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仙桃
A+医学百科 >> 药品百科 >> 中药百科 >> 地仙桃 | 中药图典 |
地仙桃 Dì Xiān Táo |
|
---|---|
别名 | 小紫草、墨飞、猫舌头草、接骨仙桃草、马非 |
功效作用 | 温中健胃,消肿止痛。治胃胀反酸,胃寒疼痛,吐血,跌打损伤,骨折。 |
英文名 | Fruit of Zollinger Gromwell, Fruit of Corn Gromwell |
始载于 | 《陕西中草药》 |
毒性 | |
归经 | 胃经、脾经 |
药性 | 温 |
药味 | 辛、甘 |
地仙桃
【别名】小紫草、墨飞、猫舌头草
【来源】紫草科紫草属植物梓木草Lithospermum zollingeri DC.,以果实入药。秋季果熟时采收,晒干。
【考证】出自《陕西中草药》地仙桃茎(去叶)、根:功效类似果实。(性味以下出《陕西中草药》)
【中药化学成分】
1.大紫草全草含芸香甙0.25一0.44%或0.59%,又含卅烷(n一Triacontane)、廿六烷醇(Cerylalcohol)、棕榈酸(Palmiticacid)、肉豆蔻酸(Myristicacid)、月桂酸(Lauricacid)、油酸(Oleicacid)、亚油酸(Linoleicacid)、亚麻酸(Linolenicacid)等脂肪酸,以及谷甾醇(Sitosterol)、延胡索酸(Fumaricacid)、咖啡酸(Caffeicacid)、葡萄糖、鼠李糖等。
2.根中分得延胡索酸、葡萄糖等。
【植物形态】多年生匍匐草本。根数条,粗线形,外皮黑褐色。茎基部常平卧,匍匐,茎长达30cm;新枝自老枝叶腋长出,直立,全株被开展的糙伏毛。基生叶有短柄;叶片倒披针形或匙形,长3-6cm,宽8-18cm,茎生叶近无孔不入柄,倒披针形,先端急尖或钝,基部较狭,全缘,两面均被白色糙伏毛,下面较密。花单生于新枝上部的叶腋,或有数朵花形成稀疏的花序;苞片叶状,披针形;花萼长6.5mm,5裂,裂线状披针形,两面被硬毛,花冠蓝色,稀蓝紫色或白色,长1.5-2cm,5裂,裂征倒卵形,近等大,外面稍有毛,喉部有5条向简部延伸的纵褶,呈龙骨状凸起,与花冠裂片对生;雄蕊5,内藏,着生在花冠简中部以下;子房4深裂,花柱1,线形,直立,柱头头状。小坚果4,斜卵圆形,乳白色,平滑,长2.5-3mm,腹面中线凹陷成纵沟,包在宿萼中。花期4-5月,果期6-8月。
【性味归经】甘、辛,温。
【功能主治】温中健胃,消肿止痛,止血。用于胃痛泛酸,吐血;外用治跌打损伤,骨折。
【用法用量】 1~2钱(研粉服3~5分);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关于“地仙桃”的留言: | 订阅讨论RSS |
目前暂无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