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

(重定向自蒲瓜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葫芦
Hú Lu
葫芦
别名 葫芦壳、抽葫芦、壶芦、蒲芦、嘎贝哲布
功效作用 利尿消肿,散结。用于水肿腹水颈淋巴结结核
英文名 SEMEN LAGENARIAE SICERARIAE
始载于  
毒性  
归经  
药性
药味

葫芦(学名:Lagenaria siceraria)是属于葫芦科葫芦属的一种植物,它是爬藤植物,其果实也被称为葫芦。葫芦的果实可以在未成熟的时候收割作为蔬菜食用,也可以在成熟后收割加工为容器或者烟斗。新鲜的葫芦皮嫩绿,果肉白色。

这是瓢葫芦

  

目录

葫芦简介

物种名称】 葫芦(bottle gourd)

【拉丁学名】 Lagenaria siceraria (Molina) Standl.

【英文名称】 Calabash Gourd , Bottle Gourd

【科属分类】双子叶植物纲、五桠果亚纲、五桠果科、堇菜目、葫芦科、葫芦属

变种信息】有多个变种:

原变种:(葫芦)瓠果大,长数十厘米,中间缢细,上部和下部膨大,下部大于上部。

var. depressa (Ser.) Hara(匏瓜、葫芦)瓠果梨形,直径约30㎝。亦有更大、更小的变型。

var. microcarpa (Naud.) Hara

var. gourda Hara

var. microphylla Hara(微型葫芦)

以上三变种可通称“小葫芦”。瓠果长不足10㎝,其中“微型葫芦”更小。

var. hispida (Thunb.) Hara(瓠子)瓠果圆柱形,长60-80㎝。

亦作calabash gourd。亦称白花葫芦(white-flowered gourd)。

葫芦科(Cucurbitaceae)蔓生或攀缘藤本植物,学名Lagenaria siceraria,原产旧大陆热带,在温暖地区已栽培数百年。葫芦各栽培类型藤蔓的长短,叶片、花朵的大小,果实的大小形状各不相同。果有棒状、瓢状、海豚状、壶状等,类型的名称亦视果形而定。

葫芦枝蔓生长快,茎多毛,卷须分叉,有麝香气味。花大,白色,美观。叶稠密。常栽培作凉棚或供观赏。果实嫩时可食,成熟後壳硬,可做瓶、瓢、匙羹等用具,以及鸟巢、小装饰品、灯具及乐器等。有些品种果实长逾1公尺(约3呎)。葫芦以种子繁殖,易栽培,但要求有较长的炎热季节果实才能成熟。

【形态特征】 一年生攀援草本,有软毛;卷须2裂。叶片心状卵形至肾状卵形,长10-40厘米,宽与长近相等,稍有角裂或3浅裂,顶端尖锐,边缘有腺点,基部心形;叶柄长5-30厘米,顶端有2腺点。花1—2果生于叶腋,雄花的花梗较叶柄长,雌花的花梗与叶柄等长或稍短;花萼长2-3厘米,落齿锥形;花冠白色,裂片广卵形或倒卵形,长3-4厘米,宽2-3厘米,边缘皱曲,顶端稍凹陷或有细尖,有5脉;子房椭圆形,有绒毛。果实光滑,初绿色,后变白色或黄色,长数十厘米,中间缢细,下部大于上部;种子白色,倒卵状椭圆形,顶端平截或有2角。花期6-7月,果期7—8月。

【葫芦的种殖】 葫芦属葫芦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近几年在黑龙江省种植面积发展很快,一般亩效益1000~1500元。甜葫芦瓜条主要出口日本、韩国等地。

玉泉山葫芦

1、选茬整地选择排水良好、土质肥沃的平川及低洼地和有灌溉条件的岗地。忌西瓜等瓜类重迎茬。整地:顶浆打垅,及时镇压保墒。移植垄为长口垄。垄宽9~13厘米,中间7~8条空垄也要打垄利于灭草。

2、浸种、催芽品种选用日本青皮葫芦,用40℃温水浸种12~24小时,捞出后用纱布包好甩干,并嗑开浸好的甜葫芦种子。用木槽或普通的盆子,垫一层消毒的锯末或沙子,再垫上一层纱布,将浸好的种子均匀地放在纱布上,上面盖上拧干的新毛巾,盖上盖帘,蒙上棉被催芽,每天用新刷帚掸水2次。催芽温度一般在25~28℃。要求每天捡出已出芽的种子,放在另外的盆里,置于室内阴凉的地方,控制芽的生长。

