榉树皮
A+医学百科 >> 药品百科 >> 中药百科 >> 榉树皮 | 中药图典 |
榉树皮 Jǔ Shù Pí |
|
---|---|
别名 | 榉皮 |
功效作用 | 清热,利水。治时行头痛,热毒下痢,水肿。 |
英文名 | |
始载于 | 《名医别录》 |
毒性 | 无毒 |
归经 | |
药性 | 寒 |
药味 | 苦 |
榉树皮 (《别录》)
【来源】为榆科植物大叶榉树或其同属植物的树皮。
【植物形态】乔木,高达25m。一年生枝密被柔毛。叶互生,硬纸质;叶柄长1-4mm;无托叶;叶片椭圆状卵形、窄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10cm,1.5-4cm,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上面粗糙,具脱落性硬毛,下面密被柔毛;边缘具单锯齿;侧脉7-15对。花单性,稀杂性,雌雄同株;雄花簇生于新枝下部的叶腋或苞腋,雌花1-3朵生于新枝上部的叶腋;花被片4-5;雄蕊与花被片同数而对生;雌花仅有雌蕊1,子房1室,花柱2,斜生。坚果上部偏斜,直径2.5-4mm。花期3-4月,果期10-11月。
【炮制】《雷公炮炙论》:"凡使(榉树皮),斧剥下,去上粗皮,细锉,蒸,从巳至未出,焙干用。"
【性味】①《别录》:"大寒。"②《日华子本草》:"味苦,无毒。"
功用及选方
①《别录》:"主时行头痛,热结在肠胃。"
②陶弘景:"夏日作饮,去热。"
③《唐本草》:"煮汁,疗水及断下利。"
④《日华子本草》:"下水气,止热痢,安胎,主妊娠腹痛。""山榉树皮,治热毒风,熁肿毒。"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3钱。外用:煎水洗。
【选方】①治小儿渴痢:榉皮十二分,栝楼、茯苓各八分,人参六分,粟米二合。上五味,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合,去滓,温服,量大小与服之。(《古今录验方》榉皮次子)
②治小儿痢血:犀角十二分(屑),榉皮二十分(炙,切)。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量大小服之。(《古今录验方》犀角榉皮煎)
③治痛身水肿:榉树皮煮汁日饮。(《圣惠方》)
④治(目)飞血赤脉:榉皮(去粗皮,切)二两,古钱七文。上二味,以水一升,煎取七合,去滓,热洗,冷则再暖(《圣济总录》榉皮洗眼方)
|
出自A+医学百科 “榉树皮”条目 http://www.a-hospital.com/w/%E6%A6%89%E6%A0%91%E7%9A%AE 转载请保留此链接
关于“榉树皮”的留言: | 订阅讨论RSS |
目前暂无留言 | |
添加留言 |