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哨子
A+医学百科 >> 药品百科 >> 中药百科 >> 皮哨子 | 中药图典 |
皮哨子 Pí Shào Zi |
|
---|---|
别名 | 无患子、油患子、菩提珠 |
功效作用 | 行气消积;解毒杀虫。主疝气疼痛;小儿疳积;乳蛾;痄腮;疥癞;黄水疮;蛔虫症 |
英文名 | Seed of Delavay Soapberry |
始载于 | 《滇南本草》 |
毒性 | |
归经 | 肾经、膀胱经 |
药性 | 寒 |
药味 | 苦 |
(《滇南本草》)
【拉 丁 名】Sapindus delavayi(Franch.)Radlk
【来源】为无患子科植物川滇无患子的果皮或种子。
【植物形态】川滇无患子
落叶乔木,高10~15米。枝有暗黄色皮孔,新生枝被暗黄灰色短柔毛。双数羽状复叶,互生,连柄长20~35厘米。小叶8~14,卵形至长椭圆形,长6~14厘米,宽2.5~6厘米,先端短尖,基部圆或钝,两侧不对称,全缘,两面沿脉被疏短毛。花杂性异株;圆锥花序顶生,长12~25厘米,与花柄同被短柔毛;花小,白色;萼片5,卵形,基部暗紫色,边缘近膜质,有缘毛;花瓣通常4,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4~5毫米;花盘偏于一侧;雄蕊8。比花瓣短:子房密被毛。核果球形,平滑,径15~18毫米,果皮肉质;种子黑褐色,光亮。花期5~6月。果期9~10月。
生于密林、沟谷、田边或疏林中。分布云南、四川等地。
【化学成分】果皮含皮哨子甙(pyishiauosid)Ⅰb、Ⅱ、Ⅲa、Ⅳa、Ⅳb,皂甙(sapoin)A、C,无患于属皂甙(sapindoside)A、B,无患子皂甙(mukurozisaponin)X、Y1、Y2、E1、G,皮哨子皂甙(hishoushi-saponin)A、Ee。
【性味】《滇南本草》:"味苦,性微寒。"
功用
【功用主治】治疝气,疥癞。
①《滇南本草》:"皮:治膀胱疝气疼痛。子壳:杀虫。"
②《滇南本草图说》:"治七疝肝气症,狐疝用茴香为使;水疝用陈皮为使;余者引用橘核为使;烧灰吹鼻,治诸虫入脑。"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炮熟食,3~7粒。
【选方】治疥癞、头虱:皮哨子种子,煎水外洗。(《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
出自A+医学百科 “皮哨子”条目 http://www.a-hospital.com/w/%E7%9A%AE%E5%93%A8%E5%AD%90 转载请保留此链接
关于“皮哨子”的留言: | 订阅讨论RSS |
目前暂无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