3、苗床播种①苗床准备。苗床底垫8~10厘米马粪或碎草,上面铺一层土,踩平。同时用70%的0.3~0.6克/平方米敌可松可湿性粉剂消毒,同时扣棚。待播完种子后,在苗床上再扣小棚。②营养土准备。选择没有使用过普施特、豆磺隆等除草剂的土壤,并筛好,与筛好的腐熟农家肥按7∶2比例混拌。③装袋播种。将营养土装入10厘米×15厘米的塑料袋中,并在塑料袋底1/3处放入20~30粒二铵作底肥,装满墩实,并将营养袋底角剪开或者在底部扎孔径为8~10毫米的眼2~4个以便透水。播种时间根据当地的季节为准。用木棒在营养袋中间扎3~4厘米深的眼,将催好芽的种子,芽眼朝下放好,复完土后进行一次浇水。

加工后艺术烙画葫芦

4、苗床管理适当浇水,不能过涝;防治鼠害、虫害:可用辛硫磷敌百虫拌麦麸子(毒饵)均可;及时锄草,喷施叶面肥;在真叶长到3~4片时开始定心,防止徒长;苗床适宜温度25~28℃,夜间不低于15℃。一般苗龄35~40天,栽前5~7天炼苗。

5、适时移栽(1)挖大穴。移栽前挖20厘米×20厘米大穴,株距1.3~1.6米,亩保苗80~100株左右,每穴施5~7.5公斤农家肥和100~250克化肥(二铵、钾肥、镁粉比例为3∶1∶1)做底肥。(2)人工移栽。移栽前把营养袋浇足水,将苗移植穴中,盖土,并浇足水。同时覆膜,抠眼放苗。也可选择双膜移栽,即移栽后加盖拱膜。

6、田间管理(1)人工锄草,及时防治病虫害。(2)结合追肥耢平空垄并铺草。每平方米用稻草或麦秸1公斤左右,防止草荒。在主蔓长到50厘米左右时,最好结合灌水,每株追施尿素100~250克,追肥不要距主根太近,防止烧根。不要将尿素散落于叶面上,防止烧叶。(3)顺蔓、掐尖、打杈、人工授粉。顺蔓,每株留两个主蔓。两条主蔓均横向摆在空垄上,可培一次定向土。掐尖:一级分杈,长到3片叶时,开始掐尖,看住并掐调二、三级分杈,主蔓掐尖在8月23日以后。人工授粉:一般甜葫芦每天上午打杈,掐尖,下午16时开始授粉,过了处暑以后就可停止授粉,一般两条主蔓结瓜6~8个。

刚收获的大亚腰葫芦

7、采收8月上旬开始逐渐采收,即第一茬瓜长到7~9公斤左右,原则头一天采收,第二天先削掉瓜皮,再削瓜条。

8、在8月到9月份,基本上是9月份葫芦长成近似白色,表皮上的毛没有了,但是还是比较沉的时候就可以采摘了,不然的话如果蔓枯黄了,葫芦就有可能掉下来砸坏了。采下来后还要风干,这样大半年的丰收果实就是你的了。  

【葫芦产地】 

过去有人认为葫芦的原产地是印度与非洲。但据考古材料记载,亚洲的中国、泰国,南美洲的墨西哥、秘鲁,非洲的埃及,都曾出土过石器时代的葫芦化石。早在近一万年前,在我们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已经生长着葫芦植物。据浙江河姆渡原始社会遗址的考古发现 ,在7000多年前,我们的先人就已开始种植葫芦,而用葫芦作为盛水的用具则要早于陶器和青铜器。在以后的岁月里,人们对葫芦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对它的利用也愈来愈广泛,如用它制成乐器,作为养虫的器具,甚至用模具套制出多种多样的高级艺术品——葫芦器。这些都说明,葫芦是我国土生土长的植物,不是从外国引进的;当然,也没有材料说明,葫芦是由我国传到外国的。

