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香橼花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野香橼花
Yě Xiānɡ Yuán Huā
别名 小毛毛花、青刺尖、刺珠、猫胡子花、叶上花
功效作用 清热解毒祛风活络。主咽喉疼痛扁桃体炎牙痛;痈疮毒毒蛇咬伤痔疮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英文名  
始载于 植物名实图考
毒性  
归经  
药性
药味

所属卷:Capparis Linn.

所属科:Capparidaceae

中文名:野香橼花

其它中文名:小毛毛花(植物名实图考),猫胡子花(云南中草药选)

文献来源:Capparis bodinieri Levi.(1911); Rehder(1929).

Capparis subtenera Craib et W. W. Smith(1916); Capparis acutifolia Sweet emend. Jacobs ssp. bodinieri (Levl . )Jacobs(1965); Capparis tenera acut non Dalz.; Dunn(1911); Diels(1912).  

形态特征

灌木或小乔木,高5-10米,胸径5-20(-30)厘米;新生枝密被淡褐色或灰色极细不规则星状毛,后变无毛,最后还能在叶腋附近见有残存被毛;林长达5毫米,强壮,外弯。叶柄粗壮,长5-7毫米;叶卵形或披针形,幼时膜质被毛,长成时革质无毛,长4-13(-18)厘米,宽2-4.5(-6.5)厘米,基部圆形或急尖,从不下延,顶端短渐尖或渐尖,中脉宽阔,表面微凸至微凹,背面凸起,侧脉(5-)7—8(-10)对。网状脉幼时不明显,长成时明显。花蕾球形,直径5-6毫米;花(1-)2-6(-7)朵排成一列,腋上生;花梗目下至上长5-12(-15)毫米,被毛与枝相同;萼片4,偶见5,长5-7毫米,近轴萼片舟形,背面近基部向外作龙骨状突起,向内凹入成浅囊状,囊底花后期呈鲜红色,萼片边缘特别是顶部被绒毛;花瓣白色,长10-11毫米,被绒毛,上面2个狭倒卵形,相邻一侧中部以下彼此贴合,基部向外反抗,包着花盘,正面中央有一纵向细缝,缝线毗初呈鲜黄色。后转紫红色,下面2个稍长而略狭,分离;花盘小,顶端微凹入成2浅裂,干后黑色坚硬;雄蕊(18-)20-37;药室正面有先呈紫红后转蓝色线条;雌蕊柄长1.5—2.5厘米,无毛,果时不显著增粗;子房卵球形,1.5 x1毫米,1室,胎座2,胚珠数个。果球形,直径7—12毫米,成熟时黑色;种子1至数个,直径5-6毫米。花期3-4月,果期8-10月。  

分布生境及功能

分布及生境:产全省大部分地区,但海拔2500米以上未见,四川西南部(会理),贵州东部;生于灌丛或次生森林中,石灰岩山坡道旁或平地尤其常见。锡金,不丹,印度东北部,缅甸北部都有。模式标本采自云南(无确切产地)。

植物的用途及功能:全株药用,有止血消炎、收敛之效,主治各种内外新老痔疮(已有成药销售);又治慢性风湿疼痛和跌打损伤,亦供避孕之用。

关于“野香橼花”的留言: Feed-icon.png 订阅讨论RSS

目前暂无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动作
导航
推荐工具
功能菜单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