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状绿绒蒿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总状绿绒蒿
Zǒnɡ Zhuànɡ Lǜ Rónɡ Hāo
总状绿绒蒿
别名  
功效作用 清热解毒;止痛。主肺炎传染性肝炎风热头痛跌打损伤骨折关节肿痛
英文名  
始载于  
毒性  
归经  
药性
药味

  

目录

植物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20-50厘米,全体被黄褐色或淡黄色坚硬而平展的硬刺。主根圆柱形,长达20厘米,上部粗0.5-1.5厘米,向下渐狭。茎圆柱形,不分枝,有时混生基生花葶,近基部粗0.5-1厘米,基部盖以光滑、宿存的叶基。基生叶长圆状披针形、倒披针形或稀狭卵形、条形,长5-20厘米,宽0.7-4.2厘米,先端急尖或钝,基部狭楔形,下延至叶柄基部,边缘全缘或波状,稀具不规则的粗锯齿,两面绿色,被黄褐色或淡黄色平展或紧贴的刺毛,有时刺毛基部呈紫色,中脉在背面隆起,侧脉在两面均明显,叶脉延伸至翅,叶柄长3-8厘米;下部茎生叶同基生叶,上部茎生叶长圆状披针形,有时条形,长3-17厘米,宽0.6-3厘米,全缘,两面被刺毛,具短柄、近无柄至最上部者无柄。花生于上部(约1/3)茎生叶腋内,最上部花无苞片,有时也生于基生叶腋的花葶上;花梗长2-5厘米。花芽近圆形或卵形,直径约1厘米; 萼片长圆状卵形,外面被刺毛;花瓣5-8,倒卵状长圆形,长2-3厘米,宽1-2厘米,天蓝色或蓝紫色,有时红色,无毛;花丝丝状,长约1厘米,紫色,花药长圆形,黄色;子房卵形,长5-8毫米,密被刺毛,花柱圆锥形,长2-4毫米,具棱,无毛,柱头长圆形,长1-2毫米。蒴果卵形或长卵形, 长0.5-2厘米,粗0.4-1.2厘米,密被刺毛,4-6瓣自顶端开裂至全长的1/3;果梗长1-15厘米,被刺毛;宿存花柱长0.7-1厘米,粗达2毫米。种子长圆形,长1-2毫米,种皮具窗格状网纹。花果期5-11月。  

生态环境

 

生于海拔3000-4600(-4900)米的草坡、石坡,有时生于林下。  

地理分布

分布于云南西北部、四川西部和西北部、西藏、青海南部和东部、甘肃南部。  

药用价值

中药名】总状绿绒蒿

【药材基源】为罂粟科植物总状绿绒蒿干燥的全草。

性味功效】微苦;涩;寒。清热解毒;止痛。

【主治】

⑴《中华本草》:用于肺炎传染性肝炎风热头痛跌打损伤骨折关节肿痛

⑵《中国植物志》:西藏用全草消炎、止骨痛、治头伤、骨折;云南用根入药,治气虚下陷、浮肿、脱肛、久痢、哮喘;青海以花、茎入药,治腰痛腿痛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1-1.5g。

关于“总状绿绒蒿”的留言: Feed-icon.png 订阅讨论RSS

目前暂无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动作
导航
推荐工具
功能菜单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