.食用

葫芦的吃法很多。元代王祯《农书》说:“匏之为用甚广,大者可煮作素羹,可和肉煮作荤羹,可蜜前煎作果,可削条作干……”又说:“瓠之为物也,累然而生,食之无穷,烹饪咸宜,最为佳蔬。”可见古人是把葫芦作为瓜果菜蔬食用的,而且吃法多种多样,既可烧汤,又可做菜,既能腌制,也能干晒。烧汤清香四飘,其味鲜美。与其他瓜果不同的是,不论葫芦还是它的叶子,都要在嫩时食用,否则成熟后便失去了食用价值。

.药用

葫芦除了能盛药,本身也可为药。葫芦味甘,性平滑无毒,其蔓、须、叶、花、子、壳均可入药,医治多种疾病。据古代医书记载,葫芦花味甘,性平,无毒,可做解毒之药,对各种瘘疮尤为有效。蔓、须药性与花相同,可治麻疮。葫芦瓤及子,味苦,性寒,有毒,可治牙病牙龈或肿或露,牙齿松动。又可治面目、四肢肿,小便不通,鼻塞,及一切痈疽恶疮。尤以葫芦壳的药用价值最高,其味甘,性平,无毒,用于消热解毒,润肺利便。愈是陈年的葫芦壳,疗效愈高。

葫芦.中药材.版本一

【拼音名】Hú Lu

【英文名】SEMEN LAGENARIAE SICERARIAE

【别名】嘎贝哲布(藏名)

【来源】本品为葫芦科植物葫芦Lagenaria siceraria (Molina) Standl.的干燥种子。立冬前后摘下果实,取出种子,晒干。

【性状】本品扁长方形或卵圆形,长1.2~1.8cm,宽约0.6cm,表面浅棕色或淡白色,较光滑,并有两面对称的四条深色花纹,花纹上密被淡黄色绒毛,一端平截或心形凹入,一端渐尖或钝尖。对种皮质硬而脆,子叶2,乳白色,富含油性。气微,味微甜。

【鉴别】本品粉末淡黄棕色。种皮表皮细胞类多角形或不规则形,壁薄,垂周壁平直或弯曲,外被角质层。种皮厚壁细胞多成片存在,细胞较大,壁较厚,黄棕色,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直径约50μm,长约100μm,木化,纹孔圆形或长圆形,孔沟明显。石细胞淡黄色,较小,壁甚厚,呈长方形或类圆形,有的少数分枝,壁波状弯曲。星状细胞碎片较多,不规则形,分枝成星状,界限不甚明显,具数个分枝或突起,壁弯曲,木化,胞腔不规则。种皮下皮细胞类长方形,扁平,垂周壁稍厚。子叶细胞充满糊粉粒,直径2~15μm,并含脂肪油滴和脂类物质,用水合氯醛透化,脂类物质成片脱落,可见糊粉粒溶化后的痕迹。内胚乳细胞类多角形,充满油滴和糊粉粒,直径2μm以下。假种皮碎片细胞类长方形,排列成镶嵌状,壁薄,微弯或平直。纤毛众多,长短不一,长约100μm,平直或稍波状弯曲。

【炮制】除去杂质。

性味】酸、涩,温。

【功能主治】

止泻,引吐。用于热痢,肺病皮疹。6~9g。

利水消肿:用于重症水肿腹水。15~30克。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葫芦.中药材.版本二

【拼音名】Hú Lu

【别名】葫芦壳、抽葫芦、壶芦、蒲芦

【来源】葫芦科葫芦属植物葫芦Lagenaria sicararia (Molina) Standl.[L. leucantha Rusby; L. vulgaris Ser.],以果皮及种子入药。立冬前后,摘下果实,剖开,掏出种子,分别晒干。

【炮制】洗净,晒干,切碎用。

【性味】甘,平。

【功能主治】利尿,消肿,散结。用于水肿,腹水,颈淋巴结结核。

【用法用量】0.5~1两。

【备注】(1)用于面目浮肿、大腹水肿等症,常与猪苓茯苓泽泻等药同用。还可以治疗晚期血吸虫病形成腹水的病症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烹饪相关原料介绍

葫芦瓜,又名葫芦、蒲瓜、夜开花和大葫芦等,属葫芦科一年生攀缘草本植物瓠瓜的变种,茎蔓生,叶心脏形,互生,夏秋开白花,果实的形状因种类而异,具体的说又分为瓠子、葫芦、匏瓜(瓢葫芦)和扁葫芦几种。原产非洲南部。我国自古有栽培,现在是民间夏令常吃的佳肴。葫芦瓜是可消肿结、润肌肤的瓜菜。

葫芦瓜各地均有栽培,嫩果可供食用,老后不能食用。相对其他果蔬,营养价值较低。

营养分析

瓠瓜含有蛋白质及多种微量元素,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同时,瓠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能促进抗体的合成,提高机体抗病毒能力。 从瓠瓜中能分离出两种胰蛋白酶抑制剂,对胰蛋白酶有抑制作用,从而起到降糖的效果。 胡萝卜素在瓠瓜中含量较多,食后可阻止人体致癌物质的合成,从而减少癌细胞的形成,降低人体癌症发病率,从而起到防抗癌的作用。

相关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特别适合免疫力低下高血糖、癌症患者多食。

制作指导

1. 葫芦栽培时因土壤或光照等原因,可能含有醣苷结构化合物,食后容易中毒,烹饪前可舔尝,如有苦味,应弃而不用。

2. 葫芦瓜的食用法有炒、烩、做汤、制馅等,如辣炒葫芦条、葫芦烧肉块、葫芦汤等等。

3. 烹调时不宜煮复太烂,否则营养损失多。

4. 苦葫芦因含有过量的葫芦甙等苦素有毒物质,食后易出现呕吐叶、腹泻痉挛等症状,应在烹饪之前先尝出来而弃之不要。

食疗作用

葫芦瓜性寒、味甘,入肺、胃、肾经;

具有清热利尿,除烦止渴,润肺止咳,消肿散结的功能;

主治水肿腹水、烦热口喝、疮毒、黄疸淋病、痈肿等病症。

可用于辅助治疗水肿腹胀、烦热、口渴、黄疸、疮毒以及肾炎肝硬化腹水等症。另有润肌肤的优点,能抗病毒并防癌。

每100克葫芦所含营养素如下

热量 (15.00千卡) .蛋白质 (0.70克) .脂肪 (0.10克) .碳水化合物 (3.50克) .膳食纤维 (0.80克) .维生素A (7.00微克) .胡萝卜素 (40.00微克) .硫胺素 (0.02毫克) .核黄素 (0.01毫克) .尼克酸 (0.40毫克) .维生素C (11.00毫克) .钙 (16.00毫克) .磷 (15.00毫克) .钾 (87.00毫克) .钠 (0.60毫克) .镁 (7.00毫克) .铁 (0.40毫克) .锌 (0.14毫克) .硒 (0.49微克) .铜 (0.04毫克) .锰 (0.08毫克)

德州扑克,5张牌大小排序,其中三个相同的带一个对,叫做豪斯,有叫做葫芦。

食疗价值

葫芦科攀援草本植物瓢瓜的果实。又称壶卢、瓠瓜、瓠匏、葫芦瓜等。我国大部分地区有栽培。秋季瓜成熟时采收。去皮,洗净鲜用。

[性能]味甘、淡,性微寒。能清热润肺,利水通淋

[参考]含葡萄糖、戊聚糖、胡萝卜素,维生素B、C,脂肪、蛋白质等成分。

动物实验表明,有显著的利尿作用,其作用较虫笋略强而持久。

[用途]用于肺燥咳嗽;水肿,小便不利热淋,以及黄疸。

[用法]煎汤,绞汁,或煮食等。

[注意]脾胃虚寒者,不宜服食。据有的报道指出,葫芦有毒,含葫芦素B,某些变种的果肉有致泻作用。

[附方]

1,葫芦汁:鲜葫芦1个,捣烂,绞取汁液。每次用1小碗,加入适量蜂蜜调服。

单用鲜葫芦汁,可充分发挥其清热利水或润肺的功效。用于水肿、小便不利,湿热黄疸,或肺燥咳嗽等。

2,葫芦虫笋汤:葫芦60g,切片,虫笋30g,切段。加水煎汤服。

葫芦、虫笋皆长于利水,二者合用,能明显增强利尿行水作用。用于水肿小便不利较有效验。

关于“葫芦”的留言: Feed-icon.png 订阅讨论RSS

目前暂无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动作
导航
推荐工具
功能菜单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