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鼻疽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类鼻疽是由类鼻疽伯克式菌所感染的疾病,是人畜共有的传染病,但人不会将此细菌传染给其他人或动物,动物也不会传给人或动物,主要以东南亚、大洋洲北部等热带地区为主要流行区域。类鼻疽病主要的传染途径,是由于皮肤伤口接触到收病原菌污染的土壤或水,但也可能经由吸入、食入受污染的土壤或水,或吸入受污染的尘土而受感染。类鼻疽主要侵犯的器官是肺部,常造成肺炎、肺部空洞,也可能侵犯肝、脾、肾、皮肤等器官,其临床症状表现差异很大,从不显性感染到致命率极高的败血病都有可能;其他的临床症状包括恶寒发热咳嗽、血痰、下痢出血斑等。  

目录

病原

类鼻疽假单孢菌(Pseudomonas pseudomallei)为革兰阴性菌,大小12~20um04~05um,有端鞭毛6~8根。在血琼脂上生长良好,缓慢溶血。本菌能使包括海洋动物在内的哺乳动物以及某些鸟类。实验动物中的金黄地鼠和豚鼠敏感,小白鼠不敏感。本菌外毒素坏死毒素内毒素具有免疫原性,其毒素可能是一种酶的作用。本菌有两种类型的抗原,1型具有耐热及不耐热抗原,主要存在于亚洲。2型仅具有不耐热抗原,主要存在于澳洲和非洲。国内间的交往频繁,本病自然疫源地 分布面有扩大的趋势。  

储存宿主

类鼻菌假单孢菌侵袭动物的范围极其广泛。野鼠、家鼠、豚鼠、兔、猫、狗、绵羊、猪、野山羊、家山羊、牛、马非人灵长类,骆驼、树袋鼠和鹦鹉都可以自然感染。家畜中以猪和羊易感。细菌可随感染动物的迁移而扩散,并污染环境,形成新的疫源地。  

传播途径

人主要经伤口或呼吸道感染,引起急性和慢性疾患。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患者如不及时诊断和合理治疗,病死率很高。  

潜伏期传染期

潜伏期通常为3~4天,但有的长达数年。

在传染期期间,患者临床表现可分为三种类型:1、急性败血型 细菌随血行散布到肺、肝、脾、肾、淋巴结、脑、骨、前列腺、皮下等器官组织,形成多发性脓肿。常伴有肺炎、肾衰竭、脑膜炎以及皮下脓肿等症,病死率可高达90%,即使使用抗生素治疗,仍有30%死亡。2、亚急性型 感染常局限于1~2个组织器官,常见有肺炎、肺脓肿脓胸肺肉芽肿肾盂肾炎前列腺炎、肝、脾脓肿皮肤溃疡蜂窝织炎等。病程数周至数月不等。 3、慢性型 由急性型或亚急性型迁延而来,病程数年或数十年,主要为肺部损害。本病由人传给人罕见。

关于“类鼻疽”的留言: Feed-icon.png 订阅讨论RSS

目前暂无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动作
导航
推荐工具
功能菜单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