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香圆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山香圆
Shān Xiānɡ Yuán
山香圆
别名 两指剑、千打锤、七寸钉、千锤打、大驳骨、小熊胆木
功效作用 活血止痛解毒消肿。主跌打损伤脾脏肿大;乳蛾;疮疖肿
英文名  
始载于  
毒性  
归经  
药性
药味

【所属卷】Turpinia Vent.

【所属科】Staphyleaceae (DC.) Lindl.

【中文名】山香圆

【拼音名】Shān Xiānɡ Yuán

【别名】两指剑、千打锤、七寸钉、千锤打、大驳骨、小熊胆木

【来源】

药材基源:为省沽油科植物锐尖山香圆的根或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urpinia arguta(Lindl.)Seem.[Ochranthe arguta Lindl.]

采收和储藏:冬季挖取根部,洗去泥土,切片,晒干。夏秋采叶,晒干。

原形态

【原形态】锐尖山香圆 落叶灌木,高1~3m。老枝灰褐色,幼枝具灰褐色斑点。单叶对生;叶柄长1.2~1.8cm;托叶生于叶柄内侧;叶片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7~22cm,宽2~6cm,先端渐尖,具尖尾,基部钝圆或宽楔形,边缘具疏锯齿,齿尖具硬腺体;侧脉10~13对,至边缘网结,连同网脉在背面隆起,在上面可见,无毛。花两性,圆锥花序顶生,较叶短,长4~17cm,密集或较疏松;花长8~12mm,白色,花梗中部具2枚苞片萼片5,三角形,绿色,边缘具睫毛,或无毛;花瓣白色,无毛;雄蕊5,花丝长约6mm,疏被短柔毛;子房及花柱均被柔毛。果近球形,幼时绿色,转红色,干后黑色,径7~12mm,表面粗糙,先端具小尖头,花盘宿存。有种子2~3颗。花期4~6月,果期7~9月。

描述字段:小乔木,枝和小枝圆柱形,灰白绿色。叶对生,羽状复叶,小轴长约15厘米,纤细,绿色,小叶对生,小叶6,纸质,长圆形至长圆状椭圆形,长(4-)5~6厘米,宽2~3厘米,先端尾状渐尖,尖尾长5~7毫米,基部宽楔形,边缘具疏圆齿或锯齿,两面无毛,上面绿色,背面较淡,侧脉多,在上面微可见,在背面明显,网脉在两面几不可见;侧生小叶柄长2~3毫米,中间小叶柄长可达15毫米,纤细,绿色。圆锥花序顶生,轴长达17厘米,花较多,疏松,花小,径约3毫米;花萼5,无毛,宽椭圆形,长约1.3毫米;花瓣5,椭圆形至圆形,具绒毛或无毛,长约2毫米,花丝无毛。果球形,紫红色,开裂,径4~7毫米,外果皮薄,厚约0.2毫米,2~3室,每室1种子。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谷地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我国江西、福建、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等南部和西南部地区。中南半岛、爪哇、苏门答腊亦有之。

【栽培】生物学特性 喜凉爽湿润的小气候,苗期稍能耐阴,成年树喜阳光,稍耐寒,在排水良好,深厚肥沃的土壤栽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秋后采收成熟果实,去掉果皮,取出种子晾干,贮藏通风干燥处。翌年3-4月播种育苗。在整好的苗床上横开浅沟条播,行距30cm,沟深3cm,将种子均匀地播入沟内,盖细土3cm,稍加镇压、浇水。育苗1年后定植,按行株距300cm×250cm开穴,每穴栽种1株。

化学成份】叶含2α,3β-二羟基乌苏-12-烯-28-羧酸(2α,3β-dihydroxyurs-l2-en-28-oic acid)即2α-羟基熊果酸,2α,3β,19α-三羟基乌苏-12-烯-28-羧酸(2α,3β,19α-trihydroxyurs-12-en-28-oic acid)即2α,19α-二羟基熊果酸,α-香树脂醇(α-amyrin),熊果酸(ursolic acid),19α-羟基熊果酸(pomolic acld),肉豆蔻酸(myristic acid),胡萝卜甙(daucosterol),2α-过氧基熊果酸(3β-hy-droxrurs-12-en-28-oic acid-2α-hydropetoxide)。

【药理作用】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山香圆水煎浓缩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与每1ml 1u青霉素等效,对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有一定的抑菌作用,但不强。

【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梗,洗净,稍润,切丝,干燥。

【饮片性状】呈丝片状,长25-50mm,宽10mm,表面灰绿色域黄绿色,革质而脆。气微,味微苦。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活血止痛解毒消肿。主跌打损伤脾脏肿大;乳蛾;疮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关于“山香圆”的留言: Feed-icon.png 订阅讨论RSS

目前暂无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动作
导航
推荐工具
功能菜单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