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穗草
A+医学百科 >> 药品百科 >> 中药百科 >> 肉穗草 | 中药图典 |
肉穗草 Ròu Suì Cǎo |
|
---|---|
别名 | 家阿麻 |
功效作用 | 清热利湿;消肿解毒。主热毒血痢;暑湿泄泻;肺热咳嗽;目赤肿痛;吐血;疔疮肿毒;外伤红肿;毒蛇咬伤 |
英文名 | |
始载于 | |
毒性 | |
归经 | |
药性 | 凉 |
药味 | 甘、涩 |
【药名】肉穗草
【汉语拼音】rou siu cao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rcopyramis bodinieri Levl. Et Van.
【科属分类】野牡丹科
【主治】热毒血痢;暑湿泄泻;肺热咳嗽;目赤肿痛;吐血;疔疮肿毒;外伤红肿;毒蛇咬伤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2450m的山谷密林下、阴湿的地方或石缝间。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洗净,切碎晒干。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动植物形态】小草本,纤细,高5-12cm,具匍匐茎,无毛。叶片纸质,卵形或椭圆形,先端钝或急尖,基部钝、圆形或近楔形,长1.2-3cm,宽0.8-2cm,边缘具疏浅波状齿,齿间具小尖头,3-5基出脉,叶面被疏糙伏毛,基出脉微隆起,侧脉不明显,绿色或紫绿色,有时沿基出脉及侧脉呈黄白色,背面通常无毛,有时沿侧脉具极少的糙伏毛,通常呈紫红色,极稀为绿色,基出脉与侧脉隆起;叶柄长3-11mm,无毛,具狭翅。聚伞花序,顶生,有花1-3朵,稀5朵,基部具2枚叶状苞片,苞片通常为倒卵形,被毛,总梗长0.5-3(-4)cm,花梗长1-3mm,常四棱形,棱上具狭翅;花萼长约3mm,具四棱,棱上有狭翅,先端宽而成垂直的长方形裂片,裂片背部具刺状尖头,有时边缘微羽状分裂;花瓣紫红色至红色,宽卵形,略偏斜,长3-4mm,先端急尖;雄蕊内向,花药黄色,近顶孔开裂,药隔基部伸延成短距,距上弯,长为药室的1/2左右;子房坛状,先端具膜质,冠檐具波状齿。蒴果通常白绿色,杯形,具四棱,膜质冠长出萼1倍;宿存萼与花时无异。花期5-7月,果期10-12月或翌年1月。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泡酒。
【出处】《中华本草》
|
出自A+医学百科 “肉穗草”条目 http://www.a-hospital.com/w/%E8%82%89%E7%A9%97%E8%8D%89 转载请保留此链接
关于“肉穗草”的留言: | 订阅讨论RSS |
目前暂无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