而习见种。常见于山地湿润地区或沼泽中,多成大面积垫状单一的植物群落。是生成泥炭的主要成分来源。由于该类群植物附有特有的储水细胞,储水能力是其他藓类数倍至数十倍。

分布:我国大部地区山地均有分布。除亚洲分布外,欧洲、美洲、大洋洲均有分布。

藓纲泥炭藓科的唯一代表属。原丝体呈片状。植物体柔软,灰白色或灰绿色,高可达数十厘米而呈垫状生长。茎纤细,单生或稀分枝,表皮细胞大形,无色,有时具水孔和螺纹。叶细胞大形,无色透明,具水孔和螺纹加厚,间有狭长形的绿色细胞。孢蒴球形,成熟时紫黑色,盖裂,由柔弱、透明的假蒴柄自茎顶伸出。孢子四分型。在系统上为藓类植物的最原始分类群,约100种,分布于世界各地,尤其在北温带分布较广。

泥炭藓植物习生于高山和林地的沼泽中,或经常有滴水的岩壁下洼地及草丛内。

泥炭藓植物可吸蓄为其自身重量的20~25倍的水分,它在森林地区过分生长往往导致森林的毁灭。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因缺乏药棉,加拿大、英国、意大利等国曾利用泥炭藓类植物的吸水特性代替棉花制作敷料。由泥炭藓和其他植物长期沉积后形成的泥炭,其1吨的燃料热量相当于0.5吨的煤。泥炭藓植物迄今仍为苗木、花卉等长途运输的最佳包装材料。  

药物

【药名】泥炭藓

【别名】大泥炭藓、水藓、水苔、地毛衣

【汉语拼音】ni tan xian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phagnum palustre L.[S.obtusifolium Ehrh.;S.cymbifolium(Ehrh.)Hern.]

【功效】清热明目止痒

【科属分类】泥炭藓科

【拉丁文名】Herba Sphagni

【主治】目生云翳;皮肤病;虫叮咬瘙痒

【生态环境】生于水湿环境及沼泽地带。四季均生长。适于高山带的湿冷环境。

【采收和储藏】四季均可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东、中南和西南等地区。

【动植物形态】植物体枝条纤长,黄绿色或黄白色,高8-20cm。茎及枝表皮细胞具多数螺纹及水孔。茎叶舌形,平展,长1-2mm,宽0.8-0.9mm,叶细胞无螺纹;枝叶阔卵圆形,内凹,先端兜状内卷,绿色,细胞在叶片横切面呈狭长三角形,偏于叶片腹面。雌雄异株精子器球形,集生于雄株头状枝或短枝顶端,每一苞叶叶腋间生1个;颈卵器生于雌株头状枝丛的雌器苞内;孢蒴球形或卵形,成熟时棕栗色,具小蒴盖

性味】淡;甘;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2g。外用:适量,捣敷。

【出处】《中华本草》  

妙用

以上面所说大家肯定不会对它的用处有太大的印像,下面就介绍一下一种对泥炭藓的妙用。

Discovery出品的荒野求生秘技里面有一集《欧洲阿尔卑斯山》。里面提到:泥炭藓可以杀菌,割伤时,可以用泥炭藓清理伤口来杀菌。大家可以把它的图片找出来好好认识一下,外出时如果不小心受伤了,就以此法救急吧。

关于“泥炭藓”的留言: Feed-icon.png 订阅讨论RSS

目前暂无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动作
导航
推荐工具
功能菜单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