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鬃刚
A+医学百科 >> 药品百科 >> 中药百科 >> 猪鬃刚 | 中药图典 |
猪鬃刚 Zhū Zōnɡ Gānɡ |
|
---|---|
别名 | 白背铁线蕨、铁丝草、碎叶猪鬃草、猪鬃草、碎叶猪棕草 |
功效作用 | 清热,利尿,通乳。主治膀胱炎,血淋,乳腺炎,乳糜尿,睾丸炎。 |
英文名 | |
始载于 | |
毒性 | |
归经 | |
药性 | 凉 |
药味 | 苦 |
《全国中草药汇编》:猪鬃刚
【别名】 白背铁线蕨、铁丝草、碎叶猪鬃草
【来源】 蕨类铁线蕨科猪鬃刚Adiantum davidii Franch.,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布】 湖北、山西、陕西、甘肃、四川、云南。
【性味】 苦,凉。
【功效与作用】 清热,利尿,通乳。主治膀胱炎,血淋,乳腺炎,乳糜尿,睾丸炎。
【用法用量】 3~5钱。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猪鬃刚
【拼音名】 Zhū Zōnɡ Gānɡ
【别名】 猪鬃草、铁丝草、碎叶猪棕草
【来源】 药材基源:为铁线蕨科植物白背铁线蕨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diantum davidii Franch.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 植株高15-40cm。根茎长而横生,连同叶柄基部密被深棕色、阔披针形鳞片。叶远生;叶柄长8-20cm,坚硬,向上至小羽片柄均为栗红色,有光泽;叶片厚纸质,上面草绿色,下面灰绿色或灰白色,两面光滑无毛,卵形或三角状卵形,长10-18cm,宽6-10cm,三回羽状;羽片3-5对,互生,下部有短柄,向上的近无柄,卵状三角形,基部1对稍大,长5-9cm,宽1.5-3cm,二回羽状;一回小羽片3-5对,斜阔三角形,互生,斜展,基部1对长达3cm,羽状;末回小羽片倒三角形,长宽各约7mm,上缘不育部分有阔三角形刺尖头的锯齿,两侧全缘,基部楔形;叶脉由末回小羽片基部向上二叉分枝,伸达齿端。孢子囊群圆肾形,着生于小羽片上缘的凹缺内,通常1个或偶有2个;囊群盖肾形至圆形,黄棕色,成熟时褐黑色,质厚,全缘。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1400m的林下溪边或干燥环境。
资源分布:分布于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四川、云南等地。
【性味】 微苦;凉
【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利水通淋。主痢疾;尿路感染;血淋;乳糜尿;睾丸炎;乳腺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
【摘录】 《中华本草》
|
关于“猪鬃刚”的留言: | 订阅讨论RSS |
目前暂无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