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荆沥
A+医学百科 >> 药品百科 >> 中药百科 >> 牡荆沥 | 中药图典 |
牡荆沥 Mǔ Jīnɡ Lì |
|
---|---|
别名 | 牡荆汁、荆沥、黄荆茎沥 |
功效作用 | 除风热;化痰涎;通经洛;行气血。主中风口噤;痰热惊痫;头晕目眩;喉痹;热痢;火眼 |
英文名 | juice of Hempleaf Negundo Chastetree |
始载于 | 《本草纲目拾遗》 |
毒性 | 无毒 |
归经 | 心经、肝经 |
药性 | 平 |
药味 | 甘 |
【牡荆沥的功效介绍】:
牡荆沥 (《本草拾遗》)
【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牡荆的茎汁。
植物形态详牡荆子条。
【制法】将新鲜荆木裁成尺余长之小段,两端架于砖上,其下以火烧之,则茎汁从两端沥出,以器承取之。
【性味】甘,平。
①《登真隐诀》:冷而甜。
②《纲目》:甘,平,无毒。
③《医林纂要》:甘辛,平。
'
【归经】《本草汇言》:入手少阴、太阴,足阳明、厥阴经。
①《登真隐诀》:治心风。
②《本草抬遗》:饮之去心闷,烦热,头风旋,目眩,心头漾漾欲吐,卒失音,小儿心热惊痫;止消渴,除痰唾,令人不睡。
【用法与用量】内服:沸水冲,1~2两。
外用:涂敷或点眼。
【选方】①治中风口噤:荆沥,每服一升。
(《范汪方》) ②治高热痉挛,痰鸣气急:牡荆沥、竹沥,开水冲服。
(《湖南药物志》) ③治头风:服荆沥不限多少,取差止。
(《千金方》) ④治喉痹:烧荆汁服之。
(《千金方》) ⑤治赤白痢五、六年者:烧大荆如臂,取沥,服五、六合,即得差。
(《肘后方》) ⑥治目卒痛:烧荆木出黄汁敷之。
(《肘后方》) ⑦治火眼:牡荆沥汁点眼。
(《湖南药物志》) ⑧治疮:荆木烧取汁,敷之。
(《僧深集方》)
【各家论述】
1.《丹溪心法》:中风,大率主血虚有痰。治痰,气实而能食用荆沥,气虚少食用竹沥,必用姜汁助之。
2.《本草纲目》:荆沥,化痰祛风为妙药。故孙思邈《千金翼》云,凡患风人多热,常宜以竹沥、荆沥、姜汁合五合和匀热服,以瘥为度。陶弘景亦云,牡荆汁治心风为第一。《延年秘录》云,热多用竹沥,寒多用荆沥。
3.《本草述》:按《延年秘录》云,热多用竹沥,寒多用荆沥,似以荆沥为温也。夫荆叶方谓其苦寒,而沥乃茎叶之所出,谓其为温可乎?如牡荆汁冷而甜,在陶隐居言之;而丹溪又云气虚不能食者用竹沥,气实能食者用荆沥,则兹味之气,非温而凉明矣。且参之荆叶治九窍出血者,似能于阳中守阴,如血固所主,此隐居所以谓之治心风也。更参之心虚惊悸一方,是又非泛然以寒胜热也,即方书治肝中风,心神烦热,言语蹇涩,不得眠卧者,似有以合于离中之坎,而守其清明之神者也。然则先哲谓为治心风第一者,岂无所见哉,然与竹沥各有攸宜之用,不可不察,非徒以气实气虚分也。
4.《登真隐诀》:治心风。
5.《本草拾遗》:饮之去心闷,烦热,头风旋,目眩,心头漾漾欲吐,卒失音,小儿心热惊痫;止消渴,除痰唾,令人不睡。
6.《丹溪心法》:开经络,行气血。
7.《本草纲目》:除风热,开经络,导痰涎,行血气,解热痢。
|
关于“牡荆沥”的留言: | 订阅讨论RSS |
目前暂无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