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皮
A+医学百科 >> 药品百科 >> 中药百科 >> 紫薇皮 | 中药图典 |
紫薇皮 Zǐ Wēi Pí |
|
---|---|
别名 | 紫荆皮、怕痒树树皮、怕痒树根皮 |
功效作用 | 清热解毒;利湿祛风;散瘀止血。主无名肿毒;丹毒;乳痈;咽喉肿痛;肝炎;疥癣;鹤膝风;跌打损伤;内外伤出血;崩漏带下 |
英文名 | |
始载于 | |
毒性 | |
归经 | |
药性 | 寒 |
药味 | 苦 |
【拼音名】 Zǐ Wēi Pí
【别名】 紫荆皮、怕痒树树皮、怕痒树根皮
【来源】 药材基源:为千层菜科植物紫薇的茎皮和根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rtex Lagerstroemiae Indicae
采收和储藏:5-6月剥取茎皮,秋、冬季挖根,剥取根皮,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 落叶灌木小乔木,高达7m。树皮平滑,灰色或灰褐色。枝干多扭贡,小枝纤细,有4棱,略成翅状,叶互生或有时近对生;几无叶柄;叶往纸质,椭圆形、倒卵形或长椭圆形,长2.5-7cm,宽1.5-4cm,先端短尖或钝形,有时微凹,基部阔楔形或近圆形,无毛或下面沿中永有微柔毛;侧脉3-7对。花淡红色、紫色,常呈圆锥花序顶生;花梗长3-15mm;花萼长7-10mm,萼筒外部无棱槽,先端通常6浅裂,裂片卵形;花瓣6,皱缩,长12-20mm,有长爪;雄蕊36-42,外面6枚着生于花萼上,比其余长,花药大,绿色;雌色;雌蕊1,花柱细长,柱头头状。蒴果椭圆状球形,长1-1.3cm,成熟时紫黑色。种子有翅,长约8mm。花期6-9月,果期9-12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喜生于阴湿肥沃的土壤上。
资源分布:吉林、河北、陕西、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均有栽培。
【性状】 1.性状鉴别:树皮呈不规则的卷筒状或半卷筒状,长4-20cm,宽0.5-2cm,厚约1mm。外表面为灰棕色,具有细微的纵皱纹,可见因外皮脱落而留下的压痕。内表面灰棕色,较平坦,质地轻松脆,易破碎。无臭,味淡微涩。
2.显微鉴别:茎皮横切面:外侧有时可见颓废组织(落皮层)或数列石细胞层,石细胞为圆形或长圆形。皮层细胞1-2列。韧皮部有1-2列径向延长的多孔性薄壁细胞相间排列,韧皮射线宽。薄壁细胞中含棕色物质。有的1个细胞内含1个晶。
【化学成份】 茎皮中含紫薇碱(lagerine),印车前明碱(lagerstroemine),双氢轮叶十齿草碱(dihydroverticillatine),十齿草明碱(decamine),十齿草次碱(decinine),十齿草碱(decodine)。
【性味】 味苦;性寒
【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利湿祛风;散瘀止血。主无名肿毒;丹毒;乳痈;咽喉肿痛;肝炎;疥癣;鹤膝风;跌打损伤;内外伤出血;崩漏带下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 或浸酒;或研末。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煎水洗。
【摘录】 《中华本草》
|
关于“紫薇皮”的留言: | 订阅讨论RSS |
目前暂无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