莠狗尾草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莠狗尾草
Yǒu Gǒu Wěi Cǎo
别名 狗尾草
功效作用 清热利湿解毒。主黄疸型肝炎眼结膜炎;痈肿疔疮
英文名 Herb of Knotroot Bristlegrass
始载于 新疗法与中草药选编
毒性  
归经 脾经
药性
药味

全国中草药汇编》:莠狗尾草

【拼音名】 Yǒu Gǒu Wěi Cǎo

【别名】 狗尾草

【来源】 禾本科莠狗尾草Setaria geniculata (Lam.)Beauv.,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布】 福建、台湾、广东、广西。

【性味】 淡,凉。

【功效与作用】 清血解毒。主治急性结膜炎阳黄,痈疔。

【用法用量】 1两;外用全草捣烂敷患处。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莠狗尾草

【出处】 厦门《新疗法中草药选编》

【拼音名】 Yǒu Gǒu Wěi Cǎo

【别名】 狗尾草

【来源】 为禾本科植物莠狗尾草全草

【原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40~80厘米。秆直立或基部曲膝状。叶片线形,长5~20厘米,宽2~8毫米,先端渐尖,基部收窄,干时内卷,两面稍被疏毛或近秃净,边缘略粗糙,叶鞘秃净,鞘口有长毛。圆锥花序稠密,圆柱形,穗状花序式,顶稍狭,长3~6厘米,绿色或淡紫色;小穗椭圆形,先端尖,基部有刚毛8~12条,刚毛长约为小穗的1~3倍;第一颖卵形,长约为小穗的1/3,俱3脉;第二颖卵形,长约为小穗之半,5脉;不孕的小花的外稃椭圆形,长约2~2.5毫米,5脉:结实小花的外稃平凸状,椭圆形,与不孕小花的外稃等长,先端短尖.表面有皱纹,边缘狭内卷,包持着内稃;其内稃较窄于谷粒,雄蕊缺如。夏秋抽穗。

【生境分布】 生于山野、草坡和潮湿地,广布于热带地区。

【性味】 淡,凉。

【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

【附方】 ①治阳黄:莠狗尾草根、茎五钱,白英一两,红糖适量。水煎服,一日剂。

②治结合膜炎:鲜莠狗尾草一两:水煎服。

③治痈疔:鲜莠狗尾草捣烂,外敷患处。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莠狗尾草

【出处】 出自厦门《新疗法与中草药选编》

【拼音名】 Yǒu Gǒu Wěi Cǎo

【英文名】 Herb of Knotroot Bristlegrass

【别名】 狗尾草

【来源】 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莠狗尾草的全草或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taria geniculate (Lam.) Beauv.[Panicum geniculatum Lam]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莠狗尾草,多年生草本,丛生,具短节状根茎或根头。秆直立或基部膝曲,高30-90cm。叶鞘压扁具脊,近基部常具枯萎纤维的老叶鞘,鞘背无尾;叶舌为1圈短纤毛;叶片质硬,常卷折呈线形,长5-30cm,宽2-5mm,无毛或上面近基部具长柔毛,先端渐尖,边缘略粗糙。圆锥花序稠密呈圆柱状,顶端稍狭,长2-7cm,宽约5mm(刚毛除外),主贺具短细毛,刚毛粗糙,5-12枚,长5-10mm,钱黄色,褐锈色或淡紫色到紫色;小穗椭圆形,长2-2.5mm,先端尖;第1颖卵形,长为小穗的1/3,具3脉,第2颖宽卵形,长为小穗的1/2,具5脉;第1外稃与小穗等长或略短,具5常中性,少数有3枚雄蕊;第2小花两性,外稃软骨质或革质,具较细的横皱纹,先端尖,边缘狭内卷包裹同质扁平的内稃;鳞被枯形,顶端较平,具多数脉纹;花柱基部联合。花、果期2-11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500m以下的山坡、旷野、路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性味】 味淡;性凉

归经脾经

【功效与作用】 清热利湿;解毒。主黄疸型肝炎眼结膜炎;痈肿疔疮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捣敷。

【附方】 ①治阳黄:莠狗尾草根、茎五钱,白英一两,红糖适量。水煎服,一日剂。②治结合膜炎:鲜莠狗尾草一两。水煎服。③治痈疔:鲜莠狗尾草捣烂,外敷患处。

【摘录】 《中华本草》

关于“莠狗尾草”的留言: Feed-icon.png 订阅讨论RSS

目前暂无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动作
导航
推荐工具
功能菜